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风华:东吴瑜乔录
赤壁风华:东吴瑜乔录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赤壁风华:东吴瑜乔录 > 第50章 江夏会盟

第50章 江夏会盟

加入书架
书名:
赤壁风华:东吴瑜乔录
作者:
妒妒
本章字数:
12336
更新时间:
2025-02-15

几日的奔波之后,周瑜一行终于抵达了江夏城外。苍茫的冬日天空中,薄雾尚未散尽,远处的江水在寒风中泛起层层波光。周瑜骑在一匹高大俊逸的骏马上,身披一件黑色狐裘斗篷,英挺的身姿在寒风中不动如山。他目光深邃,望向城门上方那遒劲有力的“江夏”二字,以及城墙上猎猎作响的蜀军旗帜,心中不禁思索起此行的种种可能。

此次前来,周瑜心知肚明,这并非一次简单的会盟,而是一场关于存亡的商议。刘备已经失去了荆州,若他不能寻得强援,蜀军的前路将更加艰难,而江东,面对北方虎视眈眈的曹操,也绝不能独自应对这场风暴。因此,这一次的结盟,将不仅仅决定江东与西蜀的关系,更关乎未来天下的格局。

江夏城门前,蜀军的迎接队伍早已等候多时。一队甲士肃然而立,城门口有两人骑马伫立,皆身形挺拔,气度不凡。他们与周瑜年纪相仿,一人头戴纶巾,身着青色长袍,手持羽扇,温文尔雅,正是刘备帐下的智谋之士——诸葛亮;另一人则是身披银甲,腰间悬剑,英姿飒爽,正是蜀军的虎威将军——赵云。

二人见周瑜到来,缓缓下马,诸葛亮微微拱手,笑道:“周都督远道而来,辛苦了。”

周瑜翻身下马,回以一礼,语气淡然:“军中之人,奔波本是常事。”

赵云目光扫过周瑜身后,发现此次随行的只有寥寥几名护卫,疑惑问道:“孙将军呢?为何未随都督同来?”

周瑜神色不变,微微一笑,道:“孙将军军务繁忙,暂时分身乏术,因此特派本都督前来,与贵军共商大事。”

赵云闻言,略有迟疑,目光转向诸葛亮。诸葛亮轻轻摇动羽扇,微微颔首,语气平和道:“孙将军信任周都督,便等同于孙将军亲至。此番盟谈,我等皆有诚意,还望都督不吝直言。”

说罢,诸葛亮向后挥了挥手,身后的随从立刻牵来一辆宽敞的马车。他含笑道:“都督一路风尘仆仆,舟车劳顿,不妨乘车入城。我家主公已在城中设宴,为都督接风。”

周瑜看着眼前的马车,并未立刻上前,而是目光深沉地在二人身上扫视了一瞬。他心知此次会盟关系重大,而刘备此刻兵微将寡,已然失去了荆州,只怕比江东更急于求援。此时的殷勤款待,未必不是一次试探。

片刻后,周瑜轻轻点头,迈步向前,正欲登车,赵云却忽然又开口:“周都督此行,既是为孙将军而来,想必心中已有定策。不知都督如何看待今日之局?”

诸葛亮闻言,亦饶有兴致地看向周瑜,羽扇轻轻拂过掌心,显然也想听听这位江东都督的见解。

周瑜闻言,微微一笑,眼底闪过一抹精光。他负手而立,缓缓说道:“天下局势已然明朗,曹操占据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坐拥百万兵马,正虎视眈眈地窥视江南。刘将军虽曾得荆州,然失之过快,士气受损,兵力折损,眼下需稳固根基,以图再战。至于江东,水陆天险,易守难攻,若能与蜀军联手,尚可共抗曹贼。”

赵云听后,微微颔首,沉声道:“都督之言,与主公所思不谋而合。”

诸葛亮轻笑一声,缓缓说道:“都督洞察天下大势,果然名不虚传。如此看来,我等今日之会,定能商定良策。”

周瑜目光微敛,意味深长地说道:“谈盟不难,难的是……江东凭什么信任贵军?”

