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风华:东吴瑜乔录
赤壁风华:东吴瑜乔录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赤壁风华:东吴瑜乔录 > 第22章 誓约三载

第22章 誓约三载

加入书架
书名:
赤壁风华:东吴瑜乔录
作者:
妒妒
本章字数:
9682
更新时间:
2025-02-11

江东的夏夜,不似白日那般炎热难耐,反而透着一丝难得的凉意。城中的街巷热闹非凡,酒肆歌楼灯火辉煌,三五成群的行人或在茶馆品茗,或在酒肆饮酒谈天,偶有孩童追逐着手中的灯笼,在长街之上嬉戏,给这片繁华增添了一丝灵动的生气。

乔府中,晚膳已毕,庭院中烛光摇曳。

大乔轻轻放下碗筷,语气温和地对乔公和小乔说道:“听说三日后,陈员外一家要去城北山庄避暑,而且赵首领也会同行?”

乔公点点头,叹息道:“是啊,每年这个时候,陈员外都会带着陈小姐去山庄小住十日,以避夏日暑气。今年,你们姐妹二人可有兴趣同行?”

小乔闻言,连忙摆手拒绝,语气里透着几分坚决:“今年不同往年,下月姐姐就要成亲了,我哪也不去,我要多陪陪姐姐。”

乔公见她这般孝顺,欣慰地点点头:“你们姐妹情深,做父亲的自是高兴。不过,那陈小姐与你们自幼情同姐妹,如今她要离开一段时日,恐怕也有些孤单。这样吧,你们姐妹二人随我一同去陈府拜访,就当是赔个不是,也让陈小姐安心。”

小乔闻言,自然是愿意的,立刻起身准备收拾出发。可大乔却轻轻摇了摇头,语气柔和:“父亲,妹妹,你们去吧。我今日身体有些不适,想早点休息。”

乔公皱了皱眉,关切道:“可是吃坏了什么东西?”

大乔微微一笑,语气依旧温和:“只是天气炎热,有些中了暑气罢了,无妨。”

小乔闻言,有些担忧,连忙说道:“我去厨房让他们熬些绿豆汤来,姐姐快去歇着,我必定早点回来。”

大乔温声劝慰:“无妨,我也记挂陈小姐,你们去吧,路上小心。”

小乔心中有所盘算,自知此行最重要的目的,是提醒陈小姐提防赵信,因此她也不再多言,匆匆随乔公离去。

然而,乔府大门缓缓关闭的刹那,大乔却并未回房歇息,而是换了一身素雅的衣裙,独自走出府邸,向着江东城中的一座桥走去。

夜色下的江东城,繁华依旧,城中大大小小的桥梁在灯火的映照下犹如银河落在人间,水面波光粼粼,倒映着点点灯火。

在城南一座幽静的石桥上,一名身形高大的男子负手而立,夜风吹动他肩上的披风,映衬着他英武不凡的身姿。他的目光投向远方,似在静静等待着什么。

正是孙策。

忽然,桥那端传来轻盈的脚步声,他转头望去,便见一抹熟悉的倩影缓缓走来。月光下,大乔身着一袭浅色罗裙,步履轻缓,神态温婉而端庄。

孙策一见她,眼眸一亮,爽朗一笑。

大乔说:“天气炎热,孙公子……”

话刚出口,孙策便急忙打断:“大乔,你还不改口吗?什么‘孙公子’?我不应,除非你唤我伯符。”

大乔微微一怔,随即轻轻一笑,眸中透着些许无奈,又带着一丝浅浅的温暖:“他还是这般幼稚……”

她摇了摇头,轻声道:“伯符,夜色已深,特意请你来此,是有一事相求。”

孙策听到她这般郑重其事地开口,顿时收敛了笑意,认真道:“大乔,无论何事,我都答应。你且慢慢说。”

大乔看了看桥上的几个披甲随从,又看了看桥头的方向,神色微微犹豫。

孙策立刻领会,挥手道:“你们都退下,守在桥两头,不许任何人上来。”

待所有人退至桥头后,大乔才放下心来,缓缓道:“我只有小乔一个妹妹,虽然我与她相差三岁,可在这乱世,女子早些找到归宿,才能让父亲与我安心。”

“希望伯符能多留意城中适龄的青年才俊,为小乔寻一个良配。”

孙策闻言,微微一怔,随即郑重地点头:“大乔说得极是,我确实疏忽了这点,是我的不是。小乔虽然年纪尚轻,可也到了芳龄,我会多留意江东的权贵公子,定不让她受委屈。”

他话音一顿,似乎有些犹豫,终于说道:“只是……”

大乔蹙眉:“只是什么?可是我让伯符为难了?”

孙策连忙摆手:“怎会!只是……公瑾听了,恐怕要伤心了。”

公瑾?

大乔眸色微动,轻轻叹了一口气,神情有些无奈:“我虽未听小乔亲口承认,可我知道,他二人确有情意……朋友,或知已,甚至……更深。”

“但我的妹妹,不能一直这样等下去。”

“况且,伯符可以先留意其他公子,先不声张。若周公子心中有情,那便两全其美;可若他无意,也不至于耽误了我妹妹的前程。”

孙策听后,微微沉吟,忽然一拍胸膛,朗声笑道:“大乔放心,我今日回去就问公瑾,看他到底对我妹妹有没有动心!”

