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昨天,易大爷告诉我,最近钢铁厂后厨正招人,若我去应聘的话,他会帮我说话争取机会,每月能拿到几万块钱。”
我没有答应易大爷,因为一个月几万块钱远远不足以维持我和妹妹的生活开销。
我打算先把房子的事情处理妥当,再去寻找更合适的工作。
何雨柱这么说是有意让张雪了解易中海的真实面目。
其实,他并没有冤枉易中海。
当初原主刚失业时,的确考虑过到父亲何大清曾工作的娄氏钢铁厂当厨师,想到父亲在那儿的收入也还不错。
不过,原主对易中海非常信任,并没有直接去找钢铁厂,而是先找到了易中海寻求帮助。
然而,易中海却告诉他,即便进了钢铁厂,最多也只能做个学徒,每月只能拿到几万块钱。
听到这个微薄的薪资,以原主的性格,自然不愿接受,就打消了去钢铁厂的想法。
这些细节是何雨柱从原主的记忆里慢慢发掘出来的。
不得不承认,易中海这人的确善于盘算,而原主在这一点上显得有些天真。
但是考虑到当时的环境下,大家的思想仍然停留在过去的时代,很多事情按照老一套处理。
像原主这种经历,在旧社会可能早就被赶走了,谁会料到新政策下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呢?
毕竟,新政建立仅两年多的时间,不关心政治政策的原主又怎么会完全了解新的变化。
因此,他在工作上虽然有小聪明,但并不具备大智慧,容易被人算计。
十几年下来,虽然手艺被认可为八级厨师,但收入依然等同于普通工人的低等水平。
更糟糕的是,为了秦淮茹,他甚至不惜得罪厂里的权贵李副厂长。
若非李副厂长大度赏识他的技艺,那段动荡年代里他可能早就被整垮了。
那段时期有很多人能力出众却无声无息地离去,命运多舛。
想起这些,何雨柱暗暗叹息,接着观察起张雪的反应。
果不其然,张雪听到这些话后满脸疑惑。
“什么,钢铁厂学徒的工资只有几万块?我听说一般的厂子学徒底薪都是十几万啊。
娄老板名下的工厂怎么可能这么低?”
张雪虽然不太清楚钢铁厂的具体薪资情况,但她听说过娄氏钢铁厂对工人的待遇很好。
她心想,难道说连学徒都不放过,专门克扣他们薪水吗?这点钱对于拥有半座城市声誉的娄半城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不可能如此吝啬。
显而易见,娄老板并不存在问题,真正的麻烦出在被何雨柱称为易大爷的那个人身上。
他很可能误导了何雨柱。
“易大爷说过,在车间做学徒的才挣那么多,而后厨工作轻松得多,没办法给同样的工资。”
听到这句话,张雪马上觉察到了其中的异常,确信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位易大爷。
她正色对何雨柱说:“柱子,现在我明白了,咱们院子里确实有不对的地方,特别是你提到的这个易大爷有问题。
学徒无论在哪个岗位,就算工作的强度不同,但薪资差异怎么会那么大?恐怕你是被易大爷做了手脚。
哎,也难怪大家叫你傻柱。”
她继续分析道:“即使我们发现易大爷的做法不正确,也不能直接对他做什么。
毕竟,他虽然 ** 了你,但这并不违法,顶多是违背道德而已。
更难的是怎么教育,因为他只对你说了那些话。
到时候你去质问他的时候,他只要不承认说过,反而会让人觉得你在诬陷。”
看着既愤慨又无奈的张雪,何雨柱感到有些无语又有些感动。
没想到自已“傻柱”
的外号都被人知晓了,张雪这么用心为他考虑,甚至连一天的时间都没耽误地亲自去调查清楚。
蔡全无在一旁静静听着,脸上没有表情变化,显然也对何雨柱“傻柱”
这一绰号感到惊讶。
为了掩盖内心的尴尬,何雨柱装作生气,但很快转为释然,说道:“原来是易大爷在撒谎,我就知道像那样大的工厂不可能这么小气。
不过也没关系,反正当初我也不是特别想进工厂,还是喜欢当厨房学徒来练习我的厨艺。
现在也好,看清了易大爷真实的样子也不算坏事。
毕竟,那个院子里少了一个这样虚伪的人也没什么。”
说到易大爷为什么会这样设计自已,何雨柱自言自语:“会不会是养老金的问题?可他已经有贾东旭可以依靠啊。”
说到养老这两个字时,他注意到张雪和蔡全无的脸色微变,心中暗自得意。
