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不知道,还有模有样的模仿,装什么装?”李易嘲笑丁岳。
丁岳发现师哥李易的嫉妒心很强,并不是刚开始见面时留给他的忠厚老实形象,而且李易还喜欢怼人,一副上怼天、下怼地、中间怼空气的姿态。
他不知道在李易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养成今天的性格,而且李易跟着师叔问心道人修炼法术,太急于求成、总想一步登天。
问心道人看了李易一眼,眼神充满厌恶,埋怨要不是李易建议烧炼铅汞等矿石药物,配制可服食的长生不死的金丹,他的身体也不会像今天这样?经常有气无力,全身间歇性地起水泡、部分皮肤腐烂,但又没有疼痛感。
问心道人不想让丁岳、王渊走外丹修炼之道,他认为师父陈道恒坚持的内丹修炼之道才是正途。
“你给我闭嘴。”问心道人斥责李易,接着说道:“他俩刚成年,你不要把他俩往歪门邪道上引诱。”
李易自觉理亏,沉默不语,认为他只是建议师父问心道人走外丹修炼之道,并没有强制师父问心道人放弃内丹修炼之道,师父问心道人这会怎么把气全撒在他身上?。
“你看看渊儿,被你害成啥样了?跟着你真是他一生的悲哀。”
李易有些委屈,扭头质问师父问心道人,为什么把所有他俩干的不齿于人之事都归罪给他?
抽取王渊的童子血、童子尿,亦或让王渊试用新研制的药丸,哪次不是征得师父问心道人的同意,若师父问心道人不同意,他会这样对王渊吗?
越想越气,李易开始暴走。
“你能比我正经到哪去?还大言不惭地指责我。”
李易认为师父问心道人就是位伪君子,在丁岳、王渊面前装好人,把他往火坑里推,他可不背这个黑锅。
问心道人瞟了李易一眼,首摇头,懒得再与他理论,不管怎么说,他俩一起确实干了不少难以启齿的坏事。
王渊来到三人身边,听见师父李易刚才说的话,一脸懵逼状,但他并没有怪罪师父李易、师祖问心道人,而是当成和事佬。告诉师父李易、师祖问心道人,他身体很好,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接着,王渊跑到假山池的另外一边,当着三人的面打了一套太极拳,证明他的身体很健康,可以继续被取血取尿亦或试验新药丸。
看见王渊极力讨好问心道人、李易的滑稽样,丁岳真为他感到悲哀!认为王渊真是一个贱皮子,一天不被虐就浑身痒痒。
为什么不能利用这次机会反抗一下?表明自己的态度,引起问心道人、李易的重视,告诫二人以后不要再折磨他。
不过话说回来,王渊在问心道人、李易跟前就是一个小虾米,根本掀不起多大风浪。
别说王渊了,就是丁岳和清灵在问心道人、李易跟前也只有被虐的份。
往后的日子,只能说多长长心,时刻提防着别被问心道人、李易算计。
李易扭头看向左边,问心道人扭头看向丁岳。
二人都在等着对方主动低头认错,谁认错谁就是主犯,罪加一等。
一个认为是对方的唆使,自己才决定试试;一个认为征得了对方同意,自己才会这么干。
二人像极了掐架的公鸡,谁都不让谁,谁都怕成为始作俑者。
“师叔,您消消气,过去的就过去。”
丁岳深知堡垒最容易从内部被攻破的道理。
提醒师叔问心道人,现在大敌当前,玄铁门就这几个人,千万不能内讧,一定要团结,一致对外,共同御敌。
不管是谁的对错?一切等消除了危险再理论。
小小年龄竟能以大局为重,能有这般的段位、这般的心胸,着实让问心道人感到惊讶?断定丁岳未来造诣必在李易、王渊之上,若获得高人指点,定让李易、王渊望尘莫及。
王渊走过来,来到师父李易身边,劝说师父李易向师祖问心道人认个错。
顺带打起感情牌,要不是师祖问心道人有心收留,二人这会还不知道在哪流浪,说不准早己命丧黄泉,哪还能站在这里与师祖问心道人拌嘴。
李易这会理智很多,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管怎么说?玄铁门由内丹修炼之道转为外丹修炼之道,是师父问心道人委派他前往万仙山参加修仙界大会。
会上,他认识一位来自白云山小门小派的道友,告诉他,当朝达官显贵都认可外丹修炼之道,选择服用外丹,用以延延益寿,稳坐江山不倒。
期间,李易找白云山小门小派的道友要了一粒金丹,送水内服后感觉神清气爽、元气满满,整天都处于精神极度兴奋状态,丝毫感觉不到疲惫。
认定外丹修炼之道比内丹修炼之道强太多。
回来后,他就各种引诱师父问心道人,把玄铁门的内丹修炼之道改为外丹修炼之道。
服用金丹可以瞬间提升功力,不出几年定可突飞猛进,飞升入仙班,留名于仙界,享受世人供奉。
不过,问心道人并不认可李易的说法,他认为外丹修炼之道乃歪门邪道,登不了大雅之堂,不值当推崇学习。
白云山的小门小派,只是利用当朝达官显贵的无知,投其所好、各有所取,
一个想借住金丹长生不死,一个想借助官方获得认可。
当初,无论李易如何劝说,以身试验,问心道人还是坚持师父陈道恒的内丹修仙之道。
因为师父陈道恒临飞升前曾告诉过问心道人,当时的修仙界出现了一种外丹修炼之道,不过尚未听说有走外丹修炼之道的修仙者,入列仙班、获得仙籍。相反不少走外丹修炼之道的修仙者,竟然莫名其妙地离奇死亡。
“师父,弟子知错了,您原谅我吧!”
李易率先低下高傲的头,主动向师父问心道人认错,希望能获得师父问心道人的原谅。
毕竟问心道人是李易的师父,哪有师父向徒弟认错的道理?更何况确实是李易一首唆使师父问心道人改变修炼之道,以便快速提高修为。
“岳儿,炼精化气,有个十六字口诀,师叔告诉你,你一定要记住。”
丁岳看到师叔问心道人根本不愿意搭理师哥李易,猜想肯定是师哥李易有错在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