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巷子,堪称灾后重建现场。
“我的天老爷喂,这是给我来了个水淹陈塘关的限定套餐吗?”林秀芬看着东倒西歪的棚子、泥浆里打滚的布料,以及脚边那汪汪积水,感觉自己的心也跟着泡发了,且无力。陈卫国蹲在一旁,活像一只被雨水打懵了的鹌鹑,烟屁股在指间明明灭灭,空气中潮湿的泥土味混合着他身上那股熟悉的劣质烟草苦涩,形成一种难以名状的“丧气香氛”。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点什么安慰的话,比如“要不……咱还是算了吧?”
林秀芬一个白眼飞过去:“闭嘴!没看到老娘正在进行灾后心理建设吗?你这一开口,我怕我道心首接崩了,原地飞升给你看信不信?”
陈卫国立刻把后半句话咽了回去,默默拿起一块相对干净的破布,开始擦拭那些沾了泥的家当。动作依旧笨拙,差点把一个本就摇摇欲坠的凳子腿给掰折了。
林秀芬扶额,心想这队友,主打一个“有他不多,没他……好像也行”。
清理工作在一种“我摆烂了,但没完全摆烂”的诡异氛围中进行着。林秀芬一边收拾,一边大脑CPU飞速运转。这破巷子,鸟不拉屎鸡不生蛋,除了野猫能精准定位她这儿有几块遮雨布,活人基本靠随缘刷新。光靠便宜?隔壁菜市场王大妈卖的处理袜子,五毛钱一双还加送一根葱呢,她这布料再跳楼价,还能比王大妈更卷?
“不行,得想个辙。”林秀芬自言自语,眼神在巷子口和那几匹劫后余生的布料之间来回逡巡,“不能走寻常路,得整点……嗯,高级的,让人一听就‘不明觉厉’,掏钱掏得心甘情愿那种!”
她开始仔细观察那些偶尔从巷口匆匆走过的行人。大多是附近工厂的工人或者家属,穿着朴素,脸上带着奔波的疲惫。一个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的中年男人,工装裤的膝盖处颜色明显比别处浅,磨得起了毛边,显然是常年劳作的痕迹。一个抱着孩子的大姐,身上的确良衬衫袖子略短,肩线也不太对,像是捡了亲戚的旧衣服。还有那些撒欢跑过的小屁孩,衣服下摆永远在跟他们的身高玩捉迷藏。
“有了!”林秀芬脑子里的小灯泡“叮”一下亮了,“这些大哥大姐,还有小萝卜头们,他们要的不是花里胡哨的时髦玩意儿,是结实!耐穿!最好还能传宗接代——呸,是能改大小,缝缝补补又三年那种!”
时尚圈的潮流风向标是指望不上了,但实用主义的民间智慧,她林秀芬可以拿捏啊!
“就这么定了!”林秀芬一拍大腿,差点把自己刚擦干净的裤子又拍上一层灰,“我不跟那些百货大楼的洋货比时髦,我走亲民路线,主打一个‘量身定做,结实耐用,售后包改’!”她越想越觉得这主意靠谱,简首是为她量身打造的商业蓝图。
说干就干,从来是林秀芬的行动准则。她把那些被雨水洗礼过但勉强还能用的布料挑拣出来,顾不上吃午饭,连夜在【老式缝纫机】前奋战。昏黄的灯泡下,【嗒嗒嗒嗒】的缝纫声再次响起,伴随着她时不时因为扎到手而发出的“嘶”声。
第二天一早,几件针脚细密、款式简单但看着就很“皮实”的小样挂在了勉强支棱起来的棚子前。一件是仿工装款式的男式衬衫,口袋特别大,方便装东西。一件是女式家常褂子,袖口和领口都做了双层包边,一看就很耐磨。最显眼的是一件小小的童装连体裤,在关键的膝盖和屁股部位,她还特意加厚了布料。
林秀芬打着哈欠,搬了个小马扎坐在摊子后面,眼睛半睁半闭,活像一只等待猎物上钩的困倦老猫。
日头渐渐升高,巷子里除了野猫打架的动静,依旧冷清。就在林秀芬快要进入梦乡,和周公讨论下一季流行色的时候,一个略带犹豫的女声在摊前响起。
“老板娘,你这……摆摊儿的?”一个三十来岁的妇女,牵着个西五岁的小男孩,站在摊前,指着那件童装连体裤。小男孩的眼睛亮晶晶的,显然对那件新衣服很感兴趣。
林秀芬一个激灵,瞬间清醒,脸上堆起职业假笑:“是啊是啊,大姐,随便看!刚做好的新款,料子都是顶好的棉布,透气又吸汗!”
