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周府,晨雾尚未散去,院中的露珠映着微弱的晨光,晶莹剔透,微风拂过,竹影婆娑,发出沙沙的声响。周瑜盘膝而坐,右肩上的伤口仍有些隐隐作痛,但他神色平静,任由郎中们小心翼翼地解开绷带,换上新敷的药草。
“都督的伤势已无大碍,”一名须发皆白的郎中缓缓说道,“伤口已有愈合的迹象,只是体内的毒素尚未完全消散,需继续服药调理。这些日子,饮食务必清淡,切勿饮酒,也不可过度劳累。”
周瑜微微点头,语气温和道:“多谢老先生,公瑾能够康复,全靠诸位医治。”说完,他拱手施礼。
那郎中忙摆手道:“都督身份尊贵,老朽不敢当。这本是我等分内之事。”
周瑜一笑,转头吩咐侍从:“派人送老先生回去。”
郎中们躬身告退,院中恢复了清静。周瑜立在檐下,目光投向远处兵器架上整齐摆放的刀枪剑戟,心头不禁微微一叹。此战虽然大胜,却也让他意识到,江东的安稳远未到高枕无忧之时,前方仍有无数战事等待着他们。
他收回视线,迈步走向大厅,在琴案前坐下,伸手拨弄了一下刚刚修好的琴弦。琴音清脆,可旋律未成,心绪便已凌乱。他试着弹了几曲,可终究感到有些索然无味。琴声虽美,却无人共赏。他微微垂眸,眼前浮现出那晚月光下,那抹轻柔的身影——若是她在此,定会安静地坐在一旁聆听,或许还会笑着调侃几句。
思及此,周瑜不禁勾起一抹苦笑,忽然心生倦意,索性合上琴盖,起身道:“备轿。”
轿子缓缓停在乔府门前,周瑜轻轻掀开轿帘,透过车窗望向府内。今日的乔府比往日更加热闹,仆从们进进出出,忙着布置几日后大乔成亲的装饰,彩绸高挂,庭院中已摆放了几张新添的精美家具,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与花草混合的香气。
周瑜坐在轿内,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心中微微迟疑,正犹豫着要不要进去,便听得府内传来熟悉的声音:“快些,将这边的喜帐再挂高些。”是乔公的声音。
周瑜轻叹一声,还是迈步走进了府门,远远便见乔公正在与乔府管家交谈,指点府中的布置。他本不愿打扰,正欲折身离去,却还是被乔公瞧见了。
“周都督怎么来了?”乔公微微一愣,随即笑着迎上前,“怎么也不派人通报一声?”
周瑜拱手行礼,微微一笑道:“乔公不必客气,公瑾此次前来,并非私事,而是奉伯符之命,前来探问乔府的准备情况。”
乔公闻言哈哈一笑,抚须说道:“孙公子还真是谨慎,几乎每日都派人来问。周公子回去后便告诉他,乔府一切均已准备妥当,婚礼大典的安排也不会有任何疏忽,只是还有一些细节,我仍需亲自过目。”
周瑜点点头,目光微微闪动,似是随口一问:“如此甚好……”
乔公上下打量了一下周瑜,试探着问:“不知都督的伤好些了吗?老夫看都督穿的轻薄,秋凉了,记得添衣啊。”
周瑜微微一笑说道:“有劳乔公挂念了,公瑾的伤已无大碍,可……不知乔小姐准备得如何了?”
这“乔小姐”三个字一出口,周瑜心头微微一震。大乔与小乔皆为“乔小姐”,可他话音落下的刹那,连自已都未能分清,他真正想问的人是谁。
乔公沉思了一瞬,随即答道:“大乔正在选婚服的布料和花样,此时小乔和陈员外家的小姐也在陪同她,估计要到午膳时才能回来。周公子若不嫌弃,不如先入内稍坐片刻,来人,奉茶。”
周瑜微微怔了怔,旋即抬手作揖,语气温润却带着些许疏离:“不必了,我只是奉孙将军之命来探问情况,如今已了解,任务已算完成,便不打扰乔府了。”
说完,他拱手告别,便转身大步往外走去。
走到府门外,周瑜驻足片刻,目光扫过府中热闹的布置,看着来往忙碌的仆从,他的神态有一丝落寞,心中有些复杂。
他本该高兴,伯符迎娶大乔,是江东的一桩盛事,可不知为何,他总觉得乔府这几日的忙碌,让自已与某人之间的距离也渐渐拉远了些许。
或许,她这几日都很忙,根本无暇想起自已吧?
周瑜轻叹一口气,正欲登轿,忽然一名随从快步赶来,低声道:“都督,孙将军有请,让您现在即刻去孙府一趟,说是有急事。”
周瑜心神一凛,眼神微微一变,立刻沉声道:“起轿。”
周瑜刚下轿,便见到孙策站在廊下来回踱步,神色焦急,脚步略显凌乱,显然已等候多时。见到周瑜来了,孙策立刻迎上前,一把拉住周瑜的手,满脸期待地说道:“公瑾啊,你可总算是来了,快来帮我看看。”
周瑜眉头微皱,见孙策如此急切,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连忙问道:“伯符莫慌,可是出了什么事?”
孙策不由分说地拉着周瑜进了里屋,指着桌案上整齐摆放的两件红色喜服,郑重其事地说道:“你快来帮我看看,这两件衣服哪件更好?哪件更适合当婚服?”
