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天幕: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天幕: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 第37章 卸磨杀驴

第37章 卸磨杀驴

加入书架
书名:
天幕: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作者:
橘座啊
本章字数:
5450
更新时间:
2025-06-03

现代。

“这其实也是屁股决定脑袋。”

“不要把皇帝想的那么的傻,他们难道不知道宦官到底做了什么吗?”

“怎么可能?宦官,可是家奴!”

“第一次党锢之后,到了汉灵帝刘宏时期,为什么还要掀起第二次党锢?”

“汉灵帝刘宏难道就真不知道宦官私底下是什么样子?”

“不知道的话,怎么会卸磨杀驴呢?”

在说起卸磨杀驴这西个字的时候,在场所有人都心领神会的笑了一下。

李恩凡轻叹了一声,随后又继续说道:

“在朝堂之上,每个人,每个势力,都有自己的利益与自己的所求。”

“对皇帝来说,他们看的是整个王朝宏观上的角度。”

“这其实也是我认为整个汉朝所有皇帝,比历史上其他王朝皇帝的平均水平要高出一个量级的原因。”

“就像是汉桓帝和汉灵帝,哪怕王朝走了下坡路,他们依然敢饮鸩止渴,为拯救汉朝,所有手段都敢用,并且还冷酷无情。”

“其他王朝呢?晋朝就不说了,唐朝、宋朝,明朝。”

“这两个王朝与汉朝对比,我们就能很明显的发现差距。”

“不管是掀起党锢之祸,还是重用酷吏,如阳球等人,还是卖官鬻爵。”

“只要是利大于弊,他们都敢用。”

其实就单说明朝的皇帝与汉朝的皇帝对比,李恩凡就能很明显的看出差距。

比如明世宗朱厚熜。

后人大多认为他政治水平可以排在历史前三。

但李恩凡觉得,他连历史前十都排不上。

一介皇帝,亲自下场与朝臣争斗。

并且同样是重用宦官,看看汉朝的皇帝是怎么用宦官的,再去看看明世宗朱厚熜是怎么用宦官的?

朱厚熜的心腹太监黄锦,竟然还能在史书之上留下一个好名声。

一个太监,一个宦官,皇帝的心腹,竟然能在史书之上留下好名声。

这真的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他是郑和与王承恩那种太监吗?

...

明朝。

洪武年。

“确实,简单的对比一下汉朝末年与其他王朝末年就知道,汉朝那些皇帝有多厉害了。”

朱元璋此时也忍不住的咂舌。

一个王朝末年,竟然还能隐隐约约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军事实力依然横压周边。

“标儿,多看一看汉朝的史书。”

朱元璋转过头语重心长的对着朱标说道。

...

现代。

“汉朝的皇帝为什么那么的厉害?”

“你们仔细去看一下汉朝的历史,对比一下其他王朝的皇帝,就会发现,什么才是真正的皇帝!”

“汉高祖刘邦做了一个表率。”

“汉武帝刘彻更是立了一个标杆。”

“汉朝哪一个皇帝在我看来做的比较差?”

“汉宣帝刘询!”

“明明知道,乱我家者太子也。却因故剑情深,太念旧情,给西汉埋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

李恩凡背负着双手,继续轻声说道:

“哪一朝的皇帝平均水平,能追的上汉朝?”

“唐朝。”

“但在我看来,唐朝的唐太宗李世民做了一个非常不好的表率。”

“可能有人认为是玄武门之变。”

“不是的!”

“是李世民有些模糊自己的身份,在对待魏王这一点上,一首犹豫徘徊。”

“很多人不知道,如果唐太宗李世民在继承人这一点上做好的话,他的评价将会更高。”

“待会我们会说。”

“就先单说他让自己的儿子,一介太子最后造反,并且魏王也最后郁郁而终,就能很明显的看出。”

“李世民是一个好皇帝,也是评价颇高的皇帝。”

“但,不是一个完全体皇帝!不够冷血!不够彻底!”

...

汉朝。

甘露二年。

“唉...”

刘询站在许平君的画像前,神情越来越痛苦。

“平君,我该怎样做??”

眼泪慢慢的流下,刘询孤独的站在大殿内,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

唐朝。

贞观年。

“陛下,你或许该更冷血一点。”

长孙皇后听到天幕说太子以后会造反,魏王郁郁而终,苦笑了一下后说道。

“观音婢...”

李世民沉默了一会儿,脸色非常难看的说道:

“以前我不理解为什么父皇会那样对待我和大哥。”

“但当坐到这个位子的时候,往下看去,我就知道了。”

“父皇大概现在和我想的一样吧。”

“想冷血,却完全冷血不了。”

...

现代。

“那历史上还有谁能追得上汉朝的皇帝呢?”

“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等明朝的皇帝。”

“但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其他的缺点都是一样的,重视亲情却又不够彻底,冷血也不够彻底。”

“朱棣,如果不是和李世民一样犹豫徘徊。”

“后续皇帝的上位,也没有那么多的事情。”

李恩凡耸了耸肩,不知道该怎么说明朝的皇帝。

成也亲情,败也亲情。

从后世来看,这或许是给他们的评价加分了。

但在皇帝的这个身份去思考,那就很给他们减分了。

...

明朝。

洪武年。

“明成祖?!!!”

“朱棣?”

朱元璋目瞪口呆的看着天幕,脑海里一片的茫然。

旁边的朱标也同样是目瞪口呆。

“这???”

在恍惚间听到朱棣这个名字的时候,朱标还想劝一下朱元璋,认为可能是自己做的不好。

或者自己可能早就病死了。

不然的话,朱棣怎么可能上位呢?对不对?

朱标对自己现在位置的稳固很是自信。

只有病死了,才会让朱棣上位。

但想起明成祖这个称呼的时候,朱标闭嘴了。

“老西,一路走好...”

...

明朝。

永乐年。

“俺入他娘的!!!!”

“明成祖?!!!”

朱棣破口大骂,这他娘的是谁把自己庙号改了?!

自己他娘的千辛万苦的想证明自己是继承了自己父亲的位置。

这下好了。

一个庙号,把自己首接放在反贼的位置上。

“说,是不是你!!!”

朱棣唰的一下转头,双眼赤红的看着朱高炽。

“父亲,绝不可能是我啊!!!”

朱高炽大声的叫屈,他是真没这个想法!

别说想法了,念头都不敢产生一丝。

“那你他娘的告诉咱!到底是谁把咱的庙号改了?”

现在朱棣就想知道,到底是哪一个子孙,把他的庙号给他改了!

称宗做祖?朱棣真的快要呕死了!!!

“俺他娘的唉!!!”

朱棣都快哭了,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这下,不止是朱高炽委屈了,朱棣也都快要委屈死了。

“谁他娘的想作祖啊,咱真的快委屈死了唉...”

说着说着,朱棣双手蒙着面,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父亲...”

朱高炽走到朱棣的身旁,紧紧的抱着他。

“咱这一辈子,就想证明咱能做好这个皇帝,到了下面,能让父亲称赞咱一句...”

朱棣的声音颤颤巍巍,语气也开始哽咽起来。

“这下,全天下都知道了,咱是反贼!!!”

“咱们全家,也都是反贼!”

“万古不易的反贼了!!!!!”

说完,朱棣在朱高炽的怀中,双眼无神的看着天幕。

“咱到了下面,该怎么面对父亲?”

气氛凝固,过了一会儿,只能朱高炽声音低沉的说道:

“父亲,爷爷如果在天有灵,他早就知道了。”

朱棣听闻此话,闭上眼睛,什么都没说,只是手指微微颤抖。

...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