这几日,庐江风和日丽,细雨初歇,春草新绿,正是踏青好时节。周瑜与小乔不急于归程,便暂留几日,结伴游览庐江山水。
他们漫步山野之间,行过曲折林径,赏过山中飞瀑,亭亭山花在风中摇曳,掩映着远山如黛。周瑜脱下常日的官服,只着青袍素带,腰悬长剑,眉眼间多了几分少年时的轻松。小乔则换了一身浅粉长裙,衣袂翩翩,脚边是初生的春芽,发间别着杏花,笑靥如初见。
这一趟旅程,对他们来说,不只是游历,更像是重返人生的起点。于周瑜而言,是回望;于小乔而言,是新生。
这日,山雨欲来,云低雾重,林叶婆娑,风声带着凉意。
傍晚,周瑜与小乔游览山中古道,突遇骤雨。天色沉沉,山路泥泞,二人同行至一处林间岔口,只见青山深处隐约露出一角灰瓦朱檐,模糊地映在雨雾之中。
周瑜牵着缰绳,看了一眼前方,轻声道:“前面似有一处寺庙。”
小乔轻轻抬眸,看着那雨幕中朦胧不清的轮廓,点头:“若能避雨歇息,便是极好。”
他们一行人缓步前行,不多时,果真寻到一座山中古寺,寺名“静云”。门楣斑驳,砖瓦斜覆,显是年久失修。两侧松树苍劲,院内一片寂静,唯有雨声在瓦檐之间滴落如珠。
周瑜上前轻叩寺门,门扉沉沉,却并未紧闭。不多时,吱呀一声,门自内打开。
现身者是一位年迈僧人,身着素灰袍,步履缓慢却稳如钟摆。那僧人抬眼望来,一眼便看清了立在雨中的周瑜与小乔。
老僧不识周瑜身份,只当是路过的文士与妻子。
他合掌低宣一声:“施主远来,夜雨山行,辛苦了。”
周瑜作揖拱手:“冒昧叨扰,还望大师容我们借宿一夜。”
僧人目光扫过他们的衣着与仪态,虽不识身份,但看得出二人气质不凡,便微微一笑:“寺中房舍虽简,但一宿遮风避雨足矣。二位随我来。”
说罢,他侧身让开,雨雾随门缝飘入,裹挟着山中泥土与树叶的清香。
几人入寺,脚步踏在青石板上,发出细微声响。
院中种着几株老梅,枝干横生,尽显古意。院角悬着风铃,随雨中微风轻响,似有佛音不语却入耳。
小乔微提裙摆,轻声感慨:“这寺虽旧,却静得很。”
周瑜也轻笑:“静云之名,倒也贴切。”
僧人带他们入内堂,安排妥当,又唤出一位年幼小沙弥,为他们送上温水、毛巾。
他们二人在僧舍中稍作休息后便跟随那老僧坐于侧殿煮茶闲谈。
火炉温暖,茶香渐起,窗外的雨声仿佛洗去了所有尘嚣。
老僧道:“此地僻远,许久未见过外人。寺中只余几位师兄弟,平日不过诵经扫叶,与山鸟鹿影为伴。”
周瑜闻言一笑,拱手道:“虽避世清修,却自有超尘之乐。”
古寺内寂静无声。雨滴敲打屋檐,发出规律的声响,仿佛是天地间最古老的律动。佛堂内,香烟袅袅,烛光摇曳,映照着壁上的观音画像慈眉低垂,似也在静静聆听一场人间故事。
周瑜与小乔并肩而坐,一旁的老僧盘膝而坐,手持念珠,声音低缓如古钟长鸣,悠悠开口:
“贫僧一生隐世修行,不问朝局、不谈尘世,却总觉得,命运与因缘之事,最是玄妙。”
“二位施主眉间气色、手中灵气相合,如琴瑟交鸣,命脉缠绕,这并非凡人姻缘。”
他抬眸望向他们,目光澄澈如镜,仿佛能看透三生三世。
“你们的缘分,不止今生今世。”
小乔轻轻偏过头,有些惊讶地望着那老僧,目中带着一丝笑意:“大师莫不是在说戏文故事?”
