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的升温,在一次计划外的“支援”中变得具体。“根脉·新生”长裙预定的意大利顶级手工蕾丝供应商突然通知,因原材料短缺,无法按时交付一款关键的特殊钩织蕾丝,而这蕾丝是模拟“根须”纹理不可或缺的元素!距离大秀仅剩十天,重新寻找替代供应商几乎不可能,团队陷入恐慌。
林溪尝试了所有国际关系,得到的都是绝望的答复。巨大的压力让她几乎喘不过气。深夜,她独自坐在空荡荡的办公室,看着设计图上那片空缺,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力。鬼使神差地,她点开了何浩楠的对话框,并非寻求帮助,更像是一种下意识的倾诉:
林溪(语音,带着浓重的疲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意大利的蕾丝飞了,‘根脉’的‘根’可能没了。感觉…像临上战场丢了盔甲。”
她发完就后悔了,觉得自己太软弱。正准备撤回,何浩楠的电话首接打了过来。
何浩楠(声音在深夜显得格外清晰沉稳):“什么样的‘根’?描述一下。”
林溪一愣,下意识地描述:“非常细密的立体钩织,像真的植物根须缠绕,深褐色带一点自然的渐变,触感要有微微的糙感…”
何浩楠(沉默了几秒,似乎在思考):“我们园区…有个新材料实验室。有个老师傅,以前是国营纺织厂的八级技工,退休返聘的。他痴迷各种纤维编织,尤其喜欢仿生材料。我见过他用处理过的麻纤维和特殊涂层材料,手工编过类似藤蔓的东西…或许能试试?”
林溪的心猛地一跳,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一丝微光:“真的?!”
何浩楠:“不确定。材料性质不一样。但…可以让他看看你的设计图,死马当活马医。地址发我,我让实验室连夜联系你对接。”
没有多余的安慰,只有最首接的行动路径。林溪立刻将设计图和蕾丝细节要求发了过去。不到一小时,科技园新材料实验室的负责人就主动联系上了林溪团队。那位姓姜的老师傅连夜被请回实验室。通过视频,林溪详细阐述了需求。姜师傅戴着老花镜,对着屏幕研究了半天图纸和样品图,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挑战的兴奋:“有意思!这‘根’要活!交给我老头子试试!用处理过的苎麻细丝加一种我们新研发的生物质柔韧涂层,手工钩!给我两天!”
接下来的48小时,林溪的心悬在半空。她一边指挥着其他环节的冲刺,一边不断与科技园实验室沟通。姜师傅发来了几次试验小样,虽然肌理感十足,但颜色和柔韧度总差一点。首到第二天深夜,实验室发来一段视频:姜师傅布满老茧的手指灵巧地翻飞,深褐色的、带着天然麻结和微妙渐变的“根须”蕾丝在他手下一点点成型,触感粗糙而富有生命力,几乎完美复刻了设计需求!
姜师傅(在视频里得意地笑):“丫头!看这‘根’够不够劲儿?咱们自己的土法子,有时候不比洋玩意儿差!”
林溪看着视频,眼眶瞬间了。绝处逢生!她立刻安排助理小杨连夜驱车赶往科技园取回这救命的“根须”蕾丝。当小杨风尘仆仆地将那卷珍贵的、带着手工温度的材料带回工作室时,整个团队爆发出一阵劫后余生的欢呼。林溪抚摸着那粗糙而充满力量的纹理,心中充满了对姜师傅的感激,更对那个在深夜为她指出这条“生路”的人,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