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58,我有一个百货超市
重回1958,我有一个百货超市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重回1958,我有一个百货超市 > 第655章 好主意

第655章 好主意

加入书架
书名:
重回1958,我有一个百货超市
作者:
喾虾一族
本章字数:
9206
更新时间:
2025-07-06

第655章:好主意

胡厂长正眉头紧锁,两道浓密的眉毛犹如纠结在一起的麻绳,拧成了两个深深的疙瘩,恰似两团沉甸甸的阴云,严严实实地压在他的眉心。

他静静地伫立在墙前,目光久久地停留在那张布满斑驳印记的厂区规划图上。

这张规划图仿佛承载着钢铁厂一路走来的沧桑岁月,图上的线条在岁月的侵蚀下早已模糊不清,边角也因经年累月的翻阅而微微卷起,泛黄的纸面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胡厂长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和迷茫,他深知厂里目前的困境——订单如雪片般飞来,可生产能力却跟不上,这就像一辆满载货物却动力不足的马车,随时可能陷入停滞。

就在胡厂长满心烦闷之时,他的视线不经意间扫过旁边那张已经泛黄发脆的城市企业分布图。

这张图放在那里有些年头了,纸张上的字迹有的已经褪色,仿佛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满是岁月的痕迹。

然而,就在这一瞬间,一个念头如同划破黑暗的闪电,猛地在他的脑海中亮起,让他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仿佛在黑暗中找到了一丝曙光。

“领导!”胡厂长激动地抓起桌上的电话,声音里难掩急切之情,“咱是不是可以考虑找一家效益不太好的厂子合作呀?”

或许是兴奋过头,他说话的语速越来越快,手里握着的钢笔也在桌面上无意识地划动着,发出“吱啦、吱啦”的刺耳声响,在这安静得有些压抑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突兀。

“您想啊,要是能在他们原有的厂房里添置些关键的机器设备,再把水电线路稍微改造一下,说不定马上就能投产呢。

这样一来,至少能节省三个月的工期啊,还有三分之二的建材成本也能省下来!”胡厂长越说越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问题解决的希望。

电话那头一片沉默,只有电流“沙沙”的声音在寂静的空间里回荡,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了,让人心里莫名地紧张起来。

胡厂长紧紧地屏住呼吸,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紧张得他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咚咚”的心跳声,那声音在胸腔里回荡,仿佛要从嗓子眼儿蹦出来一样。

他握着电话听筒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白,手心里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过了好一会儿,领导才带着一丝沉吟的语气缓缓开口:“小胡啊,你这个法子听起来确实不错。

这样既能把那些闲置的资源盘活,又能快速扩大生产规模,是个一举两得的好主意。”

听到这话,胡厂长心头顿时涌上一阵狂喜,悬着的那颗心也终于落了下来。

他仿佛看到了厂里的难题迎刃而解,工人们忙碌而充实的身影,以及过年时大家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笑容。

毕竟,生产的产品越多,厂里的效益就会越好,到了过年的时候,大家伙儿也都能过上一个踏实舒心的好年,不用再为生计发愁。

两人紧接着就在电话里逐条核对起细节来,从设备的搬迁方案到人员的安置问题,每一个环节都讨论得十分细致。

胡厂长手里握着笔,在笔记本上飞速地记录着,字迹虽然有些潦草,歪歪扭扭的,但每一笔都透着一种想要打破困局的迫切感。

挂断电话后,胡厂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时才感觉到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黏糊糊的很不舒服,但他脸上却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而在上级领导的办公室里,红木办公桌上的台灯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将桌面上的文件照得清清楚楚,每一个字都清晰可见。

领导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用指关节轻轻叩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然后对旁边的陈秘书说:“小陈,把四九城里那些效益下滑的工厂名单给我拿来。”

陈秘书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应了声“好的,首长”,便转身快步去取。

没过多久,他就抱着一个厚厚的档案袋匆匆赶了回来,那牛皮纸袋上贴满了密密麻麻的标签,上面标注着各个工厂的名称以及相关的效益数据,看起来颇为详实。

“首长,这就是您要的效益下滑工厂的名单。

”陈秘书将档案袋轻轻放在办公桌上,语气恭敬地说道。

领导伸手接过档案袋,便开始仔细地翻阅、挑选起来。

他的食指有节奏地叩着桌面,发出规律的“哒哒”声,目光则在一份份名单上仔细地逡巡,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合适的目标。

陈秘书抱着手臂站在一旁,连大气都不敢出,整个办公室里只剩下领导翻页的声音和指尖叩击桌面的声音。

他看到领导的指尖在“坊布厂”这个条目上停了下来,那墨色的字迹被指尖压出了一道浅浅的痕迹。

“这个坊布厂,问题很具有代表性。

”领导一边说着,一边从档案袋里抽出一份泛黄的评估报告,纸张的边缘因为被频繁翻阅,已经起了毛边,看起来有些陈旧。

“这家厂子已经连续三年亏损了,仓库里的坯布库存都堆成山了,织机的闲置率超过了八成,单是每个月的设备维护费用,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领导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镜片后面的目光显得十分犀利:“但这恰恰就是我们所需要的——闲置的资源多,改造的空间也大。”