诸葛亮与赵云相视一眼,皆从周瑜的话语中听出几分考量之意,心中不禁对这位江东都督更加重视。刘备已失荆州,急需江东相助,而周瑜却并未急于谈论盟约,而是先强调江东的地位与分量,显然,他不仅是孙策的谋臣,更是一个善于把握主动权的谈判者。

诸葛亮轻轻一挥羽扇,笑道:“都督既然有所疑虑,不如入城详谈。我家主公已有决策,定不会让都督失望。”

周瑜轻笑一声,不再言语,沉稳地踏上马车,而诸葛亮与赵云亦各自翻身上马,护送着马车缓缓行入江夏城。

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沉闷的声响。掀开帘子,他目光扫向城中,只见街道冷清,曾经繁华的商铺如今多半关门闭户,偶尔可见三三两两的百姓低头疾行,脸上满是忧虑之色。他们衣衫褴褛,神色匆忙,生怕被战火波及。

一名年迈的老妪推着一辆装满杂物的小车,车轮深陷积雪,她弓着腰,颤巍巍地推着,脚步蹒跚。一个年幼的孩童抓着她的衣角,冻得通红的小手不停搓揉着自已的脸。路边,一个挑着扁担的男子满脸倦意,扁担上挂着简单的家当,似乎正准备逃离这座风雨飘摇的城池。

周瑜轻轻叹了一口气,他已料到刘备失去荆州后局势必然艰难,却未曾想到,江夏城已如此萧条。昔日熙熙攘攘的街道,如今竟如一座被遗弃的孤城。他心中暗自思量:刘备此番来信求援,恐怕不只是为了结盟,更是到了不得不寻求庇护的地步。

马车继续行驶,途经军营时,周瑜特意留意了一下,只见营帐内的士兵们正在操练,可他们的铠甲破旧,兵器上隐约可见斑驳的锈迹,明显是经历了苦战而无力补给。更有甚者,有些士兵正围坐在火堆旁啃着干硬的粮饼,目光中流露出一丝疲惫。周瑜见状,心中更是了然——荆州之败对蜀军的打击,远比外界所知的更加严重。

马车最终停在了一座府邸前,这里是刘备如今在江夏的驻地,周瑜翻身下车,赵云微微躬身道:“都督,请。”

周瑜点点头,步入府邸,刚迈进门槛,他便听到一阵轻微的咳嗽声。顺着声音望去,只见堂中,一人正倚着案几而坐,面色苍白,眼底透着倦意,额头微微冒汗,手中的茶盏也因无力而微微颤抖。

周瑜心头微震,他知道刘备在信中提到自已身负重伤,但却未曾想,他竟虚弱至此。

“周都督远道而来,未曾迎接,还请恕罪。”刘备强撑着站起身,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拱手行礼。

周瑜见状,连忙快步上前,伸手搀扶住他:“玄德公客气了,伤势未愈,何必强撑?”

刘备摆了摆手,示意自已无碍,但片刻后,他的身形还是微微晃了晃,赵云连忙上前扶住。周瑜细看,才发现刘备的左腿似乎有些不灵活,每一步都带着几分迟缓,看来那荆州一战,他确实伤得不轻。

“玄德公的伤势……当真无碍?”周瑜轻声问道。

刘备叹了口气,露出一抹无奈的笑:“无妨,不过是荆州一战旧伤未愈罢了。曹贼狡诈,致使我军战败,只能退守江夏。”他说话时语气平静,可眼中却隐隐透出一丝不甘。

“曹操一向狡诈,此番夺得荆州,更是如虎添翼。”周瑜轻轻点头,随即话锋一转,“但江东与蜀军若能携手,未必不能翻盘。”

刘备闻言,眼中掠过一丝亮光,正要开口,忽然听到门外传来一声豪迈的大笑:“哈哈哈!周都督远道而来,我等怎能不来相迎?”

