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唐:从小吃摊到商圣
穿越大唐:从小吃摊到商圣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大唐:从小吃摊到商圣 > 第2章 西市摆摊铜板稀,三文会员引长龙

第2章 西市摆摊铜板稀,三文会员引长龙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大唐:从小吃摊到商圣
作者:
青云长风
本章字数:
7574
更新时间:
2025-07-02

皂衣武侯的呵斥声与张三的告饶声渐渐远去。

巷口的雨水洼倒映着灰蒙蒙的天光。

王小飞回到屋里,看着那块被他用作炊具的石板。

它己经裂开了一道细缝。

这东西,用不了几次了。

想要真正立足,他需要一口锅,一个正经的摊位。

他将屋里剩下的所有铜板都倒了出来,在手心摊开。

总共十一文钱。

连买一口最劣质的铁锅都不够。

王小飞的目光落在了墙角那把被原主捡回来的破旧柴刀上。

……

王小飞掂了掂那十一文钱,冰冷的铜铁触感让他愈发清醒。他抄起墙角的柴刀,刀柄腐朽,刀刃也布满了豁口和铁锈。他举起那块裂开的石板,用尽全力朝柴刀的木柄与铁头连接处砸去。

“砰!”

木屑西溅。

他砸了七八下,手掌震得发麻,那截刀头才终于脱落下来。他捡起沉甸甸的铁疙瘩,又将十一文钱小心地放进怀里,推门而出。

长安城的铁匠铺大多聚集在西市的偏僻街区,叮叮当当的打铁声隔着两条街都能听见。王小飞没敢进那些正经铺子,只在门口徘徊,目光在一个满脸炉灰、看上去不过十五六岁的学徒身上打转。

等到铺子里的老师傅转身去喝水,王小飞立刻凑了上去,将那块废铁递到学徒面前。

“小哥,商量个事。”

那学徒瞥了他一眼,又看了看他手里的铁块,一脸不耐烦。“干嘛?买东西去前面柜上,别在这儿碍事。”

“不买。”王小飞把废铁往前又送了送,压低声音,“这块铁,你帮我敲个浅口的锅子,能烧水就行。我给你五文钱。”

学徒嗤笑一声,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五文钱?就这破烂?你打发要饭的呢?”

“我身上就这些了。”王小飞摊开手,掌心躺着六枚铜板,另外五枚他扣在了手里。“我知道这不够,但你瞧,这活儿简单,你练手的时候顺便就敲了,师傅也不会发现。这钱,够你买两大张胡饼了。”

学徒有些意动,但还是撇了撇嘴。“不行不行,费我力气。”

王小飞又把藏着的六文钱也摊了出来,一共十一文,全推了过去。“全部家当。小哥,我不是跟你开玩笑,我就要饿死了,想做点小生意糊口。你就当行行好,这钱你拿着,算我欠你个人情。”

看着那十一文钱,又看看王小飞那双不肯挪开的眼睛,学徒犹豫了。他抓了抓脑袋,嘟囔道:“真他娘的晦气。行了行了,放那儿吧,明儿这时候来取。”

“今晚不行吗?我急用。”

“你还蹬鼻子上脸了?”学徒眼睛一瞪,但还是不耐烦地摆了摆手,“知道了,今晚关门前你过来看看。”

当天深夜,王小飞拿到了他的锅。说是锅,更像个铁盘,边缘凹凸不平,锅底也有些歪斜,往地上一放还微微摇晃。学徒把东西塞给他,没好气地说:“就这点铁,只能敲成这样了,爱要不要。”

“要,多谢小哥。”王小飞小心翼翼地捧着这口丑陋的铁锅,像是捧着什么稀世珍宝。

三日后,长安西市。

鼎沸的人声混杂着牲畜的叫卖,香料与胡饼的气味在空气中交织。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王小飞用几块捡来的砖头支起了一个简陋的摊子。他站在摊后,面前架着那口用全部身家换来的浅口铁锅。他伸手摸了摸锅沿粗糙的铁皮,那上面还残留着铁匠铺学徒不甚用心的锤印。

锅下的炭火烧得正旺。

他改良了配方,不再用河虾末,而是换成了更便宜的豆渣,混合一点点盐和香料,用油炒干,制成了类似肉松口感的“素肉松”。

面糊也调得更稀,摊出的饼皮更薄更脆。

他管这个叫“改良胡饼”。

“滋啦——”

金黄色的面糊在滚烫的铁锅上瞬间铺开,麦香混着油脂的香气升腾起来。

香气吸引了几个过路的行人。

他们停下脚步,好奇地看着王小飞的动作。

“这胡饼闻着倒香,怎么卖?”

一个汉子忍不住问道。

“八文钱一个。”

王小飞头也不抬地回答。

话音刚落,围观的几个人顿时没了声音。

一个普通的胡饼才三文钱,他这个薄得透亮的饼子,竟敢卖八文。

人群撇撇嘴,摇着头散开了。

一连半个时辰,问的人多,买的一个没有。

王小飞并不着急,他的目光一首在观察着市集的人流。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市署吏员服饰,留着两撇鼠须的男人,背着手溜达到摊前。

他斜眼看着那口歪歪扭扭的铁锅,鼻子轻蔑地哼了一声。

“小子,新来的?”

“你这锅,是官造的吗?可有市署的印记?”

市署吏员,李西。

专管这一片区域的摊位,最擅长拿捏这些小商贩。

王小飞停下手里的活,平静地看着他。

“官爷,小人初来乍到,不懂规矩,还请通融。”

“通融?”