“如若真有此事,我定会来向夫人复命!”

“夫人……”

大乔刚刚还认真端庄的神情,瞬间微红,她轻轻别过头去,不愿让孙策看到自已脸上的羞涩。

孙策见状,忍不住笑了:“这声夫人,我提早一个月叫,大乔莫要见怪啊!”

大乔深吸了一口气,恢复平静,轻轻地答道:“不会。”

随即,她抬眸看向他,微微一笑:“那这件事,就拜托夫君了。”

说完,她转身离去,身姿婀娜,步履轻缓,消失在夜色之中。

孙策听后一愣,目送着她的背影,但嘴角的笑意怎么也藏不住,心中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满足感。

他站在桥上,久久未能离去,月色下,他的眼眸中满是柔情。

夜晚,孙府依旧灯火阑珊,荷塘微漾,清风拂过,带走了白日的燥热,却无法消散沉浸在这座府邸中的暗流涌动。

凉亭之中,周瑜端坐在案前,手中一盏青瓷茶杯,指尖轻轻着杯沿,目光平静如水,却深不可测。

他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微微闭目,似是沉思片刻,而后淡淡道:“续茶。”

候在一旁的下人立刻上前,恭敬地添满了茶盏,香气氤氲而起,氛围一时显得安静而沉稳。

这时,一名随从快步走进凉亭,拱手行礼:“都督,刘泉已带到。”

周瑜睁开眼,目光淡然,缓缓点头:“让他进来。”

片刻后,刘泉快步走入亭中,在周瑜面前躬身一礼,语气恭敬:“属下刘泉,见过都督。”

周瑜抬眸看向他,目光深邃:“这几日,你可有按照我的吩咐向赵信复命?”

刘泉点头,神色凝重:“是!这几日属下按照都督的吩咐,告知赵信孙将军正忙于婚事,整日不是研究翻新孙府,就是前往乔府请安,几乎将政务和军务暂时搁置一旁。”

周瑜微微颔首,目光依旧平静:“很好。”

片刻沉默,他又缓缓开口,语气意味深长:“三日之后,你可知是什么日子?”

刘泉听到这句话,神色瞬间一滞,眼底划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暗淡:“三日之后……赵信将随陈员外一家前往城北山庄避暑。”

他语气有些低沉,随即抬眸看向周瑜,似乎有所预感,目光中带着几分不安:“都督……赵信走后,他已吩咐我每日来往书信,汇报孙将军行踪。”

周瑜微微一笑,似乎早已料到:“很好,这正是我们要的机会。”

他端起茶盏,轻轻吹散浮在茶面的叶片,声音不急不缓:“赵信走后,你要办好一件事。”

“曹操必定会在赵信抵达山庄后与他联系,而他的信件必然先送往赵府,再由赵信的心腹秘密送往城北山庄。”

他顿了顿,目光犀利如剑:“你要做的,便是拦截这封信件。”

“然后将信上的内容,一字不差地向我汇报。”

刘泉闻言,瞳孔微微收缩,显然有些迟疑,半晌才低声问道:“都督……可是,我要如何才能进入赵信的府邸?”

刘泉继续补充:“赵信心思缜密,多疑谨慎,他向来对属下极有戒备,若察觉到什么异样,只怕会引起他的怀疑……”

周瑜放下茶盏,食指在案几上轻敲了两下,嘴角勾起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这你放心,我已做了安排。”

“赵信府邸的巡逻侍卫,已有一部分是我秘密安排的人,他们不会阻拦你进入府邸。”

“此外,两日后,会有人将赵信府邸的备用钥匙送到你手上。”

他语气轻缓,却透着不容置疑的笃定:“你是赵信身边极少数能够接近他的人,也是他曾经最信任的心腹,你的出现,不会引人怀疑。

刘泉闻言,沉默许久,指尖微微收紧,内心似有挣扎。

赵信向来警觉,他的府邸戒备森严,即便周瑜已做了安排,这依旧是极其危险的任务。

然而,他想到陈小姐,想到赵信的真实身份,想到整个江东的安危……

他深吸了一口气,眼神渐渐坚定:“属下明白!但……陈员外那边?”

周瑜嘴角微微扬起,淡然道:“你大可放心,陈员外乃是江东重要官员,我自不会不顾他的安危。”

“我已暗中派人保护陈家一行人,赵信即便察觉到什么,也不会轻举妄动。”

刘泉闻言,彻底放下心来,随即单膝跪地,眼神坚毅无比:“属下定不负都督所托!”

