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督军小孙女,锦鲤宝宝旺全家
假冒督军小孙女,锦鲤宝宝旺全家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假冒督军小孙女,锦鲤宝宝旺全家 > 第54章 《新女性》

第54章 《新女性》

加入书架
书名:
假冒督军小孙女,锦鲤宝宝旺全家
作者:
七日饮鸩
本章字数:
4418
更新时间:
2025-06-23

笑笑如今是上海滩炙手可热的大红人,自然也有不少的报纸杂志想要为她做专访。

但因为笑笑岁数还小,沈家一般都会回绝掉。

不过也有例外对象,比如说笑笑的小姑姑沈清如。

沈清如与好友苏文卿一起主办了一个名为《新女性》的杂志,主要宣传妇女解放思想。

这个时代,这种杂志算是小众中的小众,根本没有什么销量。

无奈之下,沈清如决定蹭一蹭侄女的热度。

法租界边缘,一处简朴的弄堂小院便是《新女性》编辑部。

同时,这里还是苏文卿的住处,她还计划在这里办一个长期的纺织女工夜校。

与督军府的轩敞不同,小院充满了书卷气和一种清贫却自持的格调。

然而今日,院内气氛却异常压抑。

沈清如带着笑笑刚走进院门,便看到一片狼藉。

院中原本摆放着准备用于夜校的简易桌椅被砸得七零八落。

墙上新刷的“女子夜校”招牌被粗暴地撕扯下来,踩在泥水里。

窗户玻璃碎了好几块,地上还散落着几块写着恶毒字句的碎砖头。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劣质墨汁和破坏后的颓丧气息。

苏文卿独自一人坐在院中石阶上,背对着门口。

她穿着一件半旧的阴丹士林蓝布旗袍,身形单薄,肩膀微微耸动。

齐耳短发此刻有些凌乱,几缕发丝垂在苍白的脸颊旁。

她没有哭出声,但那微微颤抖的背影和紧握到指节发白的拳头,透露出她此刻极度的愤怒、挫败和心灰意冷。

“文卿!” 沈清如快步上前。

苏文卿闻声,猛地用手背抹了一下脸,才转过身。

她的眼眶通红,眼神里燃烧着未熄的怒火,但更多的是一种近乎绝望的茫然。

看到沈清如,她勉强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清如,你来了。”

“这是谁干的?!” 沈清如看着满院狼藉,又惊又怒。

她猜到夜校会遇阻,却没想到对方手段如此卑劣下作。

“还能有谁?” 苏文卿冷笑一声,“那些见不得女人读书、见不得女工‘不安分’的‘卫道士’们!泼妇、牝鸡司晨、伤风败俗.....这就是他们砸我夜校时骂的话!他们觉得女人就该一辈子蒙昧无知,在工厂里做牛做马,在家里相夫教子!我教女工识字,就是大逆不道!”

她越说越激动,身体微微发抖,“阿珍被开除了,现在夜校也被砸了,清如,你说,我这坚持是不是真的错了?”

苏文卿话中的阿珍是一名穷苦家庭出身的女孩,之前目不识丁,在听说这里有个试行的女工夜校后,自己找过来成了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学生。

阿珍白天在闸北的纱厂做工十小时,晚上还要步行近一小时来夜校上课。

前几日,因连日劳累实在撑不住打了个盹,被监工发现。

尽管她苦苦哀求,说明自己晚上在夜校学习,并非故意懈怠,但厂方以“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威胁生产安全”为由,冷酷地将其开除了。

因为这事,阿珍家里人再也不让她过来上课了。

苏文卿出身于破落的翰林世家,自幼饱读诗书,才华横溢,本有留洋深造的锦绣前程。

奈何家道中落,父母早逝,留下年幼的弟妹嗷嗷待哺。

长姐如母,她只能放弃了留学梦想,以一介女子之身,扛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

凭借过人的才学和坚韧的毅力,她硬是在以男性为主的圣约翰大学谋得一席之地,成为首位女讲师,更创办了针砭时弊、倡导妇女解放的《新女性》杂志,是沪上新女性运动的旗帜人物之一。

然而,苏文卿内心始终挣扎于“翰林清贵”的门第包袱与“独立谋生、启迪民智”的新女性追求之间。

她既要对抗外界对“抛头露面”女教员的非议,又要承受着“未能光耀门楣、反沦落为教书匠”的家族遗老们的无形压力。

创办女工夜校,是她将理想付诸实践的重要一步,旨在为那些在纱厂、烟厂里苦苦挣扎的女工们点亮一盏知识的灯,教会她们识字、算账,懂得维护自身权益。

然而,这条路,荆棘密布。

创办夜校耗尽了苏文卿微薄的薪水和大量心血,如今毁于一旦,打击是毁灭性的。

沈清如心疼地握住好友冰冷的手,一时不知该如何安慰。

就在这时,一首安静待在旁边的笑笑迈着小短腿,在狼藉的院子里走了几步,然后在一堆被砸坏的桌椅碎片旁蹲了下来。

她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从一堆碎木屑和泥土里,捡起了一朵花。

那是一朵白玉兰。

洁白的花瓣沾染了些许泥污,边缘也有些破损,但花形依然优雅,在满目疮痍中,倔强地散发着清香。

笑笑拿着这朵沾了泥的白玉兰,走到苏文卿面前。

她没有说话,只是踮起脚尖,伸出小手。

“苏老师,” 笑笑道“花花脏了,笑笑擦擦,送给你,不哭.....”

那柔软的花瓣触碰脸颊的瞬间,苏文卿浑身一颤!

她低头,看着眼前这个小小的人儿,看着她眼中毫无杂质的关心,看着她手中那朵虽沾污泥却依旧洁白芬芳的玉兰花,心念微动。

这朵花,多像她自己,多像那些在泥泞中挣扎求生的女工!

被践踏,被污蔑,被摧残.....但她们的生命力,她们对知识、对更好生活的渴望,就像这玉兰的余香,是砸不烂、踩不灭的啊!

她接过花,抬起头,脸上泪痕未干,眼神却己褪去了迷茫和绝望,重新燃起了坚定光芒。

“清如,夜校不能倒!他们砸得掉桌椅,砸不掉人心!阿珍的工,我要利用舆论帮她讨回来!这夜校,我还要办!而且要办得更好!我要让那些人看看,女子读书明理,天经地义!”

她把笑笑送的那朵白玉兰别在胸襟上,“这朵花,就是我的新校徽!玉兰虽落泥淖,其志弥坚,其香愈远!”

说完这句话后,苏文卿站起身,往屋子里快步而去。

等沈清如抱着笑笑跟进去的时候,苏文卿己经在空白纸上写下了一行投稿标题。

——《冷血资本家!纺织女工因求学遭开除,李哲远工厂管理无人性!》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