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晚风轻轻拂过江东城,送来一丝清凉。夜色沉静,星光洒落在乔府精致的庭院中,池塘里的荷花在夜幕下微微摇曳,映出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象。
今日,乔公在府中设宴,特邀孙策前来用膳。这不仅是未来女婿的一次亲近之行,更是乔公表达对孙策的认可。
晚宴设在乔府的花厅,雕梁画栋,灯火通明。饭菜早已备好,珍馐美馔一一摆上,席间四人觥筹交错,交谈甚欢,气氛融洽,仿佛已经是一家人。
孙策性情豪爽,向来直来直往,此刻酒过三巡,他嘴角带笑,目光扫过众人,忽然问道:
“岳丈大人,如今家事已定,伯符十分欣慰。但有一事不知当问不当问……”
乔公抚须一笑,“但说无妨。”
孙策似是随意地扫了一眼小乔,故意试探:“小妹也到了芳龄,不知大人是否对她的婚事已有想法?”
这话一出,席间顿时一静,小乔正执着一双筷子的手微微一颤,筷子竟失手落在了桌面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
乔公并未察觉异样,低头沉思片刻,抚须道:“孙公子挂念,确实……吾女小乔已过破瓜之年,也该盘算着了……”
说完,他低头若有所思,仿佛已经开始思考小乔的婚事人选。
小乔闻言,心头大惊,猛地从座位上站起,转瞬跪在乔公身侧,语气坚定而恳切:
“父亲!女儿知道父亲为我的将来打算,知道父亲的良苦用心,可父亲只有我们姐妹二人,如今姐姐即将出嫁,女儿只想在父亲膝下多陪伴几年,不愿早早离开!”
乔公一愣,赶忙伸手扶起小乔,眼里透着些许不忍:“好女儿,为父知道你孝顺,可你不能为了我耽误自已的人生大事啊!”
小乔神色不改,语气愈发坚定:“无论父亲如何打算,女儿都不会同意,只请父亲记住女儿一句话——小乔在二十岁之前,绝不考虑婚嫁之事!”
此话一出,孙策一怔,随即心中暗笑,眼中闪过一抹狡黠的光芒。
“十七岁……二十岁……三年?哈哈,好你个周公瑾,你二人倒是心有灵犀!”
他嘴角勾起,眸光戏谑,忍不住在心里冷笑,“周公瑾,你不急,我可急!三年之期,若到时候你还不肯,我定要安排我妹妹风光大嫁!”
大乔在一旁听着小乔的话,眼中已泛起泪光。她的手轻轻覆在小乔的手背上,温柔地看着妹妹。
她欣慰于小乔的孝顺,也感动于她的坚持,心里默默叹道:“罢了罢了,此事不急,就让妹妹多陪伴父亲几年,也好替我尽尽孝道。”
随后,她抬头望向孙策,轻轻点了点头,像是在默许小乔的决定。
孙策见状,露出了会心一笑,心中更加笃定——这门亲事,三年之后逃不了的!
宴会依旧继续着,气氛又恢复了欢快融洽。
夜色深沉,皓月当空,江东的夏夜依旧闷热,晚风携着微微的燥意拂过孙府的庭院。
孙策醉醺醺地回到府中,脚步虽不稳,眼神却依旧锐利。他甫一迈入府门,便看见凉亭之下,周瑜与一名侍卫正在低声交谈。
昏黄的灯火映照着周瑜的侧颜,他神情肃然,目光冷峻,似是在嘱咐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孙策眯了眯眼,尽管酒意未散,可他的敏锐并未消退,他认得那个侍卫,正是自已府邸附近巡逻的刘泉。
孙策向来不喜繁文缛节,但此刻心生疑虑,他一步步走近,目光在二人之间扫视,语气带着几分探究:
“公瑾,今日怎么与我府邸的侍卫交谈起来了?可是出了什么事?”