话音未落,只见两个身影大步流星走进厅堂。周瑜抬头望去,只见关羽身披青龙战甲,身姿挺拔,眉宇间依旧是那份不怒自威的气势,而张飞则是一如既往的粗犷豪放,虎步生风。

“云长,翼德。”刘备含笑介绍道,“两位义弟,这位便是江东都督周公瑾。”

关羽微微颔首,端起茶盏,语气沉稳地说道:“周都督,此番会盟,既是为了共抗曹贼,我等便是自已人了,今日定要好好畅谈。”

张飞却毫不掩饰自已的爽朗,大步上前,直接拍了拍周瑜的肩膀,哈哈笑道:“周都督!我早就听闻你的大名,听说你不仅谋略过人,武艺也是不差,不如咱们比试一番如何?”

周瑜对张飞的直爽性格早有耳闻,他微微一笑,淡淡说道:“三将军豪气干云,周某佩服。不过今日是会盟之日,若要比试,待到曹贼退去之后,周某定当奉陪。”

张飞闻言,哈哈一笑,露出几分憨厚之色:“哈哈,行!那咱们就先痛痛快快喝一场。”

刘备见二人相谈甚欢,脸上的笑意更浓,转而对周瑜说道:“都督舟车劳顿,宴席已备好,还请入席。”

周瑜拱手道:“如此,便恭敬不如从命。”

说罢,一行人缓缓向会厅走去,夜幕渐渐降临,而在这江夏城内,关乎天下未来的一场会谈,即将拉开帷幕。

大殿之中,灯火通明,烛光映照在玉盏之上,酒水微微荡漾,几案上的佳肴已然摆好。刘备亲自举杯,向周瑜敬了一盏酒,眼神真诚而又带着一丝恳切。

“都督。”刘备语气郑重,声音略显沙哑,显然是因旧伤未愈而气力不足,“此番请都督远道而来,实乃刘某有愧。数日之前,曹操大军压境,我军被迫退守江夏,荆州丢失,实在是痛心之事。如今曹贼窥视江东,我等唯有联手,方能共御强敌。望都督三思,江东与西蜀若能联军,必可保住南方一隅。”

周瑜闻言,轻轻晃动着手中的酒盏,目光深邃,看似悠然,却又透着几分洞察一切的锋锐。他缓缓放下酒杯,目光直视刘备,语气平静道:“玄德公所言,公瑾自是明白。但……”他略作停顿,声音微沉,“玄德公曾与曹军联手攻打江东,此事又当如何解释?”

此话一出,大殿之中瞬间安静了片刻,赵云和张飞对视了一眼,关羽亦是微微蹙眉,刘备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抹愧色,沉声道:“周都督所言极是。此事确是刘某之过。我军原本无意与曹军合谋,只是当时形势所迫,不得不暂且借曹操之势,然事后才发现,曹贼狼子野心,终究还是容不下我军。荆州一战,我军损失惨重,刘某亦深受其害。都督可曾见过城中百姓?他们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皆是曹贼所致。此仇此恨,刘某若不能雪耻,誓不为人!”

说到此处,刘备忽然一拳砸在案几之上,酒盏震动,溅出了几滴琥珀色的酒液。他的神色悲愤,眸光透着坚毅,带着一股凛然的气势。

周瑜静静看着刘备,半晌后,他缓缓点头,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淡淡说道:“玄德公既有此决心,公瑾自当信之。”

刘备闻言,松了一口气,旋即正色道:“既然都督信我,那我刘备在此立誓,若江东肯借兵,吴蜀合力,待到出兵之日,我军甘愿听从江东号令,让江东推选主帅,以都督之才,可统领吴蜀大军,共讨曹贼!”

