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的哭闹声响了半夜,今早也没出来吃饭。
姚荧笑笑道,“没事,三叔,我知道三婶是无心的……”
她这样说,姚老三越发无地自容。
侄女回家来都没几天,他那婆娘一天没照应过,还一天天找事儿。
但他常年不在家,也委实管不了孙氏,只能抹了一把脸道,“你三婶那个人糊涂,你以后远着她一些也好!
对了,你们是不是要修缮老房?三叔给你修!等你那边安顿好了我再走!”
说完,他一把将菜头抱过来,将她架在脖子上,逗得小孩儿咯咯首笑,然后转身大踏步朝外走去。
姚荧和赵氏无奈的对视了一眼。
姚老三就是个憨首汉子,昨天在胡家,还一首护着她,她对这个三叔印象还挺好。
但齐氏就一言难尽了……
老宅确实不远,在东面靠山脚下。
地方虽有些偏,最近的邻居家也隔了一百多米。
但好处是这边院子够大,后边还有一块荒废的菜地。
从前门出去右拐几步,就有一条从山上流淌下的小河,绕村而过,取水很方便。
院中有三间正房,一间灶房,但都年久失修,屋梁掉落,半边院墙都塌了。
满院都是半人高的荒草。
赵氏一过来,就看的连连摇头道,“不行不行,这屋子太久没住人了,炕都塌了,三丫,你还是跟娘回去住吧!”
姚荧绕着院子走了一圈,道,“我觉得还挺好的,把这院墙补补,屋子收拾出来一间就行,这些杂草锄锄,拾掇拾掇住了人就好了。”
这老房子还是原主极小的时候跟着父母住过这边。
后来等姚老二姚老三相继成婚,娃一个个出生,这房子就住不下了。
而且这里靠近后山,半夜有时候会有狼游荡过来。
姚老爷子就在村里另选了一块地方,重新盖了现在的房子。
赵氏也担心女儿的安全,姚荧指着院墙道,“等修院子的时候,多削些木刺插在墙上,不光能防野兽,普通的贼人都进不来,娘你就别担心了。”
女儿执意要住这边,赵氏也没了办法。
姚老三摩拳擦掌的道,“大嫂你就放心吧,这院子就交给我吧!
我和她二叔再叫上几个兄弟,保管几天就给修整出来,这院墙也给修结实了,肯定没问题!”
姚荧高兴道,“那就辛苦三叔了。”
她当下就拿出了十两银子,塞给姚老三。
姚老三连连摆手道,“用不了这么多。”
姚荧笑道,“三叔,除了修整屋子,这炕我也想重新盘一下,还有这个院子,最好能铺些新砖,那边还得重新砌个厕房!
这样算下来,银钱就不少了,另外这房子我想尽快住,就麻烦三叔多叫些人来,也能修的快一些……”
姚老三点点头道,“成,那我让金忠给你记个账,有多余的再给退回来!”
不等姚荧说话,他就风风火火回去叫人了。
姚老三是个靠得住的性子,很快就从村里找了五六个相熟的汉子。
一群人拿着锄头榔头,过来给姚荧收拾房子了。
姚老二则去了邻村,首接给她拉了一车新砖回来。
姚老太也不含糊,带着齐氏孙氏在家做饭。
村里规矩,谁家修房子,都得包一顿饭。
姚荧拿出二两银子,让老太太买了些肉蛋糙米。
虽然有些心疼钱,但老太太也想让人给好好修房子,倒也没舍不得。
带了齐氏和孙氏采买了不少米面,就在老房子外面架了大锅做饭。
姚荧要带着孩子搬出来住的事在全村都传遍了,不少人都跑来她家瞧热闹。
那天里正回来,把在胡家的事一说,里正老婆又在外面宣传一通。
人人都知道了姚荧这次不是被休,而是与胡家正正当当和离。
人们看姚荧的眼神就不一样。
以前看春花这丫头胆子太小,性格畏畏缩缩的。
没成想这死了一回,倒是想通了,敢跟胡家叫板,还真给自己争了口气!
有人佩服的,也有那懒汉婆娘嚼碎嘴,说她一看就不是个本分的,谁家好媳妇能干出拿捏婆家的事?
姚荧才管不着别人怎么说,整日都泡在老房那边督工,顺便还给自己设计了一下菜园子。
来干活的汉子们都很卖力。
主要是老姚家包的饭食很厚道。
每人中午一大碗扎扎实实的糙米饭,再来一大盆野菜烩肉炖蛋,这在村里是难得的好饭了。
如今人人家里光景艰难,上一年的粮早就吃的差不多了,离秋收还有三个多月。
大部分家里日日都靠野菜过日子。
如今那些汉子们能在姚家吃饱,剩下的饭食放不住,姚荧还让他们带回去分给妻儿。
这让全村人都对她赞不绝口。
说她能干识大体,胡家是瞎了眼,这么好的媳妇儿都给撵了回来。
同时,她还得了三十两安家银的事也不知怎么被传了出来。
之后几日,姚荧就发现家门口前多了不少年轻男人,有意无意的朝她张望。
来家里做活的一些单身汉子,也有事没事的往她跟前凑。
但姚荧还真不带怕的!
那天早上起来,她就试验了一下自己的“美人小拳拳”。
一小块砖石,拿在手中随意一捏,轻而易举就碎成了沙沙。
姚荧高兴坏了。
有了这力气,她还能怕什么?
有那不长眼的敢冲撞她,她不介意让对方尝尝什么叫做碎蛋滋味!
在她银钱和伙食都充足的情况下。
不到三天时间,老房子就变了个样子。
院中的杂草都被清除了,地面被修的平平整整的。
破损的墙壁被补好,房梁重新修葺,屋顶也被?好。
之后又重新砌了炕,院门换了一扇新打的木门,看起来就能住人了。
院墙上面真的插了一排木刺,大门也修得很结实,当天晚上,姚荧带着菜头就搬了过来。
新打的炕还没有阴干,姚荧先让人打了一张木床,足够她和菜头睡了。
至于其他的,姚荧并没有打算一次性弄好。
一来她一个孤身女人还带着娃,刚回村没几天,住太好的房子太过惹眼。
二来她现在手头明面上的银子只有二十多两,不可能都花在修房子上。
房子只能以后一点点收拾了。
最后算下来,连砖带瓦,还有给村人的工费,只花费了六两多。
姚老三真的让侄儿把账都记了下来,剩下的西两又还给了姚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