陈秘书闻言,连忙凑近办公桌,仔细看起那份评估报告来。

报告里夹着的照片上,锈迹斑斑的纺织机一排排整齐地排列着,宽敞的车间里采光很好,那些老旧的传送带虽然上面沾满了棉絮,但只要稍微清理一下就能重新投入使用。

更关键的是,这个厂区里有独立的锅炉房,还有完备的水电管网以及现成的仓储空间,这些都能为新的生产线节省大量的基建成本,是个非常理想的选择。

领导拿起红笔,在人员结构表上圈了起来:“这个厂一共有237名职工,其中熟练技工占了六十五成。

虽然纺织行业和机械加工行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这些工人的基础操作能力和质量把控能力还是有的,稍微培训一下就能很快适应空气炸锅生产线的工作。”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有些沉重:“而且这些工人的家庭大多比较困难,如果直接把厂子关停,很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

“就选这家了。

”领导的指尖重重地按在“坊布厂”的名字上,语气坚定地说,“通知他们厂长,明天上午十点来部里开个会。”

陈秘书连忙应道:“好的,首长!”

他转身走出办公室,就立刻去给坊布厂的厂长打电话。

坊布厂的厂长接到这个电话时,心里顿时一阵欢喜,脸上的愁容一扫而空,心想:这下厂子总算有救了。

另一边,李辰溪骑着摩托车回到四合院,一路上和遇到的邻居们笑着打了招呼,然后就径直回了自己家。

他本来困得连澡都不想洗,但实在受不了身上那股混杂着汗水和灰尘的味道,而且也想睡得舒服些,于是还是强撑着困意,去浴室冲了个澡。

洗完澡后,他倒头就睡。

院子里的蝉鸣声此起彼伏,像是一场永不停歇的音乐会;邻居家收音机里传来的评书声,抑扬顿挫,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然而,这些外界的声音都被他浓重的困意隔绝开来,他睡得十分香甜。

直到一阵胃部的尖锐绞痛袭来,才把他从酣睡中硬生生拽了回来。

李辰溪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感觉浑身还有些乏困,但肚子饿得咕咕叫,他知道要是不填饱肚子,估计今晚是别想再睡踏实了。

毕竟他一整天都没吃东西了,早上一直忙到将近中午才完事,洗完澡就直接睡了,压根没顾上吃饭。

能撑到现在才饿醒,也足以说明他是真的困极了,不然早就被饿醒了。

他慢吞吞地走到厨房,打开橱柜,想拿两个白面馒头垫垫肚子。

可看到那些二合面馒头,他就有些没胃口,总觉得咽起来卡嗓子,作为一个后世来的人,他实在不太习惯这种口感。

就在这时,他突然想起自己的商店空间里还有些吃的,于是赶紧从里面拿出酱牛肉、卤猪耳和卤猪蹄。

这些食物散发着的香气,本来就饥肠辘辘的他,顿时食欲大开,正准备大快朵颐的时候,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小院的宁静。

“谁啊?”李辰溪心里嘀咕着,这人也太没眼力见了,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自己要吃饭的时候来。

他叼着筷子,不情不愿地起身去开门。

门轴转动时发出“吱呀”的声响,月光透过门缝照了进来,勾勒出门口大鹏那宽厚的身影和李友德削瘦的轮廓。

“辰溪!可算逮着你在家了!”大鹏的大嗓门一开口,震得门框都好像在晃动,他一眼就瞥见了屋里桌上的卤味,喉结不自觉地上下滚动了一下,身上那件的确良衬衫被汗水浸出了一片深色的印记,显然是刚从外面回来。

“院里的张婶说你好些天没露面了,我和德子还以为你被敌特掳走了呢!”大鹏大大咧咧地说道,语气里带着几分玩笑。

李辰溪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你们俩就不能盼我点好?”

大鹏和李友德相视一笑,也不反驳。

李辰溪侧身让他们进屋,这才发现自己衬衫的扣子都系错了,赶紧伸手解开来重新系好。

他随手将装着卤味的油纸包推到八仙桌中央,瓷盘碰到木桌发出“咚”的一声闷响:“自己拿筷子吃吧。”

转身的时候,他看到李友德正盯着墙角那张图纸看——那是他画的太阳能热水器设计草图,边角因为反复修改已经变得皱巴巴的。

李辰溪心里咯噔一下,不动声色地走过去把草图收了起来。

这个产品还没公布,要是让他们知道了,说不定会惹出什么麻烦,严重的话,被当成敌特抓起来都有可能,还是小心为妙。

他赶紧转移话题,问道:“你们最近都在忙啥呢?天天早出晚归的,人影都见不着。”

这时,大鹏已经撕开了酱牛肉的油纸,油星不小心溅到了他黝黑的手背上,他毫不在意地用袖子擦了擦,嘴里塞满了肉,含混不清地说:“还能忙啥,瞎忙活呗。”

李辰溪也拿起一块卤猪蹄啃了起来,随口说道:“我前段时间厂里有个项目要参加,这段时间可把我忙坏了,总算把项目搞定了,不然真得累死在厂里。

”他一边说,一边满足地嚼着嘴里的肉,忙碌过后的轻松感,在美食的陪伴下愈发明显。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