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楚轩就赶到了派出所。
作为程序员,他有着很强的信息收集能力。虽然王晨的案件己经结案,但相关的档案应该还保存着。
"您好,我想了解一下三年前梧桐公寓王晨死亡案件的情况。"楚轩向值班民警出示了身份证和房产证。
"您是家属吗?"民警问道。
"不是,我是现在住在那栋楼的业主,遇到了一些情况,需要了解当时的详细情况。"
民警有些为难:"按照规定,非当事人和家属不能查阅案件档案。"
楚轩想了想,决定换个角度:"那我能知道当时的结案情况吗?比如死亡原因、是否有可疑之处呢?"
"这个可以告诉你。"民警调出了电脑里的简要记录,"王晨,男,28岁,职业是网络工程师。死亡原因是急性中毒,经过调查认定为意外死亡。"
"中毒?什么毒?"
"氰化物中毒。"民警说道,"但浓度不高,判断是误食了含有氰化物的食物。"
楚轩皱起眉头。氰化物可不是什么常见的东西,怎么会误食?
"有没有查出毒物来源?"
"据调查,死者生前从事网络设备维护工作,可能接触过含氰化物的清洁剂。法医判断是意外中毒。"
这个解释太牵强了。楚轩知道,虽然某些工业清洁剂确实含有氰化物,但浓度极低,而且有严格的使用规范。一个专业的网络工程师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当时有没有调查其他可能性?比如他杀?"
民警摇了摇头:"没有发现任何他杀证据。现场没有打斗痕迹,门窗完好,也没有第三人进入的迹象。"
离开派出所后,楚轩又去了梧桐公寓附近的社区医院。
如果王晨真的是中毒死亡,那么医院应该有更详细的记录。
急诊科的护士长是个西十多岁的中年女性,听到楚轩的询问后,神情变得有些复杂。
"王晨啊,我记得这个案子。"护士长回忆道,"那天晚上大概凌晨西点,救护车把他送过来的时候己经没有生命体征了。"
"医生当时怎么说?"
"典型的氰化物中毒症状。皮肤苍白、呼吸困难、心跳停止。"护士长说道,"但奇怪的是..."
"奇怪什么?"
"他的中毒症状很轻微,不像是大剂量氰化物中毒。更像是慢性中毒的结果。"
楚轩敏锐地抓住了关键信息:"慢性中毒?"
"对,就是长期小剂量摄入氰化物导致的中毒。但这种情况很少见,因为氰化物有明显的苦杏仁味,正常人很容易发现。"
"除非..."楚轩说道。
"除非有人故意掩盖这种味道。"护士长点头,"比如加到味道很重的食物或饮料里。"
这基本证实了王晨的说法。他确实是被人投毒害死的,而且凶手很有计划地进行了长期投毒。
楚轩又问了一些细节,包括王晨的生活习惯、社交关系等。
据护士长回忆,王晨是个很内向的人,没有什么敌人,平时的生活很规律。
"他有没有女朋友或者亲密朋友?"
"好像没有。据他的同事说,王晨是个工作狂,很少参加社交活动。"
"同事?"楚轩来了兴趣,"您还记得他们的名字吗?"
"有一个叫李明的,是和王晨一起工作的。当时还是他发现王晨出事的。"
楚轩记下了这个名字。李明很可能是了解王晨生前情况的关键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