周瑜一听,顿时松了一口气,随即失笑,目光扫过桌上那两件衣袍,嘴角微微上扬,语气带着一丝戏谑:“孙将军气宇轩昂,依我看,这两件都不符合您的气度,还是不够奢华。我劝你还是再找找,快翻遍整个江东,看看哪一家裁缝才能裁制出符合您的气质。”
孙策听后,先是一怔,旋即哈哈大笑,毫不在意地拍了拍周瑜的左肩:“我向来对这些身外之物不上心,平时衣物都是贴身下人准备,他们给我哪件我便穿哪件。这才导致自已审美不够,如今选婚服更是头疼不已。”说着,他笑嘻嘻地看向周瑜,语气带着几分撒娇般的恳求,“公瑾英俊潇洒,审美也比我好,伯符求你,快帮我选选。”
周瑜听完,摇头失笑,走到桌前认真地看起了两件婚服。这两件婚服皆是精工细作,采用上等云锦制成,色泽浓郁,每一针一线都透着匠人的精心巧思——
第一件,大红色,绣有金色蟠龙,龙身蜿蜒,鳞片栩栩如生,仿佛欲腾云驾雾,衣袍的下摆绣着祥云瑞兽,金线交错,华贵非常,袖口和衣领则点缀着碧玉珠纹,显得极为富丽堂皇。然而,这一身过于华美,金线铺满,甚至有些耀眼,反倒失了几分沉稳。
第二件,则是深沉的绛红色,刺绣工艺同样精湛,但设计更为内敛,衣身上绣有隐隐交错的龙纹,虽然不如第一件那般耀眼,却更加大气威严,袖口和衣襟的金色纹饰简洁而有力,整体显得端庄肃穆,沉稳大方,正适合孙策这般英武的将领。
周瑜转头看了看孙策,伸手指了指第二件:“依我看,这件更适合伯符的气度,既大气显威风,又显庄重。第一件太过奢靡,倒像是戏子的衣服。”
孙策闻言,拍掌赞道:“不愧是我的好都督!我本以为这两件并无差异,听你一说,果然是这第二件更合适。”说罢,他立刻转头吩咐下人:“快,替我换上第二件。”
周瑜摇头叹息,无奈笑道:“原来这就是伯符口中的急事。”
孙策却理直气壮地说道:“这可不是小事!这可是我的大婚之日,怎能随意?对了,公瑾啊,你心细,你再帮我看看我婚房的装饰,还有乔公和小乔的房间,看看是否还有不妥之处。”
周瑜无奈,只得随着孙策的贴身下人前去查看房间。
婚房设在孙府正院最深处,房门口已挂上大红绣帘,雕花窗棂上贴着精美的喜字,门楣上缀着一排红灯笼,屋内布置更是典雅喜庆——大红色的床帐轻垂,床榻上铺着绣有龙凤呈祥的锦被,床头摆着两盏精致的红漆雕花喜烛,案几上则是象征着百年好合的石榴与桂圆,案桌上摆放着一对玉瓶,寓意“玉树临风,金玉良缘”。屋内的屏风选用上好梨花木雕刻,描绘着鹊桥相会的图景,寓意美满姻缘。
周瑜环视了一圈,满意地点点头,笑道:“伯符果然下了心思,这房间倒是没有什么可挑剔的。”
接着,他们又来到乔公的房间,此处布置得极为典雅稳重,墙上挂着几幅名家书画,屋内陈设考究但不奢华,靠窗处摆了一张紫檀木制的书案,案上铺着上好的湖笔和端砚,书架上整齐摆放着各类兵法书籍,显然是孙策特意为乔公准备的。房间内有一处屏风,将床榻与书房区域隔开,既保证了休息空间的私密性,又显得宽敞雅致。
周瑜微微颔首,觉得孙策果然用心,便道:“岳丈大人性情雅正,此处安排得当,伯符倒是细心。”
最后,他们来到小乔的房间,这里的布置相比前两间更为清新淡雅。房间内点缀着几盆雅致的兰花,窗边挂着浅黄色的纱幔,映着外面的日光微微浮动。案桌上放着几本诗集和一卷琴谱,墙上悬挂着一幅《杏花春雨图》,画风柔美,色彩温润,整个房间充满了书香气息,正如小乔那般温婉灵动。
周瑜站在房门口,目光不自觉地停留在案桌上,沉吟片刻,轻声对身旁的下人说道:“再添置个琴架吧。”
那下人微微一愣,随即点头应道:“是,都督。”
周瑜望着这间房间,嘴角缓缓扬起一抹温柔的笑意。
另一边,乔公刚交代完给管家的事情,正准备回屋休息,便见孙策的一名随身护卫快步走来,在他面前恭恭敬敬地拱手行礼,道:“乔太守,属下奉孙将军之命前来询问,乔府筹备婚礼之事可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可有什么缺的物品?”
乔公微微一怔,眼底闪过一丝疑惑。今日清晨,周瑜刚刚奉孙策之命亲自来问过这件事,如今半日不到,孙策又特意派人来打探,难不成......
他思索片刻,随即笑了笑,眼底隐隐透着一丝深意,点头答道:“回禀孙将军,乔府的婚事筹备一切妥当,万事俱备,无需操心。”
那护卫听后微微颔首,拱手道:“如此甚好,属下便回去复命。”
护卫离开后,乔公站在院中,望着远方微微眯了眯眼,手捋长须,他思索片刻,忽然嘴角微微上扬,眼底带着几分揣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