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深秋,萧瑟的寒风呼啸着,丞相伯颜率领着浩浩荡荡、气势磅礴的大军一路奋勇前行,终于抵达了复州城。
城外,枯黄的野草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仿佛在诉说着战争的残酷。远处的山峦笼罩在一层阴霾之中,增添了几分压抑的气氛。
丞相伯颜派出使者前往复州城,向其主帅翟贵传达谕令:
“汝曹若能审时度势,明智而降,有官职者仍可保留原职,官吏百姓生活依旧安宁,衣冠服饰不变,市集店铺照常营业,我军定秋毫无犯,关会铜钱依旧依例通行使用。”
当元军兵临城下,那黑压压的军阵如乌云压境,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元军士兵们个个盔明甲亮,手持兵刃,眼神中透露出腾腾的杀意。他们整齐地排列着,步伐沉稳有力,仿佛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战鼓雷鸣,声震云霄,让人心惊胆战。
城墙上的宋军守军们个个神色紧张,他们紧紧握着手中的武器,眼睛死死地盯着前方,仿佛要透过城墙看到墙外敌军的一举一动。
守将翟贵站在城头,望着城外密密麻麻、威风凛凛的元军,眉头紧锁,脸上露出沉重的表情。他知道眼前的敌人实力强大,但他作为一名将领,有责任保护城中百姓的安全。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平静自已的心情。然而,面对如此庞大的敌军,他心中仍然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他不禁开始怀疑自已是否能够抵挡住敌人的攻击。
在这个关键时刻,翟贵的内心陷入了极度的挣扎之中。他知道,如果不战而降,将会给城中百姓带来灭顶之灾;但如果奋起抵抗,又可能导致更多人的伤亡。
翟贵紧咬着牙关,努力思考着应对之策。他明白,这场战争不仅仅是生与死的较量,更是对勇气与智慧的考验。无论如何,他都必须做出一个决定,带领士兵们共同抵御外敌。
他身旁的副将焦急地说道:
“大人,元军势大,兵强马壮,装备精良,我们该如何是好?这冷风刮得人心里直发慌。”
翟贵的目光在城墙上的守军们身上扫过,他看到了士兵们眼中的恐惧和不安。他深知以城中的兵力和资源,抵抗元军无异于以卵击石。但投降又意味着背负背叛的骂名,他的内心备受煎熬。
翟贵握紧了拳头,声音低沉地说道:
“我身为复州主帅,理应为城中百姓谋求生路。可若就此投降,我又如何面对自已的良心和忠义之名?”
副将说道:
“大人,元军向来凶猛,如今这般阵势更是锐不可当。沙洋城正是因为抵抗,全城被屠,若执意抵抗,城破之时,便是生灵涂炭之日啊。”
翟贵长叹一口气,来回踱步,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百姓们无辜的面容。
“难道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翟贵喃喃自语。
此时,城中的一位老者来到城头,他步伐蹒跚、身形佝偻,颤颤巍巍地走到翟贵身旁,眼中满含着泪水,声音颤抖地说道:
“将军啊,为了这一城百姓,莫要做无谓的抵抗了。”
翟贵缓缓转过身来,看着眼前这位饱经沧桑的老者,他的脸上流露出深深的无奈与痛苦。他知道,这位老者代表了城中千千万万的百姓,他们渴望和平,希望战争能够结束。
老者紧紧握住翟贵的手,轻声说:
“将军,我们这些老百姓已经受够了战火的摧残,不想再看到更多的人死去。您若执意抵抗下去,只会让更多无辜的生命消逝。求求您,放下武器,让我们过上平静的生活吧!”
翟贵望着老者,心中充满了矛盾。作为一名军人,他有责任保卫国家,但同时也不能无视百姓们的安危。在这一刻,他感到自已肩上的担子愈发沉重,难以抉择。
经过漫长的内心挣扎,翟贵最终咬了咬牙,眼神坚定而又无奈地说道:
“罢了,为了城中百姓,降吧。”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甘,仿佛是从牙缝里挤出来一般。
最终,翟贵决定听从老者的建议,放弃了继续战斗的念头。他深深地叹了口气,然后转身面向城外的敌军。当他张开嘴时,声音却变得沙哑无力:
“我……投降。”
随着翟贵的话音落下,城门缓缓打开,翟贵带领着手下的士兵走出城去,向敌军投降。那一刻,城中的百姓纷纷涌上街头,他们用沉默和哀伤的目光送别翟贵。
诸位将领见此情形,随即向丞相伯颜进言:
“丞相,自古以来,投降之礼应当要有降表,必须清楚地计点钱粮和军队数量,还应派遣官员镇守,以防有变啊。此时这冷风阵阵,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咱们得谨慎行事。”
然而,丞相伯颜微微皱起眉头,双手背后,目光坚定地说道:
“此时并非计较这些的时候,我们应以仁义为本。莫要被这寒风扰乱了心思。”
翟贵来到伯颜面前,面露忧色,说道:
“丞相,贵今官守复州,若是不降,这一郡的生灵必然遭受屠戮毁灭。可如今我已投降,我的家属尚在鄂州,恐怕难以幸免。”
丞相伯颜拍了拍翟贵的肩膀,安慰道:
“翟将军莫忧,汝今迎师而降,此乃大义之举,鄂州的亲属定可保无虞。”
过了片刻,丞相伯颜又召来翟贵,他目光炯炯,神色严肃而又充满期许,语重心长地说道:
“翟将军,复州距离江陵不远,汝可派遣使者前去招谕。我会交付汝蒙古文字,如今让江陵之人携带。倘若遇到我军后军,见此文字,也不敢加害。”
说着,伯颜从怀中掏出一卷文书递给翟贵,然后又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办吧,我很信任你。”
翟贵连忙拱手应道:
“多谢丞相信任,末将定当办妥此事。”
众将领们纷纷站出来,脸上带着凝重的神情,语气焦急地对丞相伯颜说:
“丞相,我们必须要让复州呈上降书,并明确他们的粮草、钱财和军队数量,这样我们才能够保证万无一失啊。从现在的天气来看,恐怕会有一场大雪来临,我们需要倍加谨慎。”
丞相伯颜面色阴沉,他