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的旧书店弥漫着纸张腐朽的气息,许晏宁的指尖掠过《神经电生理学》泛黄的书脊,突然停在1978年版的《记忆与脑电波图谱》上。
当她抽出这本厚重的典籍时,一叠借书卡如枯叶般散落。最上方那张登记于2009年12月23日——许临医生死亡前一天,借阅人栏赫然并列着两个名字:
许志远
周雅琴
墨迹晕染的日期下方,有人用铅笔描摹了细小的星轨图案。许晏宁举起借书卡对着窗外的天光,发现两个签名笔迹的墨水成分不同——许志远的签名透着隐约的蓝紫色荧光,而"周雅琴"三个字的笔画边缘有细微的锯齿状凸起,像是被什么仪器拓印上去的。
"这本书很特别。"
书店老板突然出现在书架间隙,灰白鬓角沾着霉斑。他枯瘦的手指划过借书卡,指甲缝里嵌着某种蓝色结晶——和化学实验室爆炸残留的荧光物质一模一样。
"当年总有人半夜来还书。"他咳嗽着指向最下方的还书日期,"你看,登记时间是00:07。"
许晏宁的太阳穴突突首跳。2009年的书店怎么可能午夜营业?
阁楼的灯泡在雨声中频闪,照亮借书卡背面的异常。
许晏宁用手机放大拍摄,发现卡片背面有无数针尖大小的穿孔。当她将七张卡片叠在一起对准灯光时,穿孔竟然组成完整的脑电图波形——与周雅琴吞药那晚的病历记录分毫不差。
"这不是借书卡。"
许沉焰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浑身湿透,白衬衫下的淤青在潮湿空气中泛着荧紫,手里拿着一本被水浸湿的《心脏解剖学》。书页间夹着的正是那根07号琴弦,此刻正微微震颤,发出只有狗能听见的高频声波。
"是记忆载体。"他抽出许志远借过的那本《脑电波与量子纠缠》,书脊里嵌着微型芯片,"当年他们用这个传递实验数据。"
窗外闪电劈过,许晏宁突然看清书店老板的瞳孔——虹膜边缘有一圈不自然的金属光泽,和篮球馆保洁阿姨如出一辙。
地下室的门锁己经锈死。
许沉焰用琴弦撬开锁孔时,金属摩擦迸出蓝色火花。霉味扑面而来,混杂着某种防腐剂的气息。地下室的景象让许晏宁胃部痉挛——
七套课桌椅排列成北斗七星形状,每张桌上放着玻璃培养皿。皿中的蓝色液体早己干涸,只剩下一层晶体薄膜,在手机光下显现出人脸轮廓:
01号是年轻的周雅琴;
03号是陈予白;
05号……是许晏宁自己。
"记忆备份。"许沉焰的指尖划过05号培养皿,晶体突然发出荧光,投射出许晏宁初中时的影像——她根本记不得这段画面。
最末端的07号培养皿被打碎,残留的铭牌上刻着"许沉焰",但照片被替换成了许志远的证件照。
阁楼传来重物倒地的闷响。
许晏宁冲回楼上时,书店老板正抽搐着倒地,嘴角溢出蓝色泡沫。他撕开衬衫,胸口赫然是七个排列成星斗状的伤疤——和许沉焰的一模一样,只是颜色己经发黑。
"第零号载体……"老板的瞳孔开始扩散,"我们……都是许志远的……"
话未说完,他的皮肤突然龟裂,皮下渗出蓝色晶体颗粒,在空中组成全息投影:
2009年的深夜,许志远和周雅琴在书店地下室操作某种仪器。画面中的"周雅琴"转过头——她的虹膜里跳动着金属冷光,右手小指完好无损。
而真正的周雅琴,此刻应该只有十二岁。
雨停时,第一缕阳光照进破碎的橱窗。
许晏宁在收银台底下发现最后一本借阅记录:2016年12月23日,许志远再次借阅了那本书。还书日期栏被血渍污染,但依稀能辨出00:00的字样。
当她触碰血渍时,脑海中突然闪回陌生画面:
-许沉焰被绑在电击床上嘶吼;
-周维将注射器刺入他的左胸;
-心电监护仪显示的不是心跳,而是借书卡上的穿孔图案……
书店风铃突然作响。穿白大褂的男人站在门口,逆光中七边形戒指泛着冷光。
"该还书了。"许志远的声音温柔得令人毛骨悚然,"到期不还的,都会变成馆藏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