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脉千秋
影脉千秋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影脉千秋 > 第057章 龙脉暗影锁辽海

第057章 龙脉暗影锁辽海

加入书架
书名:
影脉千秋
作者:
于学忠
本章字数:
3106
更新时间:
2025-06-08

崇祯五年惊蛰,渤海湾的冰层裂开蛛网状纹路。陈三更跪在归胜镇晒盐场上,用师父遗留的影刀刮取青砖缝里的硝石。刀刃与砖石摩擦迸出蓝绿色火星——这是用万历年间《火攻挈要》记载的“地霜取硝法“处理的刀身,刃口淬过辽东特有的白狼血。

“师兄,铜鱼吐出的配方还差一味!“林墨生捧着青铜小鱼跑来。那些从浑天仪诞生的灵物正在陶盆里剧烈翻腾,鱼鳃张合间喷出硫磺味的雾气。盆底沉淀着金箔般的粉末,正是《武备志》失传页记载的“火龙药“。

晒盐场东头突然传来号角声。十二名盐工扛着海龙皮缝制的巨幡走来,幡面用牡蛎壳粉调墨绘着《五锋会》的“火云烧战“场景。为首的老盐工王二咬破手指,将血滴在幡角悬挂的铜铃上——那是用嘉靖抗倭战船残骸熔铸的“惊海铃“。

“时辰到了。“陈三更割开手腕,血滴入盛满青铜鱼的陶盆。盆中液体突然沸腾,映出三百里外后金水寨的倒影。每条鱼鳞片上的火器配方开始重组,在空中凝成《火龙出水经》的立体图卷。这卷源自戚继光《纪效新书》的秘技,需以硝皮匠的“九转丹砂法“催动。

林墨生突然指向海面:“快看冰层!“只见冻海裂痕间游动着无数发光丝线,那是张九龄白发所化的“星魂蚕丝“。丝线缠绕着沉入海底的浑天仪,在冰面下勾勒出巨大的浑天西游仪图样。当惊蛰雷声炸响时,整个海湾的冰层突然浮起,化作千万片嵌着火药配方的青铜镜。

谷雨时节的千山深处,陈三更找到了那棵刻满女真文字的百年桦树。树皮上渗出的琥珀色树脂,正滴滴答答落入树根处的青铜漏刻。这尊刻漏形制奇特,晷面阴刻着《崇祯历书》的星图,却用满洲十二时辰标注——正是当年钦天监与后金萨满交换的“天地仪“。

“师父的头发在引导我们。“林墨生捧着罗盘低语。指针是用林兆恩影人遗留的指骨打磨,此刻正剧烈震颤着指向树洞。洞中静静躺着半卷《永乐大典》“海防“残篇,纸张竟是用辽东特有的“鱼皮造笺法“制成。

陈三更突然按住师弟肩膀:“你听!“树洞深处传来浑天仪齿轮转动的声响。当他们用影刀挑开树皮时,露出个微缩的战场沙盘——萨尔浒之战的明军大营正在重现!那些黄豆大的士兵影偶,关节处全嵌着与浑天仪同源的铜钉。

“是时间漏刻在倒流...“林墨生突然被拉入幻境。他看见万历西十七年的杜松将军,正用《武经总要》记载的“旗语灯号“指挥火器营。更可怕的是将军腰间那面铜镜,镜框赫然是用浑天仪零件改造的。

桦树顶端的乌鸦突然集体飞起,鸟羽落下时化作无数黑色符纸。陈三更接住一张,发现是《太上三洞神咒》中的“回魂符“,但咒文被改成女真萨满的“引魂调“。当最后一张符纸触地时,树根处的漏刻突然喷出血泉,泉水中浮动着张九龄的面容!

小满前夜,旅顺口军港飘着咸腥的雾气。林墨生蹲在礁石上,用鲸鱼骨制成的“海卜签“测算方位。突然狂风大作,他怀中那枚指骨罗盘剧烈震颤,指针竟自行折断成三截——这是《航海针经》记载的“三才断“凶兆。

“南洋水师的冤魂在指路。“老渔民赵大咬着旱烟杆说。他解下腰间鲨鱼皮囊,倒出把闪着蓝光的珊瑚沙:“天启西年红毛鬼炮击澳门时,郑芝龙大人的旗舰'飞虹号'就沉在这片海域。“

珊瑚沙突然悬浮成三维海图,其中标记着七个发光点。林墨生认出这是《郑和航海图》里的“七星礁“,但每个礁石位置都偏移了《度天尺》记载的三分六厘。最诡异的是礁群中央的漩涡,正呈现出浑天仪“赤道环“的形态。

军港突然响起警钟。后金的龟船舰队出现在海平线上,船首像竟是用《满文老档》记载的“咒术木“雕刻而成。林墨生抓起把珊瑚沙撒向海面,沙粒立刻化作无数《五锋会》影偶,手持《武备志》里的“子母雷“模型扑向敌舰。

“看罗盘!“赵大突然惊呼。那枚折断的指骨罗盘正在重组,三截指针分别指向天、地、海。海底传来闷雷般的震动,七百具穿着南洋水师号衣的骷髅浮出水面,他们空洞的眼窝里跳动着浑天仪铜钉般的火星!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