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权臣:从嘉靖朝科举开始
大明权臣:从嘉靖朝科举开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明权臣:从嘉靖朝科举开始 > 第99章 《宋朝那些事》

第99章 《宋朝那些事》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权臣:从嘉靖朝科举开始
作者:
沐冬人
本章字数:
4786
更新时间:
2024-12-24

“京师可比乡下好多了,更何况阿爷难道就不想在京师陪孙儿吗?孙儿过段时间便要成亲了,届时生下了孩子,还需要阿爷帮忙照顾呢!”

看见祖父已经心动,王远继续劝说:“我知道祖父你在顾虑什么?担心宅子太小了住不下吧。

这一点并不用担心,你看看我们家现在的宅子,已经是七进的了,住下我们一大家都绰绰有余。

如果到时候不够,我再把旁边的宅子,也买下来便是了。我现在写了一本书,赚了很多钱呢。”

王远却并不想祖父离开,祖父今年已经很大了,这在古代已经算是长寿者了。

除了王远想报答祖父之外,更有一个想法,就是想让祖父好好养生。

古代还有一个最为狗血的制度:丁忧。

古代官员死了父母爷奶,都是需要丁忧守孝的。

祖父死亡丁忧一年。

母亲先父亲死丁忧一年。

母亲后父亲死丁忧三年。

父亲死亡丁忧三年。

如今这几年正是要紧的时候,王远一旦离开朝堂,很快便跟不上快速进步的脚步。

所以祖父他们,对于王远最大的作用,就是活得更长一点。等到王远掌权最好,到时候可以学习张居正,直接【夺情】。

祖父想了想,回去的确没有什么事情,至于嫁出去的几个女儿,别开玩笑了,在他眼中儿子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女儿那边虽然有些感情,但也就那样,哪里比得过还未出世的重孙。

本来祖父的顾虑也就是房子不够住,他在这会碍事,现在看也没什么顾虑了,他自然也就同意了下来。

“好,那阿爷先在这待一段时间,等想家了再回去。”

“嘿嘿,好。”突然想到了什么,王远从官袍的袖子口袋中,拿出一封圣旨,冲着众人挥了挥说道。

“阿爷、阿奶、娘,你们猜猜我这封圣旨,是什么内容?”

几人看见王远掏出一份圣旨,都是神情肃穆了起来,一个个恭敬的说道。

“这…陛下说了什么?我们怎敢胡乱猜测?远儿你快给说说。”

看见众人一副小心谨慎的样子,王远也没了继续开玩笑的心情,直接将圣旨递了过去说道。

“你们看看吧,这屋子里又没有外人,咱们自家人看又有什么关系?”

祖父瞟了一眼厅堂上的人群,发现果然都是自家人,也就放下心了。

这对圣旨不敬,可是要夷三族的,事情传出去后在场的众人都跑不了,也就没那么担心。

接过圣旨后,小心的瞟了几眼,突然几个字眼让他瞪大了眼睛。

“这这这…这是册封诰命的圣旨!”

“不是,册封诰命的甚至还没有写,不过现在已经在走流程了,什么时候下发还不知道?”

两人说话之间,其他几人也都从祖父背后看见了圣旨,一个个都惊讶不已。

“那岂不是说,老大家的是五品官了?”

祖父这话音一落,众人也将目光看向了母亲,母亲此刻被众人看着,也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哎呀,远儿,这诰命的圣旨怎的先给我啊,应该先让你祖父拿呀。”

“娘,你别开玩笑了,这圣旨是陛下给的,又不是我来定的。而且母亲生育了我,朝廷给母亲这个诰命也是惯例了。

更何况诰命都是给官员家的女人,阿爷是拿不到的。不过我再努力努力,还是可以给阿奶也争取个诰命的!”

母亲听到这里也是十分高兴,让其他人、尤其是三婶格外羡慕。

祖母听到王远提到她,也是摆了摆手说道:“远儿能记住阿奶就行,阿奶没有诰命也可以。”

“没事的,阿奶,等我当上大官,肯定也会给你弄一个诰命。”

祖父倒是没有多伤心,反而为王远的成就感到骄傲,一个劲的说要开祠堂并且将诰命的圣旨,也送到祠堂里供奉起来。

………

在祖父到来后,王远让祖父处理三书六礼的事情。

王远也只是在纳征的时候,跟着一块过去,其他琐碎的杂事都交给了祖父把关。

因为有钱的原因,王远这次准备的彩礼也很是丰富。

聘礼包括发菜、冬菇、虾米、鱿鱼、海参等等……

聘金和礼金包括五金、地契、房契、庄园、金银……

加在一块,差不多有个七千两左右,不过大头是五金,好在有陛下赏赐的三百两黄金,几乎没有掏钱。

日子一天天的过,随着各种各样礼仪的举行,婚期的日子总算已经定下了。

大年初九。

王远本以为大年初一是个好日子,不过听了媒婆的讲解,总算是明白这一日并不好。

因为大部分人家在这一天都要祭祖,一旦王远选择这一日成婚,不说犯忌讳的事情,就说可能会因为客人祭祀先祖,而不来参加他的婚礼。

最后也就选了初九这个日子,这也是最近的好日子了,再拖就要等四月份了。

王远倒是乐意,只不过师父那边有些着急,王远担心迟则生变,所以也就默认了。

~~~~~

十二月廿二。

今天是一年最后一天上职的日子,今天过后也就正式放年假了,直到来年正月十五过了上元节,才需要上职。

自从写完《状元笔记》,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这些日子王远一直在筹备,他的第二本书《宋朝那些事》。

虽然如今王远挣到的钱财,已经足够他的花销。

但是事先便已经做好了决定,他要在翰林院的这三年积攒足够的名誉,让他日后飞快提拔,而不会显得根基不稳。

因为之前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写类似于《明朝那些事》格式的史书,当然不能直接写明朝的,容易犯了忌讳。

所以王远之前,一直没确定好该写哪个朝代,不过最终王远还是确定写宋朝的事情。

其一宋朝的历史距离明朝比较近,王远现在还能在上史殿,找到许多宋朝的历史。

这样写起来,会有大量的史料可以依靠,不会出现太大的错漏。

其二宋朝是士大夫为主的时代,王远写这个故事,肯定能得到士林广泛的追捧。

而且宋朝的东西,也有许多可歌可泣的存在,比如岳飞……

其三正统王朝最喜欢做的事情,抹黑前朝,诉说自己获得政权的合理性。

虽然明朝是从元朝手中夺得的天下,但是元朝毕竟是异族统治的王朝,而且时间也太短了,中原王朝的读书人还是将宋朝当成了上一个朝代。

王远写的这个史书,肯定会有大量吐槽的内容,写宋朝就很合适了。

这一个月的时间,王远就是在处理大纲的问题,不过也已经差不多弄好了。

甚至连前几章,王远都已经想好了。

【第一章:童年

我们从一份档案开始。

姓名:赵匡胤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