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并且,我们再看,汉灵帝刘宏,他卖官鬻爵得来的钱财,大部分去干了什么?”
“有同学知道吗?”
这时,一位熟悉三国历史的同学马上举手,站起来结过话筒说道:
“修园子享乐吧。”
李恩凡点了点头,但随后,又摇了摇头说道:
“确实有一部分的钱财被汉灵帝刘宏用来修园子享乐。”
“但,你们知道卖官鬻爵在东汉,是由谁开启的吗?”
“汉桓帝刘志!”
“在公元161年,汉桓帝刘志颁布命令,将关内侯、虎贲郎、羽林郎、缇骑营士和五大夫等官爵以不同的价钱出售。”
“那我们知道了东汉的卖官鬻爵是由汉桓帝刘志开启的,那整个汉朝卖官鬻爵,是谁最先开启的呢?”
“汉武帝刘彻!!”
啊?
台下大部分的同学都张大了嘴巴,陷入了震惊。
汉朝的卖官鬻爵,竟然最先是由汉武帝刘彻开启的?
“汉武帝刘彻卖官鬻爵是为了什么?凑集资金钱财,与当时的异族打周边战争。”
“这确实可以说是汉武帝好大喜功的一面。”
“为了不停的发动战争,卖官鬻爵就是由他来开启的。”
“但,汉桓帝刘志呢?”
李恩凡背负着双手,看着舞台下方的人群,慢慢的说道:
“在说起汉桓帝刘志,与汉灵帝刘宏为什么要卖官鬻爵这件事上。”
“我们要先看一组事件。”
李恩凡拿起放在讲台上的激光笔,然后轻轻的按了一下。
身后的大屏幕立马换了一张图片。
随后李恩凡轻声念道:
“建和二年(148年),白马羌进犯广汉属国,杀长吏。当时西羌与湟中的胡人再度叛乱为寇,益州刺史便率板楯蛮将其讨破,斩首招降二十万人。”
“延熹二年(159年)汉桓帝刘志又任命中郎将段颎代为护羌校尉。当时烧当羌等八个种族进犯陇右,段颎讨击,最终大破之。”
“延熹西年(161年),零吾与先零羌及上郡沉氐﹑牢姐诸种联合进犯并州﹑凉州及三辅。当时段颎获罪被贬,刘志便任命胡闳代为校尉。胡闳无威略,寇患转盛。刘志又命中郎将皇甫规出击,最终将其攻破。”
“延熹五年(162年),沉氐诸种再度进犯张掖、酒泉,皇甫规对其进行招降,于是沉氐诸种全部投降。至冬,滇那等五六千人再度攻武威、张掖、酒泉,烧民庐舍。次年,陇西太守孙羌击破之,滇那被斩首或溺死者有三千多人。胡闳病重,刘志再度以段颎为护羌校尉。”
“永康元年(167年),东羌的岸尾逼迫族人连寇三辅,中郎将张奂追击,将其攻破,并斩杀了岸尾。当煎羌进犯武威,破羌将军段颎将其攻破并消灭,余众全部投降或散去。”
“注意!!!这仅仅只是羌乱!”
李恩凡转过身,语气非常严肃的说了一句,随后又念道:
“刘志统治期间,鲜卑族在檀石槐的领导下逐渐强盛,尽据匈奴故地,常常侵犯汉朝边境。”
“延熹元年(158年),鲜卑侵犯北方边境。冬,刘志派遣匈奴中郎将张奂率领南匈奴单于出塞讨击鲜卑,斩首二百级。”
“延熹九年(166年)夏,鲜卑联合南匈奴、乌桓,聚合数万骑兵攻掠北方九郡;秋,又联结东羌、沈氐、先零等,共攻西北的张掖、酒泉等地。刘志仍任命张奂为护匈奴中郎将,监督幽、并、凉三州及度辽、乌桓二营。南匈奴和乌桓听到张奂率兵到前线时,便率众二十万口投降。张奂诛其首恶,对降众采取安抚办法。鲜卑则率众逃回塞外。”
“而这,是讨击讨击北虏!”
“刘志统治期间,武陵蛮、长沙蛮、零陵蛮、板楯蛮屡屡反叛。”
“永寿二年(156年),蜀郡的少数民族叛乱,杀略吏民。”
“延熹二年(159年),蜀郡三襄夷侵犯蚕陵,杀害官吏。”
“延熹西年(161年),犍为属国夷侵犯犍为郡边界。益州刺史山昱将其击破,斩首1400级,平息叛乱。”
“这是平息南蛮。”
“永康元年(167年),扶余国国王夫台率领2万余人侵犯东汉玄菟郡,玄菟太守公孙域将其击破,斩首千余级。”
话音落下,李恩凡怀抱着双手,等了一会儿,等众人都再次看完之后才又说道:
“我们经常说,在东汉末期,汉朝的军事实力都非常的强大。”
“不管是北方的异族,还是南方的异族,都在东汉王朝的铁蹄之下瑟瑟发抖。”
“确实,东汉王朝,到了汉桓帝刘志,汉灵帝刘宏时期,在对外战争上,绝大部分都没有输。”
“但问题来了,支撑这些军事行动的钱财,是哪里来的?”
“不会都以为发动战争是不需要钱财粮草的吧?”
李恩凡笑了一下,随后带着回忆的神色说道:
“还别说,在网络上,我竟然看见这样的讨论。”
“但怎么可能呢?对不对?就说明末,有一句玩笑话说的是明军。”
“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在场所有人都轻笑了几声,这个玩笑话,他们也是听过的。
“所以,在对比明末和东汉末年,我们就能很明显的发现,在对外战争之上,当时的东汉王朝,汉桓帝刘志,还有汉灵帝刘宏,他们的钱财是哪里来的?”
“答案显而易见...”
“卖官鬻爵得来的!”
李恩凡感慨了一下,随后又接着说道:
“卖官鬻爵,对一个处于下坡期的王朝来讲,无异于饮鸩止渴。”
“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收不上来钱粮,难道眼睁睁的看着异族扣边,首接杀进来?”
“是首接被异族推翻王朝,还是忍痛饮鸩止渴延续王朝。”
“这个决定,己经很好做。”
“而且,皇帝也都是自信的,他们自信只要稳定下来,就能扫清卖官鬻爵带来的弊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