此言一出,殿中一片寂静,赵云、张飞等人神色微变,关羽更是下意识地抿紧了嘴角,眼中掠过一丝迟疑。

张飞忍不住皱眉道:“大哥,虽说周都督智勇双全,可我蜀军也并非无人可用,为何要甘愿受江东调遣?难道我等蜀中将士,就没有统帅三军的能力吗?”

赵云也点头,缓声说道:“都督之才,世人皆知,我等佩服。但战场之上,号令如山,若一方尽听另一方调遣,恐有失平衡。”

关羽没有开口,但眉宇间已有些不悦,刘备向来以义气待人,纵然有大局考量,但他们毕竟是蜀军将领,自然心中难免有所不甘。

周瑜并未因他们的疑虑而动怒,他微微一笑,放下酒杯,语气沉稳道:“三位将军之言,公瑾十分理解,然若真要共抗曹贼,首当其冲者,非是吴蜀之分,而是能否以才服人,以德服人。”

他环视众人,目光淡然,却透着锋锐的光芒,继续说道:“若某日战场之上,有一位真正的良将,可统领全军,三位将军可愿听命?”

赵云沉思片刻,郑重点头:“自然是愿的。”

张飞皱眉道:“这……”

周瑜接着说道:“若这位将领,并非吴军之人,而是蜀军将士呢?”

张飞愣了愣,赵云与关羽对视了一眼,皆未作声。

周瑜笑了笑,语气轻缓而坚定:“所以,战场之上,决定主帅者,不该以国别区分,而应当以能力论英雄。吴蜀若能同心,谁为主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否有能力带领我们取得胜利。”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心头一震,赵云与关羽目露深思,而张飞也挠了挠头,似乎觉得这话有些道理。

刘备看着周瑜,眼神中透着几分敬佩,缓缓拱手道:“都督之言,发人深省。”

周瑜却忽然顿住,神色微微一沉,他缓缓说道:“但是……”

众人纷纷看向他,等待他的下文。

周瑜眸色微冷,缓缓说道:“若真要开战,不能在江东。”

刘备闻言,眼神微微闪动,随即露出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周都督放心,我心中已有方向。”

周瑜眯了眯眼,淡淡问道:“哦?敢问玄德公,心中的方向是?”

刘备微微一笑,并未直接回答,而是伸手取过一旁的纸笔,提笔书写了一行字,而后将纸折起。

周瑜见状,亦提笔写下心中所想,折叠好后,将二人所写之字条交由赵云,令其一同展开。

众人定睛一看,纸上赫然写着相同的两个字——赤壁。

大殿之中,短暂的沉寂之后,忽然响起一声爽朗的笑声,关羽拍案道:“吴蜀果然一心,看来此战,天意如此!”

刘备目光灼灼,缓缓说道:“周都督,此战若成,曹贼必将无立足之地。”

周瑜端起酒杯,轻轻晃动,杯中清酒微微荡漾,映出他含笑却凌厉的目光。他语气平缓,却透着不容置疑的锋锐:“玄德公,此战江东可以出兵,但刘备大人可曾想过,江东凭什么能够信任你?”

刘备闻言,神色微变,握着酒杯的手微微一顿,他身后的关羽、张飞、赵云等人亦是眉头紧锁,目光纷纷落在周瑜身上。

刘备缓缓放下酒杯,沉声道:“都督此言何意?我刘备向来光明磊落,承诺之事,从未有过食言。”

周瑜微微一笑,目光不曾移开,淡淡道:“玄德公是否信守承诺,与我这个江东人何干?”他语气一转,眼神陡然变冷,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一字一句道:“公瑾只在乎,如何确保江东的利益。”

此言一出,张飞猛地一拍案几,怒道:“周瑜!俺家大哥何等英明仁义,你若不信,尽可到处打听打听,大哥何时曾违背诺言?你这是在羞辱俺家大哥!”

