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宋
灭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灭宋 > 第44章 瓜洲分师

第44章 瓜洲分师

加入书架
书名:
灭宋
作者:
黑天蛮王
本章字数:
10380
更新时间:
2024-12-11

至元十二年十月已酉,扬州城像是一只蜷缩在秋风中的困兽,被一层压抑的阴霾所笼罩。

呼啸的秋风如同尖锐的哨子,在大街小巷间横冲直撞,无情地卷带着地上早已枯黄的落叶。落叶在风中打着旋儿,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是这座古老城市不安的灵魂在低声呜咽。

丞相伯颜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如同一片铺天盖地的乌云,裹挟着无尽的威严与肃杀之气,朝着扬州城汹涌而来。

伯颜骑在一匹高大威武的黑色骏马上,身姿挺拔得如同山峰一般。他身上的盔甲在黯淡的阳光下闪烁着冷峻的寒光,犹如夜空中闪烁的寒星。他的脸庞犹如刀削一般坚毅,眼神冷峻而坚定,那目光宛如实质化的利箭,仿佛能穿透扬州城那看似坚固的城墙,精准地看到城内宋军的一举一动,就连宋军士兵内心的恐惧与不安似乎都能被他洞悉。

庚戌日,元军如同汹涌的潮水一般会兵围守扬州。

一时间,扬州城外军旗飘扬,那一面面军旗在狂风的肆虐下,猎猎作响,遮天蔽日,将天空都染成了一片压抑的色彩。元军的士兵们列阵整齐,他们就像一尊尊冰冷的雕像,一动不动地伫立着。身上的盔甲紧密贴合,在阳光偶尔穿透云层的瞬间,闪烁出令人胆寒的寒光,那光芒仿佛在向城内的守军耀武扬威。

平章阿珠及右丞张惠、参政敏珠尔丹率诸将来迎。阿珠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骏马,那马的鬃毛随风飘动,宛如燃烧的火焰。他快速地奔到丞相伯颜面前,动作干净利落,随即潇洒地翻身下马,恭敬地单膝跪地行礼。他抬起头,眼神中透着崇敬与忠诚,说道:

“丞相,您终于到了。扬州城防守严密,宋军凭借着城墙的坚固和城中的储备,似乎想要负隅顽抗。但在丞相您的英明指挥下,我大元的勇士们定能攻克这座城池,让它成为大元版图上的又一颗明珠。”

元将张惠也骑着马紧跟而来,他下马后,整了整自已的盔甲,走到伯颜面前,附和道:

“丞相,我等都在日日夜夜盼着您来。如今我们合兵一处,就像握紧的拳头,力量不可小觑。只要丞相一声令下,我们定能让城内的宋军胆寒,让他们知道抵抗大元是多么愚蠢的行为。”

元将敏珠尔丹则骑着一匹白色的骏马,他的神情庄重而严肃。他在马上微微欠身行礼后,眼神坚定地看着伯颜,说道:

“丞相,我们全体将士都随时听候您的调遣。我们早已迫不及待地想要在您的指挥下,冲锋陷阵,为大元的荣耀而战。”

伯颜微微点头,他的目光从众人身上一一扫过,那目光中带着威严与信任,说道:

“很好,我看到了我军高昂的士气。但我们不可轻敌,扬州城虽迟早是我大元的囊中之物,但我们必须谨慎行事,将伤亡降到最低。”

十月壬子,阿珠接受了朝廷左丞相的任命。在一座宽敞而庄重的营帐之中,气氛凝重而严肃,仿佛空气都凝结成了实质。营帐的四周挂着各种兵器和地图,中央的地上铺着厚厚的毡毯。

伯颜站在营帐的中央位置,他的身后是大元的军旗,军旗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晃动。伯颜双手捧着诏书,表情庄重而严肃,声音洪亮而威严地大声宣读:

