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句留言,是林珂在展览结束后,从回收箱里捡到的。
是一页揉皱的便利贴,写得有些仓促,像是怕被人看到,写完就匆匆丢弃:
> “我也想依赖一次,
可我靠过去的每一次,
他们都走了。
所以后来我就不靠了。”
纸边有些泪水浸湿过的痕迹。
林珂想起一个人:许落。
—
许落是她早期画展的一位观众。
她第一次来展览时是独自一人,
站在那幅《她说没事》的画前,整整站了半小时。
后来她在林珂社交账号私信里写下:
> “我也说过没事,但其实当时,我真的快撑不下去了。”
—
许落是一名自由摄影师,
工作漂泊、节奏不定,
她的生活自由、独立,很多人羡慕她的状态。
但她说,那种“自由”,很多时候是被逼的。
“我也想有人管我、等我、惦记我,
但我一旦表现出依赖,他们就说:‘你不是很能干吗?’”
她交过一个男朋友,谈了两年。
她第一次发烧,是半夜打给他,
对方说:“你自己找点药吃吧,我明天要早起。”
后来,她说自己“不会再随便麻烦别人”。
她不再发消息,不再诉说,
也不再在朋友圈提任何关于“难受”的事。
—
她不是天生冷静。
她只是明白,靠错人,比一个人撑更难受。
她曾经把自己交出去过,
换来的是——
“你情绪太多了吧”“我也有我的事,不可能一首陪着你”。
她说:
> “我也想撒娇,但我怕被嫌弃;
我也想说‘我不行了’,但我怕没人接得住。”
—
林珂问她:“你现在呢,还想依赖吗?”
她顿了顿,说:
> “想啊,怎么不想?
我每天都在羡慕那些可以软着靠过去的人,
被人抱住,还能听到一句‘我在这儿’。”
> “可我习惯了靠自己,
因为我不敢赌,靠过去的人,会不会又退开。”
—
林珂为她画了一幅画。
画的是一个车站,夜里十一点半,
她拖着行李坐在长椅上,
街灯昏黄,西下无人,
她抱着外套发呆,手机屏幕亮着,
联系人界面停留在一个名字上,却没有按下拨号键。
画名是:
> 《她不是不想打那通电话,只是太怕没人接》
副题写道:
> “她不是不需要依赖,
她只是太多次伸出手被放开,
所以她学会了收起所有软弱,
假装自己什么都能扛。”
—
展出那天,有女孩在画前默默哭了二十分钟,
她的留言这样写:
> “我靠过人,后来我学会了一个人拎行李、搬家、扛病,
我不是不想依赖,
只是我真的太怕——
我刚一靠上去,那个人就退了。”
—
林珂补画一幅。
这一次,她画的是一间出租屋,
女孩蜷缩在沙发角落裹着毛毯,
窗外是飘着小雨的夜,
她看着手机亮屏,一条未发送的消息写着:
> “我今天真的撑不住了,你能来一下吗?”
她盯着那条字许久,
最终,删除,关屏,抱膝,闭眼入夜。
画名是:
> 《她删掉的不是消息,是最后一点信任》
副题写道:
> “她不是不想让你靠近,
她只是曾经太用力靠过去,
却扑了个空,
所以后来她宁愿一个人忍,也不再伸手。”
—
林珂在画册背页写道:
> “她不是不需要人陪,
她只是太清楚,这世界很多‘我在’是短暂的。”
> “她不再依赖,
不是因为她足够坚强,
而是因为她心里那个角落,
被失望踩得太疼了。”
> “她也想,有一天,
终于能靠过去一次,
而那个人,没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