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得知大乔有孕后,孙策整个人都变了。往日里,他在朝堂上依旧是意气风发、谈笑风生,议论军政时杀伐果断,但一回到府中,却变得格外小心谨慎,唯恐打扰到大乔的安宁。
大乔的卧房重新布置了一番,原本厚重的家具被换成了更加稳固柔和的材质,屏风换上了温润素雅的绘梅绢布,暖榻上铺了厚厚的狐裘软垫,连房梁上都挂着香囊,散发着淡雅的安神香气。孙策还特意命人每日燃一炉温润不燥的熏香,整个房间都弥漫着淡淡的药草香气,使人倍感舒适安宁。
大乔对此好笑又感动,轻声劝道:“夫君如此大动干戈,我不过才怀胎不足两月,怎生如此紧张?”
孙策握着她的手,正色道:“夫人,这可是本将军的第一个孩儿,我自然要格外小心。”他眼神温柔,又带着几分愧疚,“这几日军务繁忙,委屈夫人了,从今往后,府中大小事务皆交由管家,你安心养胎。”
大乔无奈地笑了笑,轻轻靠在孙策的肩膀上,静静地享受着这份温暖。
这日晨起,大乔靠坐在暖榻上,身旁的丫鬟轻轻为她捶着肩。她手中捧着一本账册,里面详细记录着孙府年节所需的一应物品,她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这时,屋外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紧接着,小乔掀开帘子走了进来。她身着淡粉色冬裳,外披一件白色毛绒斗篷,脸颊被寒风吹得微微泛红,一双明亮的眼眸透着些许期待和雀跃。
“姐姐!”小乔轻轻坐到大乔身旁,亲昵地挽住她的手臂,笑盈盈地说道:“今日天气正好,城中的年节集市可热闹了,你近日总是待在府中,不如我们一起出去走走吧?”
大乔微微一笑,温柔地拍了拍小乔的手,柔声说道:“妹妹,我这几日确实有些乏力,恐怕无法陪你出府。”
小乔闻言,微微一愣,旋即关切地望着姐姐:“姐姐可是哪里不舒服?郎中说过你要多走动一些,晒晒太阳,才不会乏力。”
大乔轻轻摇头,语气温柔:“只是近日府中事务较多,我想在家好好休息。”
小乔歪了歪头,忽然压低声音,神色略显迟疑地说道:“姐姐,我……只是觉得有些闷闷不乐。”
大乔听后,放下账册,认真地望着小乔,柔声问道:“怎么了?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小乔垂下眼眸,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袖,似是在犹豫,过了片刻,她轻轻叹了口气:“姐姐,还有五日便是我的生辰了。”
大乔轻轻一笑,握住她的手:“这不是好事吗?妹妹可是要与我们一起在孙府过第一个生辰,我早己吩咐厨房准备了你最喜欢的桂花糕,还有寿面。你若有别的想要的,也尽管告诉姐姐。”
小乔抬起头,眼神却有些失落:“可……周公子还未回来。”
大乔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心疼。她早就猜到小乔会为了这件事不开心,毕竟周瑜曾亲口答应,会在小乔生辰之时回来。可如今战事紧迫,周瑜身负重任,谁也无法保证他能否按时归来。
大乔握紧小乔的手,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温声道:“妹妹,周公子是重诺之人,他既然答应你,便一定会尽全力赶回来。”
小乔抬头望着大乔,眼中依旧有些不安,但也多了一丝期盼:“真的吗?姐姐也这么觉得?”
大乔温柔一笑,点了点头:“自然。”
小乔听后,嘴角终于扬起一抹浅浅的笑意,她靠在大乔肩上,轻轻地说道:“姐姐,我只是想……哪怕只有一刻钟,我也希望他能在我的生辰这天回来。”
大乔轻轻抚摸着小乔的发丝,语气柔和却坚定:“会的,他一定会回来。”
与此同时,江夏大营内,周瑜正与刘备、诸葛亮、赵云、关羽、张飞等人围坐在地图前,商讨赤壁之战的部署。
帐内摆放着一张巨大的地图,上面标注着长江沿岸的各个重要据点,赤壁的位置被特别标明,周瑜手执羽扇,目光沉稳地扫过地图,缓缓开口:“曹军南下,虽号称二十万大军,但据探子回报,其中多为北方士卒,他们不习水战,且军中己有疫病之兆。”
刘备沉吟片刻,目光深邃:“曹操此战,志在必得,我们仅凭兵力上的劣势,无法与之正面抗衡。”
关羽捋须沉思:“若以江东水军为主力,我们蜀军配合,则能有所胜算。”
张飞豪气地拍着桌子:“怕什么?他曹孟德算什么东西?若是能与他正面对决,我张飞便能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赵云却更为冷静,他拱手道:“都督可有破敌之策?”