“平章阿珠,你在以往的战役中战功赫赫,你的勇猛与智谋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大元的军队。今任命你为左丞相,这是陛下对你的信任,也是你应得的荣耀。望你继续为大元效力,带领我军走向更多的胜利。”

阿珠单膝跪地,他的身姿挺拔而坚毅,眼神中透着激动与自豪。他恭敬地伸出双手接过诏书,然后将诏书高举过头,声音如同洪钟般响亮地回应:

“丞相放心,阿珠定当不负陛下与丞相的信任。我愿将我的热血与生命奉献给大元,为大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会用敌人的鲜血来证明我对大元的忠诚,让大元的威名传遍这片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十月癸丑,丞相伯颜到达大湾头新堡。

这里地势开阔而平坦,一望无际的枯黄草地延伸到远方,与天边的地平线融为一体。秋风如同无情的镰刀,掠过草地,使得草浪如同波涛一般起伏不定。伯颜站在一个稍高的土坡上,这里可以俯瞰到周围的一切。他召集诸将指挥方略,他的面前摆放着一张巨大而详细的地图,地图上标注着周边的山川、河流、城池和道路。

伯颜表情严肃得如同石刻一般,他伸出手指指着地图上扬州城的位置,目光坚定地看着众将,说道:

“扬州是战略要地,就如同咽喉一般重要。我们必须谨慎行事,不可有丝毫的大意。阿喇哈,你从建康赶来,想必对周边的情况有所了解,现在把你所知道的情况和你的看法都说出来,大家共同商议。”

阿喇哈恭敬地向前迈了一步,他的步伐沉稳而有力。他低头看着地图,思索片刻后说道:

“丞相,扬州城的城墙高大厚实,且城内的宋军防守意识很强。不过,据我观察,他们的粮草供应虽然充足,但人心却并非完全一致。有些士兵对这场战争充满了恐惧,而城内的百姓也对长期的战争感到疲惫。我们可从其弱点入手,比如散播一些我军优待俘虏和百姓的消息,动摇他们的军心,然后再寻找合适的时机,各个击破。”

伯颜听后,微微点头,眼中露出赞许的目光:

“阿喇哈,你的想法很有见地。但我们也不能仅仅依赖于此,军事上的强攻同样必不可少。”

然而,就在这时,天空突然像是被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遮住了一般,乌云密布,黑沉沉地压下来。

紧接着,豆大的雨点如同断了线的珠子般倾盆而下。雨水如同密集的箭镞般落下,狠狠地打在士兵们的盔甲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仿佛是上天敲响的战鼓。

伯颜见状,眉头微微皱起,他大声喊道:

“今日先回营,待雨停再做商议。这雨虽然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不便,但也是上天对我们的考验。大家不要松懈,回营后检查武器装备,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

说罢,他率领众将在风雨中迅速返回营帐。

十月乙卯,丞相伯颜与左丞相阿珠兵合。两人见面的那一刻,阿珠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他骑着马快速奔到伯颜面前,然后利落地翻身下马,激动地说:

“丞相,如今我们兵力更强,就像两条汇聚的江河,力量汹涌澎湃。有了这样强大的兵力,我们定能势如破竹,任何阻挡在我们面前的敌人都将被我们碾碎。”

伯颜也露出一丝难得的笑意,他拍了拍阿珠的肩膀,说道:

“阿珠,你说得没错。但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强大冲昏头脑,每一个决策都必须谨慎。阿喇哈,你还需回建康起兵,与我们形成掎角之势。这样一来,我们在战略上就更加主动,无论宋军从哪个方向出击,我们都能应对自如。”

阿喇哈抱拳领命,他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与决心:

“丞相,末将即刻出发。请丞相放心,我会尽快起兵赶来,与丞相和阿珠将军共同作战。”

十月辛丑,伯颜留下博啰欢、阿里伯等部锐兵万众守湾头堡。湾头堡前,博啰欢和阿里伯站在士兵们的前面,宛如两座巍峨的铁塔。

博啰欢身材魁梧,肌肉贲张,他的眼神中透着坚毅与果敢。他看着自已的士兵,那是一群充满活力与斗志的勇士,他大声说道:

