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的铁皮高柜台后面,一个正在织毛衣的中年大妈懒洋洋地抬起眼皮:
“小伙子,办什么业务?”
“阿姨,你好,我想打个国际长途,打香江。”
程浩将三张百元大钞和写着电话号码的纸条一起递了进去。
“打香江?”
大妈的音调高了八度,手里的毛衣针都停了。
“一分钟十几块钱哦,你确定要打?”
“确定。”
程浩点点头,平静地抛出了早就准备好的理由。
“我要联系留学的事情,很重要。”
一听到“留学”,大妈的态度立马热情了不少,看程浩的眼神都变了。
在这个大众普遍崇洋媚外的年代,出国、留学是老百姓最羡慕的事情。
她麻利地办好登记,收了押金,然后领着程浩走到了最里面的一个用木板隔开的小隔间。
“就在这打吧,打完了我给你算钱。”
程浩走进隔间,关上门。
他拿起那部老旧的黑色拨盘电话,拨通了邮件里的号码。
电话接通后,传来一个年轻女人干练但略带一丝高傲的声音,说的是带着明显口音的普通话:
“您好,这里是贝克·麦坚时律师行,我是律师助理陈嘉怡。”
程浩没有用中文回答。
他知道,隔着这层不隔音的破木板,柜台那边的大妈肯定会好奇地竖着耳朵偷听。
他不想自己谈论“公司”、“银行”的事情,明天就传遍整个县城。
所以,他选择了最简单,也最有效的“加密”方式。
“Hi Joey, this is Hao g, calling on behalf of Dr. Zhang.
(嗨,乔伊,我是程浩,代表张博士致电。)”
一口纯正、流利,甚至带着一丝加州味道的美式口音,清晰地通过电话线,传到了香港中环的写字楼里。
电话那头的陈嘉怡瞬间就愣住了。
这是那个内地客户的“侄子”?
这口音比她在美国遇到的很多ABC说的都地道。
她脑海里原先为客户构建的那个“内地土老帽”形象,瞬间被击得粉碎。
“哦,嗨,程先生。”
她下意识地也切换成了英文,语气中的那一丝高傲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面对同类,甚至是更高级别人士时的专业和谨慎。
“很高兴接到您的电话。那么,关于张博士的委托的业务…”
程浩打断了她:
“我们首入主题。
我需要在香江注册一家BVI公司。
再用香江公司开设国际银行账户,最好是香港的华旗或会丰。
贵所还需要办理一张大额的公司信用卡。
你能否为我介绍下整个流程和所需的文件?”
BVI公司、华旗、会丰、高额度信用卡……
这一连串专业、清晰、目标明确的指令,让陈嘉怡彻底收起了所有轻视之心。
她知道,她面对的,绝对不是什么普通的内地客户,对方对于香江和金融都非常了解。
“当然,程先生,我清楚您的意思。”
她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态,用最专业的态度,详细地解释起来。
整个通话持续了近十分钟。
挂断电话前,陈嘉怡说道:
“程先生,有很多法律文件需要您代表张博士当面签署。
请问您什么时间方便来香江?”
程浩平静地回答:
“恐怕不行。
我目前正在准备高考,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考试,我不能离开这座城市。
我想,你得过来一趟。”
“什么?
你的意思是我需要去一趟内地,去你的城市?”
陈嘉怡的声音里充满了不可思议。
“正是如此,费用我们会支付的。
我们在江南省红都市梅江县见面。
你安排好行程,邮件告诉我就行。”
说完,程浩便干脆地挂断了电话。
他走出隔间,柜台后的大妈一脸敬畏地看着他,迅速地计算着话费。
“一共一百二十八块。”
程浩从押金里拿回找零,面不改色地走出了邮局,平静地回到学校,正好赶上下午第一节课的预备铃。
……
晚上第一节自习课。
班主任老王一脸严肃的走了进来,手上还拿着几张打印纸。
他清了清嗓子,整个教室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明天就是全市统考了。
这是高考前最重要的一次考试。
很多人的考试成绩往往和高考的结果相差不大。
所以大家都重视起来,尽量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班。
“这次是全市统考所有学校统一排名。
这次的考点也是各学校对调的,我们班的考点在县二中。
考场座位安排表我贴墙上,一会你们自己看吧。
明天早上七点半在学校门口集合。
下课。”
班主任一走,刚刚还安静的教室一下子喧闹起来。
很多人都跑过去看考场安排表,想尽快确定自己明天的位置。
林雪静静地坐在座位上,打算等着人少的时候再去看。
她的目光却透过人群的缝隙落在了程浩身上。
他脸上的平静与周围的喧嚣环境显得那么的不同。
林雪的心里忽然涌起一个问题:
这次统考他真的会像大家想的那样考的一塌糊涂吗?
她以为程浩今天会像郭阳一样留下来复习。
但是很快,程浩却背起书包走出教室。
他竟然还去网吧?
看到这一幕的同学纷纷露出鄙夷和幸灾乐祸的表情。
“没救了,这人彻底废了。”
“明天就统考了还去玩,他看来是要首接放弃了。”
林雪握着笔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她想不通程浩为什么会变得这样自甘堕落。
……
大伟网吧里烟雾缭绕。
程浩熟练地开着机,内心完全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对他而言,这次全市统考也没啥了不起的。
这段时间系统性的复习,他己经把所有高考知识点全部搞定,即便是最让他头疼的语文。
因此考前突击复习这种事情,对他来说毫无意义。
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程浩如同往常一样,在惠多网和Deja News逛着,不时还挑选些有技术含量的帖子进行回复,维持着自己“大佬”的热度。
接着,他又分别给邱伯君和丁三石的回了邮件,分别将“WAS网络版技术架构”和“图形化MUD游戏引擎选型”的思路,掰碎了、揉烂了,一点点地“投喂”给这两位未来的大佬。
对他而言,这比做一套模拟卷要有价值得多。
每一次“投喂”,都是在为后续让大佬们带着自己躺赢在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