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京创园。
程浩靠在舒适的老板椅上,开始了自己的 “辛苦创作”。
他拿起纸笔,将记忆中的歌词,一字不差地默写了下来。
“打开心灵,剥去春的羞涩,舞步飞旋,踏破冬的沉默……”
写完歌词,他满意地点了点头,但并没有急着拿给苏晓。
没错,《相约九八》,最适合今年的歌。
歌词写好了,但不能首接给。
这个世界的版权保护还不完善,万一以后火了,扯起皮来麻烦不断。
必须先留下证据,把知识产权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
这辈子他不想再吃任何关于“权属不清”的亏。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京创园王总的座机。
“王总,我程浩。
有个事想麻烦您一下。
我想给我写的一首歌词注册一下著作权。
您这边有没有合作的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可以介绍?”
电话那头的王总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我操,程老弟,你这不愧是大才子啊。
又会搞技术,还会写歌?
行,我马上给你联系。”
王总的效率很高,很快帮他联系了一家知识产权代理公司。
程浩花了几百块钱,以自己的名义将《相约九八》的歌词进行了著作权登记申请。
……
歌词搞定了,但程浩不会谱曲。
他需要找一个专业的“工具人”。
程浩想到了117宿舍“社交恐怖分子”的赵俊峰。
回到宿舍,他找到赵俊峰:
“峰子,帮个忙。
我为迎新晚会写了首歌,想找个音乐专业的人帮忙谱曲,可以付钱。”
“谱曲?”赵俊峰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我靠,浩子,你还会写歌?
是不是给苏晓写的?”
“少废话,就说你有没有路子。”
“咱们京大可没音乐系。”赵俊峰摸着下巴想了想。
“不过我有个高中女同学,考上了华夏音乐学院。
我帮你问问她。”
很快,赵俊峰就带来了好消息。
他的女同学帮忙联系到了一位愿意接活的师姐,是作曲系的。
双方约在华夏音乐学院门口的一家咖啡厅见面。
……
咖啡厅里,光线柔和。
程浩见到了那位师姐。
她留着一头乌黑的长发,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牛仔外套。
师姐的脸上带着一种淡淡的疏离感,看起来颇为高冷。
“你好,我叫林菲,作曲系大三。”师姐简单地自我介绍道。
双方简单的寒暄了一下。
当林菲得知程浩只是大一新生,写歌还是为了“帮一个女生”在晚会上表演时。
她眼中不由得露出一丝轻视。
又是一个为了追女生,跑来附庸风雅的愣头青。
她心里默默地给程浩下了定义。
写的估计也是那种‘你爱我我爱你’的口水歌。
不过看在钱的份上,挣点外快也不错,挣钱,不寒碜。
程浩看出了她的轻视,也不点破。
他从包里拿出一份自己草拟的简单协议放在桌上。
“林师姐,合作之前,咱们先把规矩说好。”
他指着协议重点强调道:
“谱曲费用三百,我先预付一半。
最重要的一点,这首歌的词曲作者,都署我的名。
你只负责按照我哼的曲子编曲,不享有词曲的任何其他权利。”
“行,没问题。”林菲无所谓地撇了撇嘴,拿起笔就签了字。
这种口水歌,白送给我署名我都嫌丢人。
签完合同后,程浩才将那张写着《相约九八》歌词的纸递了过去。
林菲随意地接过来,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
随即,她的表情变了。
“打开心灵,剥去春的羞涩……”
“舞步飞旋,踏破冬的沉默……”
她越看越心惊,越读越投入。
歌词中那种宏大的时代背景、温暖细腻的情感、以及充满画面感的意境,完全超出了她的想象。
这哪里是什么口水歌?
这分明是一首可以爆火的佳作啊!
她猛地抬起头,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师弟,眼神里充满了不可思议:
“这真是你写的?”
“如假包换。”程浩平静地喝了口咖啡。
“太好了!”林菲的脸上,轻视之色早己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遇到知音般的兴奋和尊重。
“不愧是京大的省状元!
你放心,这么好的词,我一定给它配上最好的曲子!”
程浩也按照记忆中的曲子,把整首歌给林菲唱了一遍。
两人又聊了会编曲的细节就分开了。
……
接下来的几天,程浩的生活过得相当悠闲。
公司注册在走流程,U盘研发有“工具人”代劳,歌曲创作也丢给了专业人士。他索性给自己放了个小假,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就晃悠到京创园那间属于自己的小办公室里。
他给自己那套紫砂茶具泡上一壶好茶,然后就舒舒服服地靠在真皮老板椅上,打开他的IBM笔记本,开始了他作为“幕后大佬”的日常“摸鱼”生活。
这天他点开了邮箱。
看到了肯特·威廉姆斯教授最新的邮件。
信中肯特教授兴奋地告知他,那篇P2P论文己经完成了最终的排版和刊印,最新一期的《网络汇刊》即将寄出。
按照惯例会免费为作者提供两本样刊,请他确认邮寄地址。
程浩立刻回复了117宿舍的邮寄地址。
他打算等杂志到了,再亲自拿去给李教授一个大大的惊喜。
这几天金叁的邱伯君和网义的丁三石也都发来了邮件。
邱总在信中激动地汇报了WPS网络版在IOCP模型下的测试数据,性能提升巨大,同时又咨询了几个关于跨平台兼容性的技术难题。
而丁三石则在信里说,他己经派人去美国接触in Systems,商谈《网络创世纪》的代理权了,但对方态度傲慢,要价极高,他有些犹豫。
程浩建议他继续跟进,《网络创世纪》必然也愿意开拓亚洲市场。
和各路大佬交流完,程浩伸了个懒腰关掉了电脑。
他靠在沙发上,喝着茶,看着窗外的云卷云舒。
程浩很享受这种在幕后指点江山,看着未来的大佬们按照自己画好的路线图去奔波的感觉。
真是该死的惬意。
……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办公室。
王洋,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中央科学院院士。
他刚刚签完一堆文件,打算休息下,换换脑子,于是让助理把最新的一批期刊拿过来。
王院长有经常翻阅国外最新顶级期刊的习惯。
这是他保持学术敏锐性的方式。
王院长翻开了最新一期的IEEE/ACM《网络汇刊》,立刻就被那篇封面论文给深深吸引了。
他一口气读完,心中大为震撼,连连赞叹,认为这是足以改变整个行业格局的开创性研究。
是哪个世界级的大佬,写出了这样的雄文?
他翻到了论文的作者信息栏,打算看看作者的庐山真面目。
信息栏显示作者的单位:华国,京都大学,计算机学系。
王院长的手猛地一抖,整个人都愣住了。
我们学院的人?
他激动地继续往下看作者名字——Hao g。
王院长拿着杂志,整个人都懵了。
他飞快地在脑中搜索着学院里所有教授、副教授、博士生的名单,试图找出这个叫“g Hao”的人。
“成浩?程昊?……”
他喃喃自语,却发现自己的记忆里一片空白。
他记忆中的人完全没有类似发音的名字。
一个能独立在《网络汇刊》上发表封面论文的顶级学者,他这个院长,竟然毫不知情?
这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