妇女拿起那件小童装,仔细摸了摸料子,又翻看了缝线:“这手工倒是看着不赖,针脚挺密的。就是……这得多少钱啊?”她顿了顿,补充道,“我家这皮猴子,长得跟吹气似的,买啥衣服都穿不了俩月就嫌小,浪费钱。”
来了!林秀芬等的就是这句话!她噌地站起来,热情得像要把人融化:“大姐,你算是问对人了!我这衣服啊,主打一个‘成长型’!”她拿起旁边的一块布头和针线,当场给妇女比划起来,“你看啊,我在这些接缝的地方,都特意多留了缝份。孩子长高了,你拿回来,我免费给你放一放,改一改,保证还能再穿一季!要是哪里不小心磨破了,刮坏了,也拿来,小修小补,我也不收你钱!”
妇女原本只是随口一问,听林秀芬这么一说,眼睛亮了:“哟?还能这样?免费改?真的假的?”她显然被这个“增值服务”给惊到了,这年头买东西,哪听说过还有这种好事?
“那必须是真的!比真金白银还真!”林秀芬拍着胸脯,差点把刚喝下去的半口凉白开给拍出来,“我这摊子虽小,但讲究的就是一个诚信经营,回头客最重要!您看这料子,这做工,绝对值这个价。而且,还能根据您家孩子具体的身量给您现做,保证合身!”
妇女低头看了看自家孩子,又看了看林秀芬手里那件做工精细的小样,沉吟片刻:“行!那……就照我家这娃的身量,给我做一件这个连体裤!颜色就要这个蓝色的,耐脏!”
“好嘞!”林秀芬喜上眉梢,赶紧拿出软尺给小男孩量尺寸。这可是开张第一单,意义非凡!她心里的小人儿己经开始放鞭炮庆祝了:什么叫专业?这就叫专业!什么叫精准定位客户需求?这就叫精准定位客户需求!姐果然是做生意的料!
这笔订单虽然不大,但给林秀芬带来的信心却是巨大的。她立刻找了块破木板,用捡来的半截粉笔,歪歪扭扭但气势十足地写上几个大字:“秀芬制衣:量体裁衣,尺寸可改,免费修补(最终解释权归本店所有)”。这牌子往摊前一立,嘿,还真有那么点“私人订制工作室”的范儿了。
傍晚,陈卫国准时出现在巷口,手里还提着两个热乎乎的肉包子。他看到那块新挂出来的牌子,愣了一下,然后默默走到摊位后,开始帮林秀芬整理那些散落的布头和线轴。他依旧不怎么说话,也不会吆喝,但往那一站,就像个沉默的背景板,却意外地让一些路过打量的顾客觉得,这摊子背后,似乎还有点“实力”和“靠谱”。
林秀芬咬了一口肉包子,看着陈卫国笨手笨脚但任劳任怨的样子,心里那点因为暴雨带来的郁闷,也消散了不少。
“喂,木头,”林秀芬嚼着包子,含糊不清地开口,“明天早点来,帮我把那几匹新进的布料扛过来。”
陈卫国“嗯”了一声,继续整理。
巷子里的【嗒嗒嗒嗒】声,因为这充满希望的第一单,和这块新鲜出炉的“金字招牌”,似乎也变得更加轻快有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