周瑜听见孙策的声音,目光微微一动,转身面对孙策时,脸上已恢复一贯的沉稳,他微微一笑,语气依旧温和:
“伯符放心,我只是告诉他,你的婚期将近,要加强你府邸附近的侍卫人手,不能在这时出了差错。”
孙策闻言,朗声一笑,拍了拍周瑜的肩膀,满脸豪气:
“哈哈哈,你的心思总是这么缜密,真是我的好都督!”
说罢,他下意识地看向刘泉,忽然想到乔府宴席上的事,正想将乔公与小乔的谈话告诉周瑜,却在此时察觉到周瑜神情凝重,不似往日从容。
周瑜似乎仍在思索着什么,眉头微蹙,双目低垂,像是沉浸在某种深远的思考之中。
孙策心中微微一沉,他与周瑜相识多年,彼此心意相通,周瑜此刻的神态不像是单纯的劳累,而像是被某个难解的问题所困扰。
孙策正欲开口,却见周瑜忽然深吸了一口气,抬起头来,目光幽深,嘴角却带上了一丝淡淡的笑意。
“伯符,我今日有些累了,想早点回府休息。”
周瑜说完,未等孙策再问,便拱手一礼,转身离去。
孙策愣了片刻,目送周瑜远去的背影,眼神从疑惑渐渐转为凝重。
他素来信任周瑜,深知他的谨慎与谋略,但周瑜今日的神情,令他莫名生出一丝不安。
周瑜到底在隐瞒什么?
片刻后,孙策收敛思绪,目光一凛,挥手唤来亲信,对他低声吩咐道:
“去,写信给黄盖,叫他告诉手下将士,做好准备,等候我的差遣。”
亲信闻言一惊,低声道:
“将军,您是担心……?”
孙策眯起双眼,眼中闪烁着一丝冷光,他信任周瑜,但身为城主,他必须为江东的安危做最坏的打算。
黄盖,是江东军中的老将,年过四十,昔日追随孙策父亲孙坚征战四方,立下赫赫战功。孙策崛起江东后,黄盖依旧忠心耿耿,镇守江东南北。
此时,黄盖正统领一支兵马驻守江东西南要塞,防备外敌入侵。孙策虽然心思不及周瑜细腻,可他自有自已的直觉——江东的局势,似乎并不如表面上这般平静。
“公瑾不会无故隐瞒我什么,他这样做,必然是有他的顾虑。”孙策在心里暗自思索,“既然他不愿告诉我,那我就自已查!”
他心中已有盘算,随即沉声道:
“不论江东是否有事,兵马不可松懈,让黄盖做好准备。”
“是!” 亲信领命而去。
孙策静静站在庭院之中,夜风拂面,他抬头望向天际,月色皎洁,却透着一丝阴翳,他的目光沉静如水,心中却已有了决定——
他不会等着问题发生,他要先发制人!
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许都,曹操亦收到了赵信的密信。
烛火跳跃,曹操坐在案前,轻轻展开书信,当他的目光扫过字里行间,嘴角微微勾起了一丝冷笑。
“孙策忙于婚事,无暇他顾……江东局势动荡……刘备已点头……”
曹操敛去笑意,眸色深邃,他轻轻合上书信,朝着一旁的谋士荀攸淡淡道:
“江东,确实是时候该动一动了。”
荀攸沉思片刻,微微颔首:“主公之意是?”
曹操轻轻敲着案几,眸光锋利:“让徐州的刘备准备好,随时接应。”
荀攸目光微闪,拱手道:“主公英明。”
“江东若乱,必是我们出兵的最佳时机。” 曹操喃喃自语,眼神中满是雄心壮志。
这一夜,江东风云渐起,黑暗的阴谋已经在悄然发酵。
孙策筹谋,黄盖待命;周瑜沉思,刘泉潜伏;赵信暗动,曹操密谋……
一场即将改变江东局势的风暴,已经在暗流之中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