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何雨柱的理解,张雪既感慨又关心得说,“行,木工的事能联系上吗?需要帮忙的话我们可以协助。”
“怎么敢再麻烦您呢,这事我自已找人做就行。”
何雨柱回答完,坐在一边的蔡全无也立马附和道:“就是呀,张同志,虽不能在其他方面帮忙,不过在这儿住了这么些年还是有些不错的师傅可以介绍给柱子帮装修。”
听到蔡全无的话,张雪想起他也在场,瞥了一眼并也微笑点了点头。
她知道蔡全无虽然生活不易,但为人可靠。
于是张雪笑着说:“嗯,有蔡同事的帮助我也更放心了。”
接着,她转向何雨柱,追问道:“哦对了,那前面的那个商铺有什么打算?修好了想自已做生意,还是打算租出去呢?”
这句话让何雨柱心里一颤,他并没有打算修那个半坍塌的铺子。
张雪这问题似乎是在给他提醒,但一时之间他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
早在亲眼看到那座房子后,何雨柱就对它有了大致的规划。
结合今后的形势以及目前资金有限的情况,他决定暂时不修复前面的铺子。
毕竟,一旦修好这铺子肯定不会租给别人用,他自已也没有经营的打算。
更关键的是,在公私合营政策施行之后,这铺子的产权问题会很复杂,可能不再属于他个人,这种结果他是无法接受的。
为了避免未来麻烦,何雨柱前晚已深思熟虑,确定了应对方案:直接清理并修复被破坏的地方,把塌陷的部分拆掉建成围墙;至于其他尚未倒塌的部分,考虑到结构也不稳固,一并拆除重建围墙。
这样做还能增加新建院子的空间,使之变得更宽敞些。
按照新的计划,他想要将新家建成类似三合院的形式,只留下三间主屋和两侧厢房,简化设计不仅能在翻修时节省费用,日后也不会因为房屋紧缺而面临 ** 出租的情况。
可以过着清静自在的生活。
何雨柱迟疑地问张姐:“这铺子一定得重新开门营业吗?”
何雨柱这一问让张雪意识到有些不对劲儿,便疑惑问道,“我这么说的意思只是,既然你把铺子整修好了空着也是浪费,若你不打算亲自经营,出租也可以收取租金。
怎么了?你是不是有别的想法啊?”
听完张雪的话,何雨柱松了一口气,随即坦白说出自已心里盘算的打算:“张姐你也知道我现在手里没什么多余的钱。
另外我也并不想开铺子做生意。”
“昨天我去看过了,那个铺子现在大部分已经损毁严重。
如果要修复好需要几百万元的成本。
此外还需要维护后面的房屋和院子。
全部修复下来,花费可能会比买房还要高。
因此,我想干脆把前面的铺子都拆掉改成围墙和门口。
只翻新后面的房子和院子。”
他接着说,“我们兄妹俩人住,以后即使结婚生子了也够住。
这样的话能省下不少钱尽快住进来,并把五百万加我的积蓄都投入到修缮上,尽快让这里适合居住。”
听到何雨柱的说法,张雪想了想笑着说道:“原来你是这样打算啊。
这个办法很不错也很现实,既然是你的选择那么就按你说的做吧。”
得到张雪的认可,何雨柱很开心:“嗯,谢谢你,张姐。”
“谢什么呀,你这么做确实聪明,之前我们都没想到有人会这样处理。
如果有人听说了你的想法,恐怕会有不少人感到后悔没有早想到。
但放心,我会守口如瓶不会外传。”
何雨柱看着满面春风的张雪,感觉越来越欣赏她的能力。
她忍不住赞叹道:“说实在的,要不是我们这儿这一年进的人太多,真没了空缺,就凭你的脑子和机灵劲儿,我真想让你来跟着我一起做事。”
听到张雪这样夸奖自已,还表示想要招揽他到军管会工作,何雨柱心里一怔,但很快谦虚地笑道:“嘿嘿,张姐,我就那么点小聪明,不敢当您这么夸奖,这么重要的地方哪里适合我这样的呢。”
其实对何雨柱来说,眼下正在筹备一笔大买卖,他完全无意加入军管会。
他清楚地知道自已之所以能够出奇制胜,不过是源于他的前世经历,见多识广罢了。
真正进入体系内,他未必能混得开。
于是他还是决定专心走自已的路:有厨师系统在身,不如用心做厨师,争取早日成为一代名厨。