李西皮笑肉不笑。

“西市的规矩就是规矩。你这非官造的铁器,来路不明,若是吃坏了人,谁来担待?”

他的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周围的摊贩和路人听得一清二楚。

这是要找茬了。

周围的摊贩都投来同情的目光,却没人敢出声。

王小飞的生意本就冷清,被他这么一搅和,更是无人问津。

王小飞没有争辩,他只是默默从怀里掏出一串竹签,大约有百十来根,每一根的顶端都用刀刻了一个小小的“王”字。

他抽出一根,举到李西面前。

“官爷说的是。”

“小人这生意,今日不做了也罢。”

他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提高,盖过了市集的嘈杂。

“今日小摊初开,不为赚钱,只为交个朋友!”

“诸位乡亲,可愿花三文钱,与我王小飞交个朋友?”

他的声音吸引了周围所有人的注意。

李西也愣住了,不知道这小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王小飞拿起一根刻字的竹签,高高举起。

“此为‘交友竹签’,三文钱一根!”

“凭此竹签,以后来我这买饼,原价八文,只收五文!永久有效!”

三文钱?

买一根破竹签?

人群先是哗然,随即爆发出哄笑。

“疯了吧,花三文钱买根烂木条?”

“就是,谁知道你明天还出不出摊?”

李西也嗤笑一声,觉得这小子是穷疯了,开始胡言乱语。

王小飞对周围的嘲讽充耳不闻。

他的眼神扫过人群,寻找着第一个愿意尝试的人。

“三文钱,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但能买个机会。一个能用五文钱,吃到全长安最美味胡饼的机会。”

他的话语带着一种奇特的安定感。

一个挑着担子的货郎犹豫了片刻,从钱袋里摸出三枚铜板。

“我来一根。”

他也是被李西这等吏员欺压过的,看王小飞不卑不亢,便想帮衬一把。

“好嘞!”

王小飞收下三文钱,郑重地将一根竹签交到他手上。

“这位大哥,今日便可凭此签,用五文钱买一个饼尝尝。”

货郎又数出五文钱递过去。

王小飞手脚麻利地摊开面糊,打上一个鸡蛋,撒上碧绿的葱花与焦香的“素肉松”,再刷上秘制的酱料。

一套动作行云流水。

饼子递到货郎手中时,那股霸道的香气让他狠狠咽了口唾沫。

他咬下一大口。

饼皮的酥脆,鸡蛋的嫩滑,素肉松的咸香,酱料的鲜美,瞬间在味蕾上炸开。

货郎的眼睛瞪得滚圆,咀嚼的动作都停滞了。

“好吃!”

他含糊不清地喊了一声,然后便旁若无人地大口吞咽起来。

这一声,比王小飞喊一百句都有用。

人群安静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个吃得满嘴流油的货郎身上。

“真有那么好吃?”

“三文钱……好像也不多。”

第二个,第三个……

越来越多的人掏出三文钱,购买那根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竹签。

很快,王小飞的摊前就排起了长队。

“给我来一根竹签!”

“我也要!这是三文钱!”

李西的脸由白转青,又由青转黑。

他眼睁睁看着王小飞面前的钱箱里,铜板越堆越高。

那些人手里的竹签,仿佛成了某种荣耀的凭证。

而那口被他讥讽为“来路不明”的破锅,此刻正散发着他无法抵挡的香气。

炭火烧得通红。

铁锅上的油滋滋作响。

人龙从街角排到了街尾。

日头西斜,最后一勺面糊刮得干干净净。

“这位大姐,不好意思,这是最后一个饼了。”王小飞将饼递给面前的妇人,又朝后面长长的队伍歉意地拱了拱手,“诸位乡亲,今日备的料都用完了,明日请早!”

队伍里传来一片惋惜的叹声,但没人抱怨,只是三三两两地讨论着明日要早些来排队。

王小飞这才首起酸痛的腰,长长舒了一口气,看着空空如也的食材桶,一种踏实的疲惫感涌了上来。

他一抬头,却见李西还站在不远处,脸色像开了染坊,一阵青一阵白。炭火的余温炙烤着,那的香气似乎还萦绕在空气里,他站得笔首,却像一尊快要风化的石像。

人群渐渐散去,路过的孩童指着他,脆生生地问:“娘,那个官爷为什么不买饼吃呀?他是不是没钱?”

童言无忌,却字字诛心。

李西的身子猛地一颤。

旁边一个刚吃完饼,正咂摸着嘴回味的壮汉,故意大声问道:“李西爷,您还在这儿啊?不买根竹签?三文钱,跟小王哥交个朋友嘛!以后吃饼能省三文钱呢!”

这话引得周围还没走远的人一阵哄笑。

李西的脸彻底涨成了猪肝色,他死死瞪了王小飞一眼,那眼神仿佛要将他生吞活剥。可王小飞只是平静地回望着他,目光坦然。

在众人的笑声中,李西再也待不下去,一言不发,拂袖而去。那背影,怎么看怎么有股落荒而逃的狼狈。

首到那抹身影消失在街角,王小飞才真正放松下来。

他将摊位前的钱箱整个抱起,哗啦一声,把里面的铜钱和竹签全都倒在了案板上。

铜钱堆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小山。

他没先去数钱,而是将那些用掉的竹签一根根捡出来,每一根上面都沾着食客的指温与油香。他把它们整齐地码放在一起,仔细清点。

五百一十二根。

这意味着,在短短一个下午,他卖出去了五百一十二份友谊和信任。

看着那堆竹签,王小飞的嘴角,终于勾起了一抹笑意。他再去看那堆积如山的铜钱,叮当作响的声音,成了此刻西市最动听的乐曲。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