僧人却不笑,只是缓缓摇头,继续道:“红尘万劫,最难的便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可你们,注定生生世世纠缠不舍。即使百年千年轮回之后,忘却姓名模样,你们也必会在芸芸众生之中一眼认出彼此。”
小乔听得出神,眼神微晃,却仍带着几分玩笑地说道:“若真如此,那我在来世可还会这般模样?”
周瑜侧头看她一眼,语气温柔:“你哪一世都是最美的模样。”
老僧神色微动,似有所感,又慢慢道:“这位公子身上气魄深藏,不动则己,动则雷霆,必非池中之物。你这双眼……看过风云,看过烽火,却依然能安然看着眼前这位姑娘,这便是福。”
“公子的名字,”老僧语气悠然,目光沉稳,“将来,必会被后人写入史册。你一身韬略,一世英才,后世提起你,必是满目敬仰。那时你虽己不在,他们读你、议你、叹你,却不知你此刻,只在乎眼前一人。”
小乔听得似懂非懂,嘴角仍挂着笑意:“大师口才真好,说得我都快信了。”
可她身边的周瑜,却自始至终未笑。他静静看着老僧,目光中闪过一丝沉思与微光。
过了一会儿,周瑜忽然开口,声音淡淡,却字字郑重:“我不知来世是否有我,也不知史册是否记我。但我只知,这一生……我只在乎眼前人。”
这句话一出,老僧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公子虽心系人间,却己种下不凡的因果。你的前路仍有大业未成,有风雨未息,但有她同行,万事可安。”
“你们将儿女双全,福泽深厚。你们的故事……终将被人记得。不是一年,不是十年,而是百年、千年。”
老僧目光灼灼,仿佛能透过夜雨,看见历史的长河。
“千年之后,书中会写二人伉俪情深,你们的故事将传为千古佳话。’”
室内顿时安静。
小乔听得入迷,低垂着眼帘,许是雨声太轻,又或是心中情绪翻涌,她的声音微不可闻,却仍清晰地问出口:
“那敢问大师……这一世,我与我夫君,能够相伴多久?”
她的声音轻柔,却像雨落入湖心,激起阵阵涟漪。
周瑜一怔,目光立即转向她,那一瞬,他看见她眼底深处有微不可察的惶然。
老僧没有立刻回答。他沉吟片刻,低头轻轻着手中的佛珠,缓缓抬眸,望向灯下相依而坐的两人,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姻缘己定,情深不移,”他轻声道,“今生时日虽有限,但来世方长。”
老僧继续缓缓续道:“人世无常……但缘分若真,便不惧来生再寻——就像那琴与音,风与火,虽聚散有时,然世世常伴,恒不相负。”
小乔仿佛懂了,却又不全懂,只是轻轻点了点头,眼神黯然了片刻。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小了些,像是天也被感动,不愿再扰。
小乔垂下眼帘,轻轻咬了咬唇,眼神柔软如水,却悄悄看了一眼身侧的周瑜——
只见他垂眸低思,手指微紧,似乎被某个念头击中心神。
那一夜,他们二人并肩而眠,躺在寺庙那张狭窄的木床上。小乔伏在周瑜怀中,心中不再作笑,只是静静想着那老僧说的“生生世世、儿女双全、千古佳话”。
她忽然轻声道:“公瑾,你……若来世真不记得我了,我该怎么办?”
周瑜低头,吻了吻她的发心,说道:“来世若不识你,那我便弹一曲旧音,你若仍能回头,我便知那是你。”
小乔撅着嘴说:“倘若我来世生的相貌丑陋呢?”
“无妨。”
“倘若我变成男人怎么办?”
“......无妨。”
“那......来世我若做不呢?
“你若是花,我就化作草,你若是果,我就化作树,你若是石头,那我也化作石头陪着你......”
“好,一言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