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宋
灭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灭宋 > 第4章 准备准备

第4章 准备准备

加入书架
书名:
灭宋
作者:
黑天蛮王
本章字数:
4200
更新时间:
2024-12-11

至元十一年,二月壬申,汴梁城的天空阴沉沉的,仿佛一块巨大的灰色幕布沉沉地压着大地,密不透光,让人感到无比的压抑和窒息。料峭的春风呼呼地吹着,那阴冷的风如冰冷且灵活的细蛇,拼命地往人们的衣领里钻,却怎么也吹不散那弥漫在空气中的紧张与忙碌。

在汴梁那宽阔的河畔,工匠们热火朝天地忙碌着。他们古铜色的肌肤上满是汗水,在春日的寒意中冒着腾腾热气,犹如烟雾缭绕,又似虚幻的梦境。铁锤敲击的声音此起彼伏,好似激昂的战鼓,震耳欲聋,每一声都仿佛在诉说着对胜利的渴望。

八百艘崭新的战船正在紧锣密鼓地打造着,木屑飞扬如雪花般纷纷扬扬,在风中肆意飘舞,有的落在工匠们的肩头,有的飘向远处的草丛。河水也似乎被这喧嚣所惊扰,愤怒地泛起层层汹涌的涟漪,一浪接着一浪,相互撞击,发出咆哮般的怒吼,仿佛在抗议着这无休止的嘈杂。

与此同时,元主正准备前往上都。皇宫那宏伟壮丽的大殿中,气氛凝重而压抑,仿佛有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每个人的心头,让人喘不过气来。

元主忽必烈坐在那威严无比的龙椅上,听闻辽阳行省国王特默格扰民之事,气得脸色铁青,双目圆睁,眼中燃烧着熊熊怒火,心中的恼怒犹如即将喷发的火山,随时可能爆发出毁灭一切的力量。

他握紧拳头,猛力一拍扶手,大声吼道:

“这特默格竟敢如此肆意妄为,扰我百姓安宁!他究竟把朕的旨意置于何地?”

声音在大殿中回荡,震得梁上的灰尘簌簌落下。身旁的太监和宫女们吓得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一个个低垂着头,身体微微颤抖。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忽必烈紧皱眉头,目光坚定地决定起用廉希宪为北京行省平章政事,以整顿当地的混乱局面。

廉希宪被传召入宫,他坐在肩舆之上,心情忐忑不安,犹如揣着一只乱跳的兔子。肩舆缓缓进入大殿,那沉重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大殿中回响,仿佛敲打着他的心房,一下又一下,让他的心跳愈发急促。元主赐座,廉希宪心怀忐忑地坐下,屁股只敢挨着椅子的边缘,身子微微前倾。

元主目光深沉,犹如一潭看不见底的湖水,语气严肃地说道:

“昔在先朝,卿深识事机,每以帝道启朕。及鄂汉班师,屡陈天命,朕心不忘。丞相,卿实宜为,顾退托耳。辽沈户不下数万,诸王、国婿分地所在,彼皆素知卿能,故命卿往镇,体朕此意。”

廉希宪连忙起身,恭敬地深深鞠躬,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声音坚定地回道:

“陛下信任,此乃臣之荣幸。然此事责任重大,臣唯恐能力有限,有负陛下重托。但既蒙陛下厚爱,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辱使命,为陛下分忧,为百姓谋福!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臣也绝不退缩!”

三月,庚寅日,阳光时隐时现,像是个调皮的孩子在与人们捉迷藏。元都的气氛却格外凝重,仿佛整个城市都被一块无形的巨石压着,让人喘不过气来。

元廷决定派遣凤州经略使实都、军民总管洪俊奇等率兵征伐日本。大小战船共计九百艘,密密麻麻地排列在港口,旌旗蔽日,军威浩荡。那一艘艘战船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仿佛一群即将出海的猛兽,露出锋利的獠牙,准备撕裂一切阻挡。士兵们身着铠甲,手持兵刃,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无畏,他们的呐喊声响彻云霄。

元主就讨日本之事询问赵良弼,赵良弼神色忧虑,眉头紧蹙,额头上的皱纹如沟壑般深刻,拱手说道:

“陛下,臣居日本岁余,睹其俗很勇嗜杀,不知有父子之亲,上下之礼。其地多山水,无耕桑之利,得其人不可役,得其地不加官田。况舟师渡海,海风无朝,祸害莫测。那海风的呼啸,犹如恶鬼在深夜中的凄厉嘶吼,让人毛骨悚然;海浪的翻腾,恰似猛兽在疯狂地扑击,势不可挡。是谓以有用之民填无穷之巨壑也。臣谓勿击便。”

元主听后,手托下巴,陷入了长久的沉思。他在大殿上来回踱步,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微微摇头。良久,他终于缓缓说道:

“朕从卿言。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不可贸然行动。”

最初的时候,元朝使者赵良弼奉命出使到日本。日本太宰府的官员大摇大摆、盛气凌人地前来索取国书,他们昂首挺胸,用一种极为轻蔑和高傲的语气说道:

“赶快把国书交给我们!”

面对这些傲慢无礼的人,赵良弼毫不退缩,他的眼神坚定而果敢,义正词严地回应道:

“必须要见到你们的国王,我才会递交国书。”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

时间过去了好几天,太宰府官又一次来到这里求取国书,但这一次他不是独自一人前来,而是带着一队士兵。这些士兵每个人都手持锋利的武器,气势汹汹。太宰府官一脸凶狠地威胁道:

“今天如果你们还是不交出国书,就别怪我们对你们不客气了!”

接着,他又大声说道:

“大将军已经率领十万大军前来讨要国书。”

面对这样的威胁,赵良弼却没有丝毫畏惧之色。他瞪大双眼,怒目而视,眼中仿佛能够喷出火焰一般,愤怒地吼道:

“除非让我见到你们的国王,否则就算你们砍下我的头颅,也休想得到国书!”

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响亮,震得在场之人无不惊愕,那些士兵也被他的气势所震慑,不自觉地后退了几步。

日本官员深知赵良弼性格刚毅,宁死不屈,无计可施之下,只得垂头丧气地派遣专人护送赵良弼前往对马岛。

待到归来之时,赵良弼事无巨细地将日本君臣的情况、爵位封号、州郡名称数量、风土人情以及地理环境等信息逐一呈报给元主忽必烈。

忽必烈大喜过望,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赞道:

“卿可谓不辱君命矣!卿之功绩,朕当重重赏赐!”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