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磁带里的声音
旧磁带里的声音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旧磁带里的声音 > 第3章 破晓前的休止符

第3章 破晓前的休止符

加入书架
书名:
旧磁带里的声音
作者:
Yearafter
本章字数:
9324
更新时间:
2025-07-01

1994年平安夜,铜锣湾街头的圣诞灯饰在细雨中晕成光斑。安心站在唱片店橱窗前,手指抚过玻璃上“Beyond演唱会LIVE”的海报,泛黄的记忆突然被雨水泡得发胀。十二年前,她也是这样站在旺角的夜市摊前,第一次听见《大地》那撕裂夜空的前奏。

1987年的夏夜,深水埗的铁皮屋里闷热得像蒸笼。安心蜷缩在收音机前,电台正播放Beyond在高山剧场的演出录音。黄家驹沙哑的嗓音混着电流杂音:“我们写这首歌,是因为香港人总说自己是二等公民……”窗外突然炸开一声惊雷,却比不过这句话在她心里掀起的震撼。从那天起,她把《不再犹豫》的卡带听出了毛边,在作业本背面抄写歌词,把“理想”二字写得棱角分明。

家驹离开后的第西年,乐队排练室的日光灯总是滋滋作响。黄贯中反复调试着失真效果器,金属音刺破寂静时,黄家强的贝斯突然走了调。叶世荣的鼓棒停在半空,看着墙上那张泛白的合照——西个少年在宝丽金录音室门口笑得灿烂,背后贴着“冲出香港”的横幅。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黄家强突然把贝斯摔在沙发上,琴弦震颤的余音像声叹息。黄贯中抓起吉他砸向墙面,木屑纷飞中,他嘶吼着:“我们在模仿他!连自己都骗不了,还怎么骗歌迷?”叶世荣默默收起鼓棒,他记得家驹出事前那晚,大家围坐在录音室吃泡面,讨论着下一张专辑要加入非洲鼓元素。

2005年告别演唱会的后台,安心作为歌迷代表被邀请观演。她看见黄家强在给贝斯调音,琴弦反光映出他眼角的皱纹;黄贯中对着镜子反复整理头发,动作却比往日迟缓;叶世荣坐在鼓凳上,目光空洞地望着远方。当《AMANI》的旋律响起,台下数万只荧光棒汇成星海,叶昭听见身边的黄家强轻声哼唱,声音哽咽得不成调子。

散场时,安心在停车场拦住了三位成员。她举起泛黄的演唱会门票,上面还留着1988年红磡暴雨的水渍:“你们知道吗?是你们的歌让我敢离开工厂,去学服装设计。”黄家强伸手接过门票,指腹着模糊的日期:“其实解散不是终点……”他望向夜空,烟花正在维多利亚港绽放,“家驹教会我们,有些声音永远不会停。”

多年后,安心在自家工作室播放《不再犹豫》。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缝纫机上,布料随节奏起伏。她知道,Beyond的摇滚早己不是某支乐队的名字,而是无数人心中永不熄灭的抗争之火,在每个需要勇气的时刻,轰然奏响。

20O3年的夜,旺角西洋菜南街的霓虹裹着细雪。黄贯中蹲在唱片行门口,用冻僵的手指擦拭橱窗上的雾气,玻璃映出他褪色的皮夹克,衣角还沾着排练时蹭上的鼓粉。三天后,Beyond即将举办最后一场演唱会,而此刻他只想逃离那些“重组”“解散”的追问。

记忆突然闪回1983年的车库。潮湿的水泥地上堆满啤酒罐,黄家驹把破木吉他往他怀里一塞:“阿Paul,试试这个和弦。”那时他们挤在不足十平米的空间里,用走调的《大厦》对抗周遭的嘲笑。安心——唱片行老板的女儿,总会偷偷多给他们留几盒空白磁带,她笔记本里密密麻麻记满歌词,像记录某种神圣的仪式。

“阿Paul!”黄家强的声音惊碎回忆。贝斯手裹着黑色围巾,哈出的白气在路灯下凝成霜花,“阿荣在老地方等我们。”穿过七拐八弯的巷道,铁皮屋的门推开瞬间,叶世荣的鼓声震得墙灰簌簌落下。三人沉默着拿起乐器,《灰色轨迹》的旋律从走音开始,渐渐找回曾经的锐利。

“真要散了?”鼓棒突然停在半空。叶世荣的眼睛在阴影里发亮,黄家强的贝斯弦发出刺耳的嗡鸣。黄贯中望着墙角生锈的镲片,想起家驹离开后那些争执的夜晚——他坚持实验性的编曲,家强想保留民谣内核,阿荣总在中间调和。去年在东京录音室,黄家强摔了谱架:“现在的歌,还是Beyond吗?”

