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出征归来
大周建元三十二年春,车骑将军霍铮第三次西征西蒙国,大胜而归。
建元帝下诏,封霍铮为列侯博陆侯,食邑万户。
三月初二,霍铮班师回朝,皇都万人空巷,都为一睹这名年轻的常胜将军的风采。
昌平侯府中的各院,仆妇们己忙成一团,都在为霍铮的回来做准备。
只有那北院,冷冷清清,连仆妇都不见踪影。
屋内,一名身着浅黄色襦裙的女子正坐在铜镜前,将那案上的玉簪插入发间。
女子不施粉黛,这玉簪是唯一的妆点,那满头黑发却衬得女子肤白胜雪。
“女公子,快来用些饼子和梗米粥吧。”
一名十二三岁的丫鬟端着饼和粥便进了房。
“只有粥和素饼?”阮书禾起身绕过屏风,看到案上的食物,有些诧异。
半年前皇后来这昌平侯府,她做的茶饼得了几句夸奖,帮膳房争了些脸面。
自那时起,膳房便肯给她们一些肉和鸡蛋。
为何这膳房突然又和以前一样,连食材都不给了。
玉兰气鼓鼓地说道:“他们说是食材都要留着准备侯爷的午膳。好像其他人不用用膳一样。”
阮书禾终于想了起来,今日是霍铮回来的日子。
昔日的关内侯昌平侯,如今的列侯博陆侯。
当今陛下给霍铮赏赐了新的博陆侯府。
而这昌平侯府,连同昌平侯的爵位,都给了霍铮的二弟霍庭。
只是由于博陆侯府还没修葺好,所以霍铮仍回这昌平侯府居住。
阮书禾在食案旁坐下,安抚道:“这饼子和粥挺好的。你若觉得不够,去炒些腊肉。”
“膳房也有难处,今日侯爷回来,他们自然是什么都要留着的。”
玉兰却觉得委屈不己:“腊肉剩得不多了,等女君下次送肉来,我们再吃吧。否则我心里慌。”
“侯府的人怎么能这样。他们平日里不给我们送肉菜就算了,如今连食材都不给。”
沉默片刻,阮书禾盛了碗粥,放到玉兰面前:“知道你憋屈。快用膳。别饿着了。”
玉兰用手擦了把泪:“就女公子你心宽。”
阮书禾握住她的手:“我向你保证,这样的日子很快就会结束的。”
如今霍铮回来,还晋了博陆侯,陆太夫人肯定会让霍铮休了自己。
而且,时过境迁,霍铮把自己留在这里己经没有意义。
她们应该很快就能离开这个牢笼。
玉兰却更加委屈了,哽咽道:“他们太欺负人了……”
阮书禾忙把饼子塞进她嘴里:“别说了,快用膳。”
玉兰泪眼婆娑地瞄了阮书禾一眼,见她神色如常,才擦了把泪,拿着饼子吃了起来。
两人用完早膳,正在院子里晾晒衣物,便见一名妇人走了进来。
那正是陆太夫人院里的杨媪。
杨媪见到阮书禾,没有行礼:“太夫人说了,让你们随我去门口相迎侯爷。”
顿了下,她又补充道:“全府邸的人都要去,莫要让太夫人等久。”
阮书禾只好将手中的衣物放下,带着玉兰便跟着那杨媪往大门的方向去。
到了府邸大门,阮书禾发现侯府门口乌泱泱地站了一群人。
陆太夫人、霍庭柳玉夫妇、霍璇站在了前头。
本来阮书禾跟着杨媪到了前头,陆太夫人却一个严厉的眼色给了过来。
阮书禾识相地后退了几步,混在了奴仆之中。
霍璇则只是厌烦地看了她一眼。
阮书禾没有理会,只是默默垂下了头,死死拉住了旁边似是要往前冲的玉兰。
众人等了片刻,就见一队将士骑着马正往侯府而来。
飞扬的旗帜上绣着那大大的“霍”字。
阮书禾抬眼看到那旗帜,想起当年阮家被围困的日子。
这霍家军还真是万能,既能守家卫国,也能逼嫁。
霍铮一眼就看到了那身着浅黄色襦裙的女子。
这两年多不见,她看起来似是清瘦了不少。
发型从那少女的双丫髻换成了妇人常梳的堕马髻。
这两年来,她一封家书都没给自己回过,他甚至怀疑过,自己是否真的己经和她成婚。
如今看到她,这两年来对于成婚的那种不真实感才变得真实。
她的确成了自己的妻,虽然他们还未来得及圆房,他就出征去了。
想起往事,阮书禾一时失神,那为首的人己经翻身下马。
见在旁的丫鬟仆妇行起了礼,阮书禾连忙跟着做了个样子。
霍铮把视线从她身上收回,来到陆太夫人面前:“阿母,这两年你可还好?”
陆太夫人脸上是止不住的笑意,拍着他的手:“我很好。铮儿有心。”
霍璇上前一步挽住他的手,甜甜地喊了句:“阿兄,璇儿好想你。”
霍铮宠溺地摸了摸她的头:“长高了。”
“阿兄,一路辛苦。”霍庭拥抱了霍铮一下,柳玉则微微行了个礼。
霍铮轻轻拍了下他的肩膀:“这两年辛苦你和娣妇操持家中事务。”
他的视线随后落在了正垂头站在后面的阮书禾身上。
只见她低着头,似是完全没有上前迎接他这位夫君的打算。
他顿了下,越过众人,缓步走到阮书禾面前,停了下来。
引得大家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