“兄弟们,我们肩负着重要使命,湾头堡是我们必须坚守的阵地。这里就像一把插入敌人心脏的利刃,我们要守住这里,不能让宋军有可乘之机。一旦我们失守,整个战局都可能受到影响。我们是大元的勇士,我们的身后是大元的荣耀,我们要让敌人知道,我们是不可战胜的。”

阿里伯也挥舞着手中的武器,那武器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他的脸庞黝黑,透露出一种久经沙场的沧桑感。他声音洪亮地喊道:

“大家都打起精神来,我们在战场上已经经历了无数的考验,这一次也不例外。我们要像守护自已的生命一样守护湾头堡,让丞相和大元的百姓看到我们的英勇。”

士兵们齐声高呼:

“遵命,将军!”

那高呼声响彻云霄,仿佛要冲破天际。

是日,大兵南举。

丞相伯颜来到杨子桥堡视察。他骑着马缓缓地走过桥堡的每一个角落,他的目光如同鹰隼一般敏锐,仔细地观察着桥堡的防御工事。他身边的将领们都静静地跟在后面,不敢发出丝毫的声响,生怕打扰到丞相的思考。伯颜看着桥堡的城墙、瞭望塔和护城河,对身边的将领说:

“这杨子桥堡也是关键之处,它就像一条锁住扬州城的铁链。我们要密切关注这里的动静,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要及时汇报。这里的防御工事看似坚固,但我们也要做好应对突况的准备,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

当天夜里,丞相伯颜宿于瓜洲。瓜洲的夜晚静谧得如同沉睡的巨兽,寒冷的空气如同无形的触手,悄悄地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江水在黑暗中缓缓流淌,发出低沉的呜咽声,仿佛是一个孤独的旅人在诉说着心中的哀愁。

伯颜在营帐中,营帐里的烛火摇曳不定,映照着他沉思的脸庞。他在地图前仔细地研究着,思考着下一步的行军计划。他的眼神专注而深邃,脑海中不断地模拟着各种可能的战况和应对策略。

十月壬戌,丞相伯颜渡江至镇江。江面上,战船如同一片片漂浮的树叶,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战船的船头高昂,仿佛是一只只即将破浪前行的巨兽。

元军的士兵们整齐地站在船上,他们的身影如同一个个小黑点,却充满了力量感。战船在船夫们有力的划动下,乘风破浪,向着镇江驶去。江风呼啸而过,吹起士兵们的衣角和旗帜,发出呼呼的声响。

到达镇江后,伯颜在府廨宣读圣旨。府廨内,官员们齐聚一堂,气氛庄重而肃穆。大厅的墙壁上挂着精美的字画,地上铺着华丽的地毯,但此时没有人去关注这些。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伯颜身上。

伯颜站在大厅的中央位置,他展开圣旨,表情庄重而严肃,声音在大厅中回荡,每一个字都清晰而有力:

“陛下旨意,今在镇江置行枢密院,令官阿达哈、董文炳同署行中书省。此乃陛下对镇江的重视,也是对诸位的信任。希望大家各司其职,为大元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

阿达哈和董文炳站在一旁,阿达哈微微欠身行礼后,说道:

“丞相,我们定当齐心协力,处理好军政事务。我们会遵循陛下的旨意,在丞相的领导下,将镇江治理得井井有条,为我大元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董文炳也点头称是,他的眼神中透着忠诚与决心:

“丞相放心,我们不会辜负您的期望。我们会以大元的利益为重,积极履行自已的职责,让镇江成为我大元南方的重要据点。”

