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雄劫:末代武官长
枭雄劫:末代武官长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枭雄劫:末代武官长 > 第021章 中东护路权

第021章 中东护路权

加入书架
书名:
枭雄劫:末代武官长
作者:
于学忠
本章字数:
2368
更新时间:
2025-06-25

1921年腊月,满洲里站外的铁轨泛着青光。张海鹏踩着三尺厚的积雪走向装甲列车,皮靴碾碎冰碴的声响惊起几只寒鸦。车身上"中东铁路护路军"七个黑字结着冰溜子,像七把倒悬的匕首。

"报告张司令!"值星官敬礼时手套粘在了枪管上,"刚截获赤俄密电,说要在昂昂溪炸桥。"

张海鹏呵出的白气在络腮胡上结成霜。他摸了摸腰间那支比利时造勃朗宁——三年前在讲武堂毕业时,张作霖亲手别在他腰间的。远处传来汽笛声,一列挂着镰刀锤子旗的火车正喷着黑烟驶来。

哈尔滨道里区的俄式酒馆里,留声机放着《伏尔加船夫曲》。张海鹏用匕首插起块冻梨,对面坐着日本关东军代表河野正首和沙俄残余势力代表谢苗诺夫。

"张司令,"河野推过一张泛黄的地图,"赤俄要收回铁路,您这护路军司令..."话没说完,谢苗诺夫的哥萨克卫兵突然拔刀,将地图钉在橡木桌上。

张海鹏的副官徐景隆立即掀翻酒桌,二十名护路军冲进来枪械上膛。伏特加酒瓶在雪地上滚出老远,酒液瞬间冻成红色冰晶。

"告诉你们主子,"张海鹏用刀尖挑飞军帽,露出那道剿匪时留下的额伤,"中东铁路的巡道权,老子用三百兄弟的命从郭松龄手里抢来的!"

三天后的午夜,张海鹏亲自带人埋伏在绥芬河段铁路桥下。当苏俄特别行动队的装甲车驶上桥面时,他咬掉手榴弹拉环:"给老子往铁轨上扔!"

爆炸的气浪掀翻了三节车厢。混战中,张海鹏的军大衣被子弹撕开,露出里面那件当土匪时的羊皮袄。他抢过阵亡士兵的捷克式轻机枪,对着跳车的俄军扫射,弹壳在雪地上烫出一个个黑洞。

天亮时分,护路军踩着冻结的血冰清理战场。张海鹏发现个奄奄一息的俄国青年,胸章上还别着列宁像章。那青年突然用中文说:"你们...也是...被日本..."话未说完便断了气。

回到哈尔滨司令部,张海鹏盯着桌上两样东西:日本正金银行的本票和莫斯科的抗议照会。河野正首正在泡茶,热水冲开碧螺春的瞬间,窗外传来卖报声:"张作霖宣布中东铁路收归国有!"

"张大帅要的是路权,"河野递过茶杯,"我们要的是沿线三十里勘矿权。"茶杯底压着张地契,正是张海鹏老家黑山县的百亩良田——去年被日本人强占的那片。

张海鹏的拇指在枪柄上。他突然想起讲武堂毕业时,郭松龄说的那句:"这铁路,早晚是催命符。"

1924年春天,张海鹏站在松花江大桥上。冰层下漂浮着去年战死的护路军尸体,被水流冲得支离破碎。对岸,苏联红军的侦察骑兵扬起阵阵雪雾。

他摸出那支勃朗宁,枪管上的"雨亭赠"三个字己经磨得发亮。忽然背后传来整齐的脚步声——张学良带着东北军宪兵队来接管防务了。

"海叔,"少帅的笑容比冰棱还冷,"您该去洮南当镇守使了。"随行参谋手里的文件夹露出"马匪"二字,正是当年张海鹏在辽西的匪号。

江风卷起残雪,中东铁路的汽笛声像一声悠长的叹息。张海鹏转身时,枪套己经空了——那支勃朗宁正躺在十丈下的冰窟窿里,缓缓沉向江底。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