诸葛亮虽未发怒,但也神色不悦,沉声道:“周都督,玄德公素来以信义闻名,若江东存疑,大可派人探查,而非在此质疑。”

关羽更是抚须冷笑,眸中闪过一抹锋芒:“都督此话,未免太过无礼。”

刘备并未阻止众人,他只是静静地看着周瑜,目光深沉,过了片刻,他轻轻叹了口气,声音低沉而坚定:“若能共退曹贼,我刘备愿以此立誓,从此永与江东结盟,永不相负!”

周瑜听后,不置可否地笑了笑,他缓缓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目光带着几分戏谑,淡淡道:“玄德公愿意立誓,公瑾自是钦佩。但……”

他放下酒杯,缓缓道:“誓言二字,纵然天听可鉴,但战场之上,最无用的便是誓言。”

刘备微微皱眉,沉思片刻,而后郑重道:“若都督仍有疑虑,那我刘备便愿以实际行动证明诚意。”

周瑜轻轻一笑,眸中精光一闪,语气微沉:“愿闻其详。”

刘备神情肃穆,沉声道:“政治联姻。”

此话一出,席间一片寂静,赵云等人皆是神色微变,显然对刘备的决定有些惊讶,而周瑜则爽朗一笑,举起酒杯:“玄德公与伯符,倒是想到一块去了。”

刘备闻言,眉头微挑,目光闪过一抹复杂之色,他缓缓道:“我有一妹,正值青春年华,可献于孙将军为妾,作为吴蜀同盟的见证。”

周瑜闻言,神色依旧淡然,他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嘴角噙着笑意,却带着一丝锐利:“这确实是最权宜的办法,但,伯符对孙夫人忠心不二,绝不会再娶。”

刘备闻言,神色微愣,他本以为孙策身为江东之主,定会为了大局接受政治婚姻,可没想到他竟然拒绝纳妾。

他犹豫了一瞬,试探性地问道:“那……孙将军的意思是……”

周瑜放下酒杯,微微一笑,目光如炬:“孙将军有一表妹,名唤孙尚香,正当妙龄。”

刘备眉头微皱,低头沉思,孙尚香之名,他并非未曾听闻。此女子乃孙策的堂妹,自幼习武,性格刚烈,听闻她不喜闺阁之事,更甚者,她甚至比一般男子还要英气十足。

刘备至今未娶,便是因战乱频仍,他不愿因家室分心,可如今,周瑜抛出的这个筹码,着实让他无法立刻做出决定。他沉思许久,终究未曾开口表态。

周瑜看着他眼中的迟疑,笑了笑,轻轻放下酒杯,语气温和:“玄德公不必着急回答,此事关乎两国之盟,应当慎重考虑。三日之后,公瑾再听玄德公答复便可。”

刘备深吸了一口气,目光复杂地看着周瑜,缓缓点头:“此事重大,我自会谨慎考虑。”

周瑜笑着轻轻点了点头,宴席仍旧热闹非凡,杯盏交错之间,气氛逐渐缓和。刘备举起酒杯,笑着对周瑜说道:“都督远道而来,舟车劳顿,此番商议关乎江东与蜀军生死存亡,周都督定然也费了许多心思。天色已晚,都督便在江夏住下,明日再与我军众将详议战事,我等定会好好款待。”

周瑜微微一笑,端起酒杯轻轻晃了晃,淡然道:“那是自然。”说罢,他举杯一饮而尽,目光扫过在座的蜀军将领,眼中带着一丝深意。他此次来江东,不仅仅只是会盟,更重要的是要和蜀军共同商讨赤壁之战一事,还要借此观察蜀军内部的情况,他知道,兵家向来以利相聚,若能多了解蜀军的消息,将来若有一日此联盟解散甚至兵戈相见,也好提前布局。

江夏城夜幕降临,今夜,所有人都各怀心思,各自布局,周瑜站在窗前望着江东的方向,一夜未眠......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