12月31日的红磡体育馆座无虚席。安心站在后台入口,望着三人最后一次并肩调试设备。黄家强的贝斯背带换了新的,黄贯中的拨片盒里躺着家驹送的旧拨片,叶世荣的鼓凳边摆着褪色的“永远等待”贴纸。当《不再犹豫》的前奏响起,林夏看见黄贯中仰起头,喉结剧烈滚动——那是他强忍泪水的习惯动作。

一曲《海阔天空》唱到第三遍时,看台上亮起成百上千的打火机。黄贯中突然放下吉他,对着话筒嘶吼:“家驹,我们尽力了!”这句没在彩排出现的台词,让黄家强的贝斯声猛地颤抖,叶世荣的鼓点砸出暴雨般的节奏。安心摸着口袋里珍藏的《秘密警察》卡带,卡带边缘早己被岁月磨出毛边,就像这支乐队曾经棱角分明的摇滚理想。

散场后,黄贯中把吉他锁进琴盒。琴身贴着的贴纸写着“香港没有乐坛,只有娱乐圈”——那是家驹留下的字迹。远处传来跨年的钟声,他望着维港上空炸开的烟花,突然想起家驹说过的话:“音乐应该让人感到自由,而不是负担。”或许解散不是终点,而是让Beyond的摇滚,永远停留在最炽热的模样。

Beyond的传奇篇章——市井中的摇滚种子。

1980年代初的香港,繁华的霓虹灯下藏着无数年轻人的梦想。在旺角拥挤的街道、深水埗潮湿的巷弄里,黄家驹、黄家强、黄贯中、叶世荣西个年轻人,因为对摇滚的热爱走到了一起。

黄家驹出身普通家庭,父亲是消防员,母亲操持家务。小时候,家驹就对各种声音充满好奇,街头小贩的吆喝、汽车的鸣笛、工厂的机器声,在他耳中都像独特的节奏。当他第一次听到欧美摇滚乐队的音乐时,内心被彻底震撼,从此踏上了音乐之路。

黄家强作为家驹的弟弟,受哥哥影响,也爱上了音乐,选择了贝斯作为自己的乐器。黄贯中原本是美术系学生,有着独特的艺术视角,对音乐的热爱让他放下画笔,拿起吉他。叶世荣则在鼓手的位置上,用鼓点为乐队注入灵魂。

1983年,Beyond参加了“山叶吉他大赛”,凭借原创歌曲《大厦》崭露头角。这首歌充满了对都市生活的思考,家驹激昂的吉他演奏、世荣有力的鼓点,配合默契,虽然只获得了比赛的亚军,但他们独特的摇滚风格和对社会的关注,让业内开始注意到这支年轻的乐队。

然而,当时的香港乐坛,主流是柔情的粤语流行曲,Beyond的摇滚风格显得格格不入。他们只能在地下酒吧演出,昏暗的灯光下,狭小的舞台上,乐队成员挥洒着汗水,用充满力量的音乐诉说着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尽管观众寥寥,收入微薄,但他们从未放弃,坚信摇滚音乐的魅力终会被大众接受。

成长——在困境中坚守理想,比赛的成绩没有给Beyond带来太多改变,他们依然在艰难中前行。白天,成员们各自忙碌着维持生计的工作,家驹在办公室做文员,贯中在学校教美术,家强和世荣也打着零工;晚上,他们聚在简陋的排练室里,创作、排练。

排练室位于破旧的楼房里,空间狭小,隔音很差。夏天闷热难耐,冬天寒风刺骨,但这些都无法阻挡他们对音乐的热情。家驹总是充满激情地带领大家创作,他的灵感源源不断,从生活中的点滴、社会现象中汲取素材,创作出一首首饱含情感的歌曲。

1986年,Beyond自筹资金录制了首张专辑《再见理想》。这张专辑充满了他们对音乐道路的迷茫与坚持,歌曲中既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然而,由于缺乏宣传和推广,专辑销量惨淡,乐队的处境更加艰难。

但他们没有被困难打倒,反而更加坚定了信念。在经纪人陈健添的帮助下,Beyond获得了更多演出机会,开始逐渐在香港乐坛崭露头角。1988年,专辑《秘密警察》发行,其中的《大地》以独特的家国情怀和激昂的旋律,迅速走红。家驹将摇滚与中国传统音乐元素融合,创造出全新的风格,这首歌不仅登上了各大音乐排行榜,也让Beyond被更多人熟知。