周瑜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曹军此番南下,虽兵力占优,却也存在诸多破绽。其一,他们水战不熟,长江天险对我军更为有利;其二,曹军后方粮道虽稳,但长途跋涉,士气己有所损;其三,冬季江面风向不定,若能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便可将其击溃。”
诸葛亮轻摇羽扇,微笑道:“都督言之有理,此战确有胜算。”
刘备点头:“都督可否将具体部署细细道来?”
周瑜起身,走至地图前,指着赤壁周边的地势,沉声道:“我军水师三万,以赤壁为据点,沿江布防,阻截曹军水师南下。关将军、张将军率蜀军驻扎江夏,作为援军,以防万一。”
赵云抱拳道:“都督安排周密,某家愿听从调遣。”
周瑜微微一笑,目光深沉:“此次战役,不仅关乎吴蜀存亡,更关系天下大势,若曹操一统南方,则天下再无抗衡之力。”
刘备神色凝重,深深点头:“都督所言极是,此战,我们务必要胜。”
周瑜目光如炬,嘴角微微扬起,带着坚定的笑意:“那么,玄德公便静待江东回信,赤壁之战,即将拉开帷幕。”
商议过战事之后,刘备命人摆下宴席,以犒劳诸位将领。酒席上,诸葛亮微笑着为周瑜斟酒,刘备端起酒杯,语气诚恳道:“都督此番不远千里前来江夏,与我军共商大计,实乃江东、蜀汉之幸。眼下己临近年关,都督何不在江夏多住些时日,与我等共度新年?待正月初一,再回江东也不迟。”
周瑜端起酒杯,微微一笑,他望着帐外的夜色,江夏城内万家灯火,透着一丝节庆的暖意,但他的心中,早己归心似箭。他轻轻抿了一口酒,缓缓说道:“玄德公好意,公瑾心领,只是……我己离江东二十余日,伯符一人主持大局,恐难顾及周全,政务繁忙,我实在放心不下。”
刘备听后微微一愣,随即点头叹道:“孙将军雄才大略,治理江东己有章法,都督亦不必太过忧心。”
张飞放下酒碗,皱着眉头说道:“周都督何必如此匆忙?反正赤壁之战尚未正式开打,多待几日又有何妨?不如留下来,与我们蜀军好好饮上几杯,也好趁这几日操练士卒,彼此熟悉,待到开战之时,也好相互配合。”
关羽捋须说道:“翼德此言不无道理,我军与江东联手,虽是同盟,但毕竟此前交情不深,若都督能再多留几日,与将士们一同切磋演练,岂不更好?”
赵云微微一笑,语气温和:“都督若有急事,自然不好强留。但江东与西蜀联合抗曹,毕竟是前所未有之事,若能多些磨合,或许对将来的战事会有所裨益。”
张飞一听,也连连点头,豪迈道:“不错不错!这几日我还想和都督好好比试比试呢!听闻都督剑法了得,不知可愿赐教?”
周瑜闻言,轻轻一笑,将酒杯放下,目光在众人之间缓缓扫过,语气坚定却不失温和地说道:“承蒙诸位盛情,公瑾感激在心。但……江东上下同心,其势如城。现下虽有伯符坐镇,但我身为江东都督,肩负重任,不能久留。”
他看向刘备,目光沉稳:“两日后,我便启程返回江东。请玄德公放心,公瑾此去,定会妥善安排赤壁之战的一切部署,届时,吴蜀双方以书信往来,确保消息畅通,还望玄德公静候佳音。”
刘备见周瑜心意己决,轻叹了一口气:“既如此,我便不再强留。但都督此去,长途跋涉,还请务必小心。”
周瑜抱拳:“多谢玄德公关怀。”
张飞虽然有些不满,但见周瑜如此坚定,也不好再劝,只能闷声喝了一大口酒,嘟囔道:“好吧好吧,既然都督铁了心要走,我等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等到开战之日,可别忘了这几日的约定。”
周瑜轻轻一笑,举起酒杯,向在座的众人敬道:“此战,关系天下大势,吴蜀同盟,休戚与共。公瑾在此,先敬诸位一杯。”
众人纷纷举杯,一饮而尽,宴席之上,气氛依旧融洽,但所有人心中都清楚——大战将近,这或许是最后的轻松时刻。
两日后,周瑜便将启程,踏上归途,而江东,也在静静等待着他的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