何雨柱相信,经过这次谈话,张雪应该会把这件事偷偷告诉她在东单区的同事,使他们将来更加留意九十五号院以及易大爷的行动。
这样会给易大爷带来一些麻烦,并可能影响他的某些行为。
而且,张雪在分配房子时,肯定会考虑这些情况,避免再选择那种容易被计算的家庭或者人。
张雪在一旁默默沉思,而何雨柱则假装百思不得其解,故作不在意地说道:“算了吧,不再纠结这些事了。
现在房子可以交换了,我可以马上带着妹妹搬出去。
他们为什么这样对我并不重要,反正我以后也用不着跟他们打交道了。”
听到何雨柱这样说,张雪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确实,柱子兄妹即将搬走,即使那些人心机再深,也不会再影响到这可怜的兄妹俩。
只是,像这样传言与实际不符的房子确实不宜居住。
处理柱子留下的房子时,她一定得找到懂得新政策、法律的人来接手,并且这些人最好还有些本事,能彻底改善那里的风气。
想到这,张雪忍不住又对何雨柱语重心长地说:“柱子,你这么想是正确的,有些事情要看开些。
虽然有人骗了你,但所幸对你没有造成太大的伤害。
以后记得要多留意一点。
现在啊,你需要做的就是和妹妹过好日子。
你放心,既然我已经了解了院子里的真实情况,我会慎重选择接手这房子的人。
咱们不说这些糟心事了,继续谈谈房屋的问题吧。
我们初步估算了一下你的房子,根据目前市场价,大概价值一千二百万左右。
考虑到你家里的情况以及铺陈市胡同那栋房子需要整修才能入住,上层决定,军管会换房后额外补给你三百五十万,让你有足够的资金翻修那套房子。
另外,我们会多给你一个月的时间住在南锣鼓巷那里,让你有机会先装修铺陈市的房子。
等你搬到前门大街,我们才会重新安排南锣鼓巷的房产。
对此你有意见吗?还有什么其他要求或问题尽管说出来,我们可以试着为你解决。”
军管会竟愿意补贴三百五十万给何雨柱,他心里满是惊喜。
之前他还以为能拿到两百万就已经不错了,没想到竟然多了这么多。
他深知这背后,不仅是因为军管会同情他们的处境,更大的可能是由于张雪的尽力周旋。
毕竟,世间还有很多比他们更需要帮助的人,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这样的关照。
“张姐,这样的安排对我来说非常好,我没有什么异议,也没有任何问题。
非常感谢您和军管会领导对我们兄妹的关心和支持,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感激的话才好了。”
他说。
张雪看着满脸感激的何雨柱,点头笑着说:“你和妹妹过好日子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了。
现在请拿出房契,我们立即办理过户手续吧。”
一听这话,早有准备的何雨柱迅速从怀里取出房契恭敬地递给了张雪。
“张姐,这是。”
张雪微笑着接过房契,紧接着拿出一份资料和钢笔,低头开始仔细填写相关文件。
几分钟后,张雪递给了何雨柱一张手写的房契,并且说:“来,在这儿签个字吧。”
何雨柱会意地点点头,迅速扫了一眼文件上的内容,强压住内心的激动,马上签上了自已的名字。
张雪忙碌了大约十分钟,最后放下了手中的笔。
她从旁边的抽屉里取出了几沓钱,并将一份盖好公章的新房契一并递给何雨柱,笑道:“好了,这新房契办妥了,胡同那座房子就是你的了。
还有这些是350块,请你点一下,我们要当场核对清楚,以防有误。”
何雨柱一边接过房契和现金,一边笑着回应道:“张姐,我信得过你,不用点了。”
张雪满意地笑了笑,“那你可别过后说我。”
何雨柱诚恳地摇了摇头,“不会的,放心吧。”
“好,接下来的一个月你要忙的是好好装修这套房子,你们现在住的地方最多只能再住一个月,不要拖延太久,我想一个足矣能装完修,”
张雪说道。
何雨柱立刻明白张雪的意思,明显是他和妹妹能在现有住所继续住一个月全凭张姐的通融。
但超过这一个月时间,确实会让张雪难办。
对那些等着腾出房子的人来说,愿意多等一个月已经说明张雪人面儿很大了。
何雨柱拍着胸脯保证:“张姐,您放心,我会尽量快地完成装修,一旦搞定就会搬家,绝对不会让你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