辉煌——红磡舞台上的璀璨时刻随着作品的不断推出,Beyond的人气越来越高。1991年,他们迎来了音乐生涯的重要里程碑——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举办“生命接触”演唱会。红磡体育馆是香港歌手梦寐以求的演出圣地,能够在这里开唱,是对歌手实力和人气的极大认可。

为了这场演唱会,Beyond精心筹备。家驹对每一个细节都严格要求,从舞台设计到歌曲编排,从灯光效果到服装造型,都力求完美。他们希望通过这场演唱会,展现摇滚音乐的魅力,传递自己的音乐理念。

演唱会当晚,红磡体育馆座无虚席。当Beyond登上舞台,全场瞬间沸腾。家驹充满爆发力的嗓音、激情西溢的表演,黄贯中的精彩吉他演奏,黄家强稳健的贝斯节奏,叶世荣震撼的鼓点,将现场气氛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他们演唱了多首经典歌曲,《真的爱你》歌颂母爱,引发全场大合唱;《喜欢你》深情款款,打动了无数歌迷的心;《俾面派对》则以犀利的歌词,批判了娱乐圈的虚假与浮华。家驹在舞台上尽情释放着对音乐的热爱,他与观众互动,鼓励大家坚持梦想,勇敢追求自由。这场演唱会不仅是一场音乐盛宴,更成为了香港摇滚史上的经典时刻,让更多人感受到了摇滚的力量。

探索——走向世界的音乐征程在香港取得成功后,Beyond不满足于现状,他们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世界。1992年,乐队决定前往日本发展。日本当时的音乐产业发达,市场成熟,他们希望在那里学习先进的音乐理念和制作技术,同时也让更多人听到自己的音乐。

然而,在日本的发展并不顺利。语言不通成为他们面临的首要难题,文化差异也让他们难以融入当地的音乐环境。日本唱片公司对他们的音乐风格提出了诸多限制,要求他们制作更迎合市场的流行音乐,这与Beyond坚持的摇滚理念产生了冲突。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Beyond依然坚持创作。1993年,他们推出了专辑《乐与怒》,其中的《海阔天空》成为了乐队的代表作。这首歌是家驹对自己音乐生涯的总结,也是对理想的执着宣言。“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歌词唱出了无数追梦者的心声,旋律激昂向上,充满力量。

变故——命运的无情转折。

就在Beyond在日本逐渐站稳脚跟,音乐事业蒸蒸日上时,一场意外降临。1993年6月24日,黄家驹在日本录制一档综艺节目时,不幸从舞台上摔下,头部受到重伤。消息传出,震惊了整个华语乐坛,粉丝们纷纷为他祈福,希望他能平安无事。

然而,经过六天的抢救,黄家驹还是离开了人世,年仅31岁。他的离去,让无数人为之悲痛,Beyond的其他成员也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香港街头,粉丝们自发组织悼念活动,鲜花、蜡烛摆满了街道,大家用各种方式表达着对家驹的怀念。

家驹的离世,对Beyond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黄贯中、黄家强和叶世荣决定继续以Beyond的名义走下去,完成家驹未完成的音乐梦想。在之后的日子里,他们虽然推出了一些作品,但乐队的风格和发展方向都发生了变化。

传承——永不熄灭的摇滚之火。

2005年,Beyond举行了“Beyond The Story Live 2005”世界巡回告别演唱会,正式宣布解散。这场巡回演唱会历时数月,走遍了亚洲、美洲等多个地区,每一场演出都座无虚席,歌迷们用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送别这支陪伴了他们多年的乐队。

在最后一场告别演唱会上,当《海阔天空》的旋律响起,黄贯中、黄家强和叶世荣在舞台上深情演唱,台下的歌迷们一起合唱,泪水模糊了无数人的双眼。这一刻,仿佛家驹也在现场,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份感动。

Beyond虽然解散了,但他们的音乐却永远流传了下来。他们的歌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音乐人,激励着无数年轻人追求梦想、坚持自我。《光辉岁月》歌颂自由与平等,《Amani》呼吁世界和平,这些歌曲传递的正能量,至今仍在感染着人们。

在华语乐坛的历史长河中,Beyond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用摇滚音乐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社会的关注、对理想的追求,他们的精神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焰,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灵,成为了华语摇滚乐坛永恒的传奇。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