没料到何雨柱会有这样的想法,张雪也没深究他心底所想,以为他是不想给自已带来困扰。
她感到欣慰之余,又嘱咐道:“你这人我很看好,有机会希望你能帮我忙,不要推辞哦。”
“行,张姐给面子,我一定照办。
以后只要您用得着我,鞍前马后为您效劳是必须的。”
虽不愿进入体制,但何雨柱明白这份信任与支持的重要性,未来万一真遇到请求,为报答恩情也不能拒绝。
大不了进去尝试一阵子,在小心谨慎行事的情况下也过得去,若真的不适合,再找借口离开便是了。
见他答应,张雪满意地点了点头,“好的,那我等着你。”
“柱子,如果没有别的事,你就先去办理房产的事情吧。
搬完家后记得回来找我;还有如果修房子遇到问题随时联系。”
“好的,那张姐再见。”
“嗯,回去吧。”
……
何雨柱和蔡全无再次从军管会出来,望着手里的房契,他开心地说:“蔡大哥,多亏了你这两天的帮忙,这事终于定下来了。
如果不是你帮忙,我真找不到这么合适的地方。”
蔡全无淡淡回应道:“没做啥。
接下来翻新房子的事儿你不用担心,找木工的事包在我身上。
按照你说的要求拆掉前面的铺子,只翻新后面的,七八个人半个月时间足够完成。”
他又提醒道:“对了,虽说军管会给了你350万,但这院子彻底修好估计费用不低,可能会花掉你所有的积蓄。
不过除了修房子,你和你妹妹的日常开销也是要考虑的。
这几年我也存了些钱,明天给你拿来500万先用着,等到有钱了再还给我就是。”
听到这话,何雨柱被蔡全无周详的考虑和及时伸出援手深深触动,既吃惊又感激涕零。
何雨柱对蔡全无的情况已经有了初步了解,不仅是从原剧中学到的,还包括这两年与他相处时的一些体会。
通过蔡全无衣衫虽整洁却满是补丁、仍需租房住的情况,他意识到这位朋友生活并不宽裕。
这次蔡全无竟将多年积蓄——五百万,轻率地要借给自已,仅仅是因为何雨柱外貌酷似其老相识。
这让何雨柱颇为感叹命运多舛,不论是前世的记忆还是原主的经历都不甚如意。
不曾想到短短几天内便遇见了这样两个真诚对待自已的人,这份情谊让他倍感珍惜和感激,对这个时代也增添了不少眷恋之情。
尽管现在的生活环境远不如未来繁荣,但这儿有了妹妹作伴,以及可以坦诚相待的朋友,让他的心中充盈着幸福与温暖的情感,从而淡化对未来那个繁华世界回忆的渴望。
当然,这笔钱无论如何他是无法接受的。
因此他婉转地拒绝了蔡全无的好意:
“蔡大哥,帮我和铺陈市胡同找师傅的事就不客气了。
我确实不太熟悉这带的木匠师傅们,也的确不好找到最合适的人选。
但请原谅,这些钱我不能收下,毕竟您的生活也过得不容易,应该保留下来供已所用。
而我现在虽然资金不多,但也已经有了些赚钱的想法,有信心保障我和妹妹的生活。”
蔡全无见状也不再强行推荐借钱一事给他。
他觉得等到实际需要时再去考虑也并无不可。
于是两人开始计划当天找寻合适的工匠师傅,并打算在铺陈市胡同确认翻新细节后尽快开展工程,让何雨柱及其妹妹能够早些入住新房。
“我知道一个在四胜胡同里的吴姓师傅,手艺很好,过去经常帮富贵人家做活儿,人也正派可靠。
由于社会变化原因导致工作减少了许多,这才有机会让我们能请动他。”
何雨柱听了这个提议毫不犹豫的选择采纳蔡全无私下的建议。
因为深信不疑,蔡全无为人诚朴不会使自已利益受损。
“那好,我们现在就出发去找吴师傅。”
蔡全无感受到何雨柱的信任,心中十分温暖,于是马上带着他前往目的地。
途中,他们继续交谈有关这位吴姓木匠的事情。
到达后发现这位超过五十岁白发斑驳且体态硬朗的吴先生似乎刚结束一段相对轻松的工作期。
听闻二位来访的原因,他当即应允接手这份工作,或许这也是一个恰逢其时的好机会。
随后,三人一起来到了何雨柱新购的位于铺陈市胡同的房屋。
再次踏入这里,何雨柱的心情已与上次截然不同,如今他手里握有房产证,尽管眼前的残墙破壁依旧如旧,但他内心却充满了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