周瑜静静看着他,片刻后,微微颔首:“很好。”

“你且回去吧,三日后,务必谨慎行事。”

刘泉深深一揖,随即起身退下,消失在夜色之中。

夜风拂过,带起池塘边垂柳的枝叶,轻轻摇曳。

周瑜静静坐在凉亭之中,独自望着面前的茶水,茶叶在杯中浮浮沉沉,仿佛这江东错综复杂的局势。

赵信……曹操……刘备……

这些名字在他脑海中闪过,他的眼神微微一沉,眉头紧皱。

赵信必然不会安于现状,而曹操的动作越发频繁,江东的危机近在眼前。

他轻轻叹息一声,放下茶盏,手指着腰间的折扇,眼神深邃而幽远。

三日后,这场棋局,或许会揭开更多的真相……

夜已深,江东的夏夜带着些许凉意,微风拂过,吹皱了池水,也吹散了夜晚的沉闷。

孙府的凉亭之中,周瑜仍旧端坐着,手指揉着眉心,眼中透着一丝疲惫。方才与刘泉的一番谈话,让他又布下了一步暗棋,如今局势愈发紧迫,他虽疲倦,却仍信守承诺,在这里等着孙策归来。

忽然,远处传来爽朗的笑声,脚步声随之靠近,孙策大步踏入凉亭,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公瑾!”孙策一进门便径直走向周瑜,毫不客气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中带着几分戏谑:“刚刚你还在打趣我,现在轮到我了!”

周瑜被他拍得肩膀一晃,抬眸看向他,眼中带着几分疑惑:“何事如此得意?”

孙策眨了眨眼,故意卖了个关子:“你可知,今日大乔找我,是为了什么?”

周瑜端起茶盏,随意抿了一口,淡淡道:“乔小姐约你在桥上,不是为婚事,就是有要事相商。”

孙策闻言,笑意更甚,故意压低声音:“当然是婚事!不过,不是我的婚事,而是……大乔让我安排小乔的婚事!”

周瑜微微皱眉,目光凝重了几分:“小乔的婚事?她可曾言明,乔公已有了心仪的人选?”

孙策一听,顿时笑得更欢了,摇了摇头:“当然有!大乔可是说了,要找整个江东最俊美最可靠的男子,才能配得上她的妹妹!”

周瑜握着茶盏的手微微收紧,指节泛白,心中竟有些不安。他目光一沉,冷笑了一声:“哦?那孙将军的意思是?”

孙策“哈哈”一笑,语气戏谑而郑重:“当然是我眼前的周公子——周公瑾!”

周瑜闻言,先是心头一震,继而眼中闪过一抹喜悦之色。可这份喜悦转瞬即逝,他随即低下头,沉思良久,指尖在杯沿轻轻

孙策见他久久不语,心中有些不悦,挑眉问道:“怎么?公瑾,你不愿意?我妹妹可是生得闭月羞花,若你不喜欢,整个江东有多少男子都盯着乔府呢。”

周瑜回过神来,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不……我……”

他顿了顿,目光微微闪烁,竟不知该如何回答。

孙策看着周瑜这副模样,难得见他如此犹豫不决,忍不住摇头笑道:“公瑾,我知你向来谨慎,可你也是果敢之人,怎么如今倒像个小女子一般犹犹豫豫?”

周瑜深吸了一口气,抬起头,目光沉稳,声音低缓却坚定:“伯符,如果我与乔二小姐的婚姻能够成全,那自然是好。你一定知道,我爱慕她许久,也欣赏她的性情。”

“可若此事可行,我早已向你请求,又怎会等到今日?”

他放下茶盏,声音微微低沉,带着几分压抑:“伯符,我不愿负了她。”

孙策听到这句话,心中一动,神情逐渐变得严肃起来。

周瑜看着他,语气沉稳而深远:“如今你的婚事已定,你的精力以后自会被家庭分去一些。可你可知,江东初建,政局仍不稳固,我作为江东都督,仿佛是枯木刚刚逢春,虽然依旧屹立,可随时有倒下的风险,我自已尚不知道是否会踏上战场,甚至为江东牺牲小我,我怎会忍心让自已心爱之人承受此等痛苦?”

孙策沉默了。

他何尝不知周瑜的责任?何尝不知江东局势岌岌可危?

周瑜目光柔和了几分,嘴角微微勾起一抹笑意:“伯符,你如今有心爱之人,你定能理解我的想法。”

孙策深吸了一口气,目光带着几分不甘:“你的想法我理解,可……我实在不愿眼睁睁看着你们二人错过此良缘。”

周瑜闻言,目光坚定,缓缓伸出三根手指。

“三年。”

孙策一怔:“三年?”

周瑜点头,眼神中透着前所未有的决意:“给我三年。”

“若三年后,我能助你和江东完成大业,我定会备下良田千亩,十里红妆,风风光光地迎娶我的心爱之人。”

孙策看着周瑜的神色,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周瑜这不是推辞,而是承诺。

他默然良久,终于缓缓点头,语气郑重:“好。”

“三年后,我等你迎娶小乔。”

二人相视一笑,月光洒落,映照着他们的誓言。

这一夜,孙策与周瑜彻夜长谈,谈家国,谈江东,谈情义,也谈未来。

远处,江东城依旧灯火辉煌,仿佛见证了这一场关于承诺与等待的盟约。

——月下长谈,誓约三载。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