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宋
灭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灭宋 > 第3章 文天祥出列

第3章 文天祥出列

加入书架
书名:
灭宋
作者:
黑天蛮王
本章字数:
4500
更新时间:
2024-12-11

至元十年,十一月的天空阴沉沉的,凛冽的寒风呼啸着席卷大地,似要将世间的一切都撕裂。铅灰色的云层低垂,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动荡与风暴。宋廷在这寒冷刺骨的寒风中,做出了一项重要的决策,起用前直学士院文天祥为湖南提刑。

文天祥身着一袭素袍,迈着坚定而沉稳的步伐踏入故相江万里的府邸。这座府邸虽曾有过辉煌的过往,但如今在岁月的无情侵蚀下,已略显沧桑与破败。庭院中的树木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枯黄的落叶随风飘舞,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往昔的荣耀与如今的忧虑。

江万里于书房中相迎,这位曾经的相国虽已两鬓斑白,面容憔悴,皱纹如沟壑般纵横交错,但那目光依然深邃而坚毅,仿佛能洞悉世间的一切。书房内,烛光在寒风的侵袭下摇曳不定,书卷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带着岁月的沉淀与智慧的芬芳。

两人相对而坐,江万里凝视着文天祥,眼中满是赞赏与期待,缓缓开口道:

“文贤侄,久未相见,你之风采依旧,更添几分沉稳。”

文天祥恭敬地拱手回道:

“大人谬赞,晚辈不过是坚守初心,不敢有丝毫懈怠。”

江万里长叹一声,愀然说道:

“吾老矣,如今年岁渐长,心有余而力不足。回想往昔,我朝也曾繁荣昌盛,歌舞升平,百姓安居乐业。如今却风雨飘摇,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内有忧患重重,奸佞当道。贤侄啊,我是心忧如焚,夜不能寐!”

文天祥眉头紧皱,神情严肃地说道:

“大人,晚辈深知国家危难,如今这局势,每况愈下。但晚辈定当竭尽全力,哪怕粉身碎骨,也要为朝廷分忧,护我大宋江山!”

江万里微微点头,目光中透着坚定,再次拱手道:

“贤侄,你素有大志,且才华出众,志节高洁。如今这局势,风云变幻,观天时人事,必当有变。这世道的责任,或许就在君之肩头啊!”

文天祥握紧拳头,语气激昂,猛地站起身来:

“大人放心,晚辈定不负所托,哪怕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若不能拯救大宋于水火,文天祥愿以死明志!”

江万里拍了拍文天祥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

“我相信你,定要谨慎行事,切不可鲁莽冲动。如今朝廷艰难,奸人作祟,需你等忠义之士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但也要懂得保存实力,不可一味蛮干。”

文天祥郑重地点头:

“大人的教诲,晚辈铭记在心。大人放心,天祥定当竭尽所能,不负所托。”

两人又就当下局势深入探讨许久,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忧心忡忡,直至夜色渐深,月上中天,文天祥方才告辞离去。

时间匆匆,至元十一年春,恰是宋咸淳十年。正月,已卯朔,新年伊始,本应是热闹喜庆的时节,然而却未见多少欢乐的气氛。

一座宏伟壮丽的元宫阙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宣告竣工,它宛如一座庞然巨兽般矗立于大地之上。那高耸入云的宫墙如铜墙铁壁一般坚不可摧,威严庄重;而宫殿内部则是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彰显着无尽的奢华与尊贵。然而,这座美轮美奂的宫殿却散发出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重压迫感,仿佛将人们笼罩其中,无法逃脱。

元廷朝堂之上气氛凝重,犹如乌云密布,令人感到窒息。元阿尔哈雅率先出列,他目光坚定,声音洪亮如钟:

“荆、襄自古乃用武之地,如今汉水上流已为我大元所有,若顺流长驱,宋必可平!此时不战,更待何时?”

阿珠紧接着上前一步,拱手说道:

“臣略地江、淮,所见宋兵弱于往昔,如今他们士气低落,军备松弛。今若不取之,时不能再!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陛下!”

此时,一位老臣站了出来,神色忧虑地说道:

“陛下,战争劳民伤财,且宋地广阔,未必能轻易攻克,还望陛下三思啊。”

另一位大臣也附和道:

“是啊,陛下,贸然出兵,若陷入持久战,对我朝也极为不利。”

阿尔哈雅怒目而视,反驳道:

“你们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已威风!如今大好时机,怎能错过?”

朝堂上顿时争论不休,大臣们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

元主忽必烈坐在龙椅之上,神色严肃,目光威严地扫过群臣,他微微皱眉,陷入沉思。良久,他开口说道:“都别吵了!”朝堂瞬间安静下来。

忽必烈随即趣召史天泽同议。史天泽颤颤巍巍地走出队列,缓缓说道:

“此乃国之大事,可命重臣一人,如安图、伯颜,都督诸军,则四海混同,可计日而待。臣老迈,犹足为副。”

元主忽必烈沉思片刻,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说道:

“伯颜可以任此事。”

阿尔哈雅听闻此事后,心急如焚地再次开口道:“陛下啊!此次我师傅率军南下征讨,必须要兵分三路才行。然而现在咱们的军队数量远远不够啊,如果不增加十万兵力的话,恐怕很难取得胜利。”

此时,元主忽必烈毫不犹豫地大手一挥,斩钉截铁地说道:“好!那就立刻下诏让中书省再招募十万士兵吧!”

这一命令下达之后,朝堂之上的众人顿时神色各异。有些人兴奋不已,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而另一些人则忧心忡忡,担心战争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和牺牲。就在这时,一场关乎宋元两国命运的生死之战,正悄然拉开序幕。

甲戌正月,元都的天空中乌云密布,寒风凛冽,吹得宫廷的旗帜猎猎作响。宫殿之内,气氛庄严肃穆。

元主忽必烈高坐于龙椅之上,他目光炯炯,神色威严,环视着殿下的群臣。此时,他声音洪亮地说道:

“诸位爱卿,如今时机已至,朕命右丞相伯颜节制诸军,挥师伐宋!”

伯颜出列,恭敬地拱手行礼,大声应道:“陛下放心,臣必不辱使命,定当率领大军,为我大元开疆拓土!”

忽必烈微微点头,目光中充满了期待和信任,说道:

“伯颜,此役关乎我大元国运,务必谨慎行事,一举成功!”

伯颜再次行礼,坚定地回答:

“臣明白,定当全力以赴,不负陛下重托!”

朝堂上的群臣们交头接耳,有的面露兴奋之色,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有的则忧心忡忡,担心战争带来的种种变数。

忽必烈大手一挥,高声说道:

“朕相信,在伯颜丞相的统领下,我大元铁骑定能踏平宋土,成就千秋霸业!”

群臣齐声高呼:

“陛下圣明!大元必胜!”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