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浩看着屏幕上的各种邮件,眼神却没有丝毫波澜,就像是在看一堆垃圾邮件。
他抬起头迎上李教授那紧张又期盼的目光,笑了笑。
那笑容云淡风轻,却又明显做出了决定。
“李教授,谢谢您的关心。
但我哪儿也不去。
不出国,不进公司,哪儿都不去。
就想安安稳稳地在京大把这几年书读完。”
他心里则在飞快地算着另一笔账:
出国?
去斯坦福读个博或者去微硬拿个几十万美金的年薪?
听起来是不错。
但跟国内这片,即将开启以“万亿”为单位的互联网金矿相比,那点钱算个屁!
我放着未来BAT三座金山不去挖,跑去国外给那帮注定要被时代淘汰的“前浪”打工?
开什么玩笑。
除非我脑子进水了。
听到程浩的回答,李建国彻底愣住了。
他看着程浩,脑海里瞬间闪过了无数个他曾经见过的、甚至是他自己亲手送出国的那些天才学生的身影。
他们都很有才华,但面对国外优厚的条件,没有一个能像眼前这个年轻人一样,拒绝得如此云淡风轻,如此不假思索。
一股巨大的感动和欣慰涌了上来。
他知道,程浩这个拒绝意味着什么。
这不是一句简单的“我留下”。
这是在这个人才流失最严重的年代。
一个顶尖的天才用自己的行动,为自己的母校,为自己的国家,投下最宝贵的一张信任票。
“好!好样的!”
李教授激动得眼眶都有些发红。
他重重地拍着程浩的肩膀,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不愧是我京大的学生!
有志气!
有骨气!”
他深吸一口气,郑重承诺道:
“程浩,你放心!”
“有你这句话,学校就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天塌下来,我们给你顶着。”
你什么都不用管。
安心搞你的研究,安心备战南非总决赛。
外面那些想来挖墙脚的,不管是微硬还是斯坦福,我李建国亲自出面帮你挡回去。”
说完,他立刻拿起电话,兴冲冲地拨给了王院士:
“老王。
天大的好消息。
那小子答应留下了。”
……
王院士的办公室里烟雾缭绕。
听完李建国的转述,王院士沉默了良久。
他将手里的烟头,在烟灰缸里重重地摁灭。
他抬起头看着李建国,声音里充满了感慨:
“建国,这不仅仅是好苗子。
这是国之未来啊。
我们绝对不能埋没他!”
这几句话为程浩的未来下了最高的定调。
两位在计算机系权柄最重的大佬对视一眼,一个堪称“疯狂”的 “天才培养计划”,在他们你一言我一语中迅速成型。
“两年修完所有本科所需学分,提前毕业。”李建国率先提议。
“然后首接硕博连读,我亲自带。”王院士立刻拍板,眼神里闪着光。
“博士阶段可以和MIT或者斯坦福搞联合培养,让他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但有一条,他的根必须留在京大!”
“还不够!”李建国摇了摇头,抛出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
“为了让他能放开手脚搞研究,我建议由我们院牵头,首接向学校申请一个全新的校级首属实验室”
他一字一顿说出了那个名字:
“P2P网络技术实验室。
经费我们从学院的几个重点课题里想办法。
实验室成立后名义上我挂帅,但实际的管理和研究方向就让他自己放开了去折腾。
未来等他做出些成果后申请国家重点实验室。”
……
大漂亮国,加州山景城,网景总部。
巨大的落地窗外乌云压城。
冰冷的暴雨狠狠地抽打在玻璃幕墙上,发出“噼里啪啦”的脆响。
会议室内比窗外的天气还要冰冷。
在座的所有高管集体装死,连呼吸都刻意调成了静音模式。
而坐在主位上的,网景的创始人兼CEO,吉姆·克拉克就是这场风暴的中心。
这个曾经被誉为“硅谷新王”的男人正像一头濒临暴怒的雄狮,浑身散发着毁灭一切的危险气息。
“砰——!”
他将一份打印着最新市场份额数据的报告,狠狠地砸在椭圆形的会议桌中央!
“SHIT!”
吉姆·克拉克猛地一拳砸在桌上,面前的一叠文件被震得西散飞溅。
“谁能告诉我,这他妈的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血红的眼睛扫过在座的每一个高管,声音嘶哑却充满了愤怒:
“三个月。
仅仅三个月!”
他伸出三根手指,几乎要戳到对面市场部运营总监的脸上。
“我们的市场份额,就从巅峰的80%,雪崩一样暴跌到了65%。
而那个狗屎一样的IE,却像瘟疫一样从15%疯狂蹿升到了30%!”
他双手撑着桌子身体前倾,像一头野兽般对着全场咆哮:
“回答我。
再过三个月,我们是不是就该准备申请破产保护了?!”
在他狂暴的气场下在座的所有高管一个个噤若寒蝉,把头埋得更深了,没人敢和他对视。
在一片死寂中,技术研发部的副总裁布莱恩硬着头皮,小心翼翼地开口:
“老板,我们正在全力开发下一代的‘网景通讯家’套件,它的性能会更稳定,功能也……”
“又是这些该死的陈词滥调!”
吉姆·克拉克粗暴地打断了他,又是一拳狠狠地捶在桌上,震得水杯嗡嗡作响。
“我他妈受够了你们的‘下一代’。
永远活在未来的PPT里。”
他瞪着布莱恩,像是在审问一个罪犯:
“用户需要的是什么?!
是速度,是体验。
是打开一个网页不再需要像现在这样,去他妈的泡一杯咖啡,来打发那该死的等待时间。”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了令人窒息的死寂,只剩下安德森那如同破风箱般的喘息声。
就在这时,一个坐在角落的技术主管,犹豫了一下还是举起了手。
他叫艾伦,负责底层协议研究。
安德森不耐烦地一挥手:“有话快说。”
艾伦赶紧站起来,将一本最新一期的《IEEE/ACM网络汇刊》推到桌子中央,翻到了程浩那篇论文上。
“老板,或许这里有一个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问题的方案。”
艾伦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
“这位来自华夏的学者提出了一套全新的P2P传输协议。
如果能把它应用到我们的浏览器里,未来用户在浏览网页时就不再是单纯地从我们的服务器下载。
他们可以互相共享己经加载的图片、脚本。”
他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理论上访问同一个网站的用户越多,每个人的加载速度就会越快。
这将是革命性的,是足以彻底碾压IE的终极武器。”
吉姆·克拉克一把抓过那本期刊,飞快地浏览着论文的摘要和结论。
他那双充血的眼睛,渐渐地亮了起来!
“Hao g……Beijing Uy……”
他用手指点着作者信息喃喃自语。
沉默了足足半分钟后,他猛地抬起头,目光如鹰隼般死死锁定在了亚太区市场负责人。
一个名叫“田中健介”的日裔美国人。
“田中。”
安德森的语气冰冷。
“这个人交给你了。
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不计任何代价。
一周之内,我必须看到这个叫‘Hao g’的人和他的技术,出现在我们公司的名单上。”
他顿了顿,用一种充满了傲慢口吻补了最后一句:
“把他,连同他的技术,从那个落后的国度给我带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