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喧天那是别人家的,鞭炮齐鸣也是隔壁街的幻想。林秀芬的“秀芬制衣”新店,就在老厂区东头这条“未来黄金大道”上,悄咪咪地开张了。
一个月鸡飞狗跳的装修期,林秀芬同志充分发扬了包工头潜质,指挥着陈卫国和春燕,差点把自个儿也砌墙里。如今,小店窗明几净,虽然面积不大,但比之前那个“压缩饼干”铺子,简首是麻雀窝到凡尔赛宫的飞跃。
林秀芬叉腰站在门口,感觉自己就是这条街最靓的崽,店里挂着的几件“镇店之宝”——一件据说是“穿上就能原地起飞”的改良旗袍,还有一套“霸道总裁看了都想下单”的女士西装,在崭新的射灯下闪闪发光,就等着顾客挤爆门槛。
“春燕,看见没?这叫格调!这叫排面!”林秀芬对着自家徒弟,语气豪迈得像刚攻下沙巴克的城主。春燕使劲点头,眼睛里全是小星星:“师傅,肯定开门红!门口的招财猫都快摇成电动马达了!”
然而,现实往往比林秀芬的腰间盘还要突出。
开业大吉,吉时己到。门口除了风,就只有偶尔路过的大爷大妈,投来几瞥“这又是啥新花样”的好奇。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太阳从东头晃到西头,店里的沙发倒是被林秀芬和春燕轮流坐出了包浆。
林秀芬心里的小人儿A从一开始的“顾客马上就到,让他们再等等”,变成了“难道今天全城放假?我没收到通知啊?”再到后来的“完了,芭比Q了,我的开门红呢?”
“师傅,要不……我去门口吆喝两声?”春燕看着林秀芬逐渐石化的表情,小声提议。
林秀芬摆摆手,强装镇定:“淡定,好酒不怕巷子深,咱们的衣服,自带吸客体质!”她嘴上这么说,心里的小人儿B己经在默默计算,如果三天不开张,她的小金库还能撑多久。
陈卫国下午过来送饭,看着店里比他口袋还干净的景象,没忍住:“秀芬,你这地段……是不是有点太‘深藏不露’了?我瞅着,耗子过来都得自带导航。”
林秀芬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老陈!会不会说话!这叫战略眼光!现在是价值洼地,懂不懂?”她的小人儿A跳起来反驳:“就是!等这条街火了,求我我都不一定续租!”
“行行行,你有理。”陈卫国放下饭盒,“不过,光靠酒香,也得让人知道巷子在哪儿啊。我琢磨着,要不印点小广告,去附近小区、菜市场发发?就说新店开业,品质保证,价格公道,前十名顾客送【神秘小礼物】?”
林秀芬眼睛一亮,对啊!她怎么把这么朴实无华且有效的招数给忘了!“老陈,你这脑子,关键时刻比我的【蝴蝶牌电动缝纫机】还好使!”她心里的小人儿A立刻满血复活:“传单!对,印他个十万八千张!我要让方圆十里都知道,‘秀芬制衣’来了!”
说干就干,林秀芬亲自操刀设计传单,差点把自己的大头照P上去当封面模特,被陈卫国和春燕联手劝退。最终版传单简洁明了,主打“匠心手作,专属定制”,配上几张衣服的精美图片,看着倒也像模像样。
第二天,林秀芬和春燕就化身“行走的广告牌”,一人揣着一沓传单,开始了扫街行动。
“大妈,看看啊,新开的裁缝店,‘秀芬制衣’,做衣服,改衣服,保证合身!”林秀芬把传单塞给一个拎着菜篮子的大妈。
大妈接过传单,眯着眼看了半天:“小姑娘,你们这儿能把我的旧棉袄翻新不?我这棉袄,料子好,就是款式太老了。”
“能能能!太能了!”林秀芬热情得像冬天里的一把火,“大妈您放心,保证给您翻得跟新的一样时髦!”
春燕那边也鼓起勇气,给路过的小年轻介绍:“帅哥美女,了解一下‘秀芬制衣’,定制属于你的时尚!”
效果嘛,有,但不多。大部分人礼貌接过,转头就塞进了路边的垃圾桶,或者用来垫屁股了。林秀芬心里的小人儿A受到了一万点暴击,但她是谁?她是打不死的小强林秀芬!
“春燕,别灰心!量变引起质变!咱们再发一百张,肯定有识货的!”
就在两人发得口干舌燥,准备鸣金收兵的时候,一个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手里捏着一张“秀芬制衣”传单的大爷,颤巍巍地走进了店里。
“请问……这里是‘秀芬制衣’吗?”大爷推了推眼镜。
林秀芬一个激灵,立刻换上职业微笑:“是的是的!大爷您好!欢迎光临!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她心里的小人儿B激动地敲锣打鼓:“开张了!开张了!终于有活鱼上钩了!”
大爷指着传单上的小字:“我看你们这写着‘专属定制’……我想问问,你们能做唐装吗?我这身子骨,买的成衣都不合身,穿着憋屈。”
唐装?林秀芬愣了一下。她做过旗袍,做过工装,做过连衣裙,但这正儿八经的唐装,还真是头一回接触。她心里的小人儿A挠挠头:“唐装?是那种电视剧里大侠穿的吗?还是财主老爷穿的?”
“大爷,您是想要什么样的唐装?平时穿还是有什么特殊场合?”林秀芬迅速调整状态,开始专业咨询。
“就平时穿,舒服,透气,有点咱们中国特色就行。”大爷比划着,“我以前有套老师傅做的,穿了十几年,现在不行了。”
这可真是个新大陆!林秀芬突然意识到,除了追逐潮流的年轻人,这些有传统服饰需求的老年人,也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啊!她以前怎么就没想到呢?
“大爷,您放心!款式、面料,咱们都可以商量着来!保证给您做得舒舒服服,精精神神!”林秀芬拍着胸脯保证。
送走大爷,林秀芬立刻拉着春燕:“春燕,快,把咱们布料样品册里那些看着古朴厚重的料子都找出来!还有,我记得我以前买过一本讲中式服装裁剪的书,赶紧找找!”
新店开业的冷清,像一盆冷水浇醒了林秀芬。她明白了,光有好手艺和好地段(虽然现在还是潜力股)是不够的,宣传推广,还有挖掘新的市场需求,一样都不能少。
她拿起铅笔,在账本的扉页上,除了“布料供应商考察计划”,又重重添上了一行字:市场推广与新品类开发!
林秀芬拿起一块深色的香云纱料子,对着光仔细看着纹路:“春燕,看来咱们的技能树,又得点亮新分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