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阴沉,炮火刚停,空气中还弥漫着硝烟的味道。断壁残垣间,几个战士缩在墙角,头也不抬,仿佛只要不看外面的废墟,就能假装什么都没发生。
陈锋拎着饭桶,一路走来,脸色越来越凝重。第五章那场伏击虽然赢了,但伤亡不小,士气也跟着掉了下来。尤其是三营那边,损失最重,好几个班都快打空了。
“李团长呢?”他问一个路过的通讯员。
“回指挥部开会去了。”通讯员答得没精打采,眼神飘忽不定。
陈锋皱了皱眉,心里明白,眼下这情况,比打仗还难办——仗打得再苦,人还能咬牙撑住,可要是军心散了,那就真完了。
他放下饭桶,拍了拍手:“同志们,先别躲了,出来吃口热乎的。”
没人动。
他叹了口气,故意提高嗓门:“哎哟,李团长让我通知你们去领弹药,说是新到的捷克式机枪,还有加餐肉!”
角落里终于有人探出头来,满脸狐疑:“真的?”
“当然是真的!”陈锋一脸正经,“我一个伙夫骗你干啥?再说了,我这围裙上可是写着‘八路’两个字,能跑得了么?”
众人这才慢吞吞地爬出来,脸上满是疲惫和麻木。
陈锋一边给他们盛饭,一边用围裙擦了擦脸,动作夸张,像是在表演杂耍。几个人忍不住笑了一下,气氛稍微缓和了些。
“怎么,觉得咱们这次输了吗?”他坐下来,语气轻松,“要我说啊,这仗才刚开始,哪有输了的道理?”
“可我们死了那么多人……”一个年轻战士低声说。
“死人多了,就更不能认怂。”陈锋夹起一筷子菜,“你们知道平型关大捷吗?那时候八路军连像样的炮都没有,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骨头硬,靠的是信念!”
“那都是老黄历了。”另一个战士嘟囔,“现在饭都吃不上几顿,谁还记得那些?”
“饭吃不上,骨气不能丢。”陈锋笑着摇头,“当年林帅带着部队打鬼子的时候,连草根都啃过,可他们照样把小鬼子打得满地找牙。为啥?因为心里有火,眼里有光!”
他这话一出口,不少人都愣住了。
魏大勇坐在不远处,听着听着,下意识摸了摸腰间的刀鞘,眼神渐渐亮了起来。
“我知道你们心里难受。”陈锋压低声音,“我也难受,我看着兄弟们一个个倒下去,心里跟刀割一样。可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乱,越不能怕。鬼子以为我们会怕,会逃,会投降,可咱八路军是什么人?是打不垮、吓不怕的人!”
他顿了顿,环视一圈:“你们告诉我,这一仗,咱们输了吗?”
沉默了几秒,有个战士低声说:“没输。”
“对,没输!”陈锋猛地站起来,“仗还没打完,谁能笑到最后还不一定呢!”
众人抬起头,眼神里多了点东西。
“好了,吃饭吧。”他笑着拍了拍旁边战士的肩膀,“吃饱了才有力气揍鬼子,是不是?”
大家低头扒饭,速度明显快了不少。
天色渐暗,炊事班的饭送完了,陈锋却没急着回去。他站在临时集合点,看着远处的阵地,眉头紧锁。
通讯兵跑过来,一脸焦急:“陈哥,电台坏了,联系不上前指!”
“别慌。”陈锋摆摆手,“让班长带人检查备用线路,我去看看信号旗。”
他爬上团部屋顶,拿起信号旗,熟练地挥舞起来。
对面山头很快回应了一个信号,算是确认还在联络范围内。
“好家伙,这玩意儿还真管用。”他自言自语,“以后得多练练。”
就在他准备收旗时,忽然发现一个问题——刚才那个信号顺序,有点眼熟。
他眯起眼睛,仔细回想,心头一震:这信号顺序,和之前在战壕边缘捡到的地图残片上的标记顺序,几乎一模一样!
“不会吧……”他喃喃道。
但他没有声张,只是默默记下了这个细节。
夜色降临,营地恢复了平静。
陈锋回到灶台边,借着微弱的火光翻看地图,手指轻轻划过赵家峪的方向。
他想起白天那个躲在角落的小战士,想起魏大勇摸刀鞘的动作,想起自己说的那句话:“仗还没打完,谁能笑到最后还不一定呢。”
火光照亮了他的脸,那双眼睛里,藏着不属于一个伙夫的光芒。
“赵家峪……秀芹……”
他低声念叨着这个名字,拳头慢慢握紧。
风从远处吹来,带着硝烟与泥土的气息。
而属于陈锋的故事,正在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