左丞阿达哈部左军诸将先攻常州不下。

常州城城墙高大坚固,宛如一座巨大的堡垒屹立在那里。宋军在城墙上顽强抵抗,他们的箭矢如同雨点般射向元军。阿达哈站在阵前,他的眉头紧紧皱起,眼神中透着一丝焦急。他看着眼前的战况,对将领们说:

“这常州城比我们想象的难攻,宋军的抵抗非常顽强。大家不可轻敌,我们需要重新调整战略。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强攻,要寻找他们防御的薄弱环节,然后集中兵力突破。”

将领们纷纷点头,他们开始重新审视战场局势,调整部署。

丞相伯颜与阿珠议平宋大事,两人坐在一座宽敞的营帐之中。

营帐内摆放着各种军事地图,地图上的线条和标记如同迷宫一般复杂。营帐的四周点着明亮的烛火,将整个营帐照得通亮。伯颜看着地图,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他的眼神专注而深邃,仿佛要从这地图中找到征服南宋的秘诀。他说道:

“阿珠,如今形势复杂,南宋虽然看似摇摇欲坠,但他们在一些关键城池的防守依然很强。我们要分兵多路进攻临安,这样可以分散宋军的兵力,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从而各个击破。”

阿珠点头道:

“丞相说得对,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战略。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向给宋军施加压力,让他们陷入混乱。而且,我们还可以利用各个地方的地形和民情,制定更加具体的作战计划。”

于是,他们在看了元主忽必烈的秘旨后决定分诸军为三道,会于临安。

右军以参政阿喇哈、四万户总管鄂啰齐等帅蒙古、汉军步骑十余万众,自建康出,由安庆直趋独松岭。

阿喇哈骑在马上,他的身姿矫健而挺拔。他看着身边同样充满斗志的鄂啰齐,眼神中透着坚定与自信,说道:

“我们这一路任务艰巨,但只要我们勇往直前,就像草原上的狼群追逐猎物一样,定能突破宋军防线。我们的身后是大元的期望,我们不能辜负陛下和丞相的信任。”

元将鄂啰齐回应道:

“阿喇哈大人,我们紧跟您的步伐,就像影子追随本体一样。我们蒙古和汉军的勇士们都渴望在这场战争中建功立业,为大元的荣耀而战。我们会克服一切困难,向着独松岭进军。”

左军以参政董文炳、蒙古官帅万户张弘范、万户张祗、都统范文虎、王世强、管如德、史胜等、省都事杨晦,领幕府事,水陆精兵数十万,出江入海,取道江阴,进趋许浦、澉浦、上海、华亭等处。

董文炳站在船头,他望着眼前浩浩荡荡的舰队,那舰队如同一片漂浮的钢铁森林,充满了力量感。他对众人说:

“兄弟们,我们这一路要在海上作战,海上的情况变幻莫测,充满了各种危险。但我们不能害怕,我们是大元的精锐之师。大家要做好应对各种情况的准备,无论是狂风巨浪,还是宋军的偷袭,我们都要保持警惕,勇往直前。”

元将张弘范握紧拳头,他的眼神中透着一股勇往直前的勇气:

“董大人放心,我们蒙古勇士在海上也不会退缩。我们会像征服陆地一样征服这片海洋,让宋军知道,我们的力量无处不在。”

丞相伯颜暨左丞阿达哈至中道,行都省事,统帅群将,咸受节度,裁断大事,帅蒙古汉军一万众,水陆继进,趋常州。

是日,左丞相阿珠奉诏旨分兵镇遏扬州,屯于瓜洲。

阿珠站在瓜洲的营地中,他望着扬州城的方向,眼神中透着一种坚定的使命感。他对士兵们说:

“兄弟们,我们要守好这里,这是丞相交给我们的重要任务,就像守护我们自已的家园一样重要。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每一个时刻都要保持警惕。扬州城是我们大元的重要目标,我们要确保它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不能让宋军有任何可乘之机。”

士兵们齐声高呼:

“遵命,将军!”

那声音如同雷鸣般响亮,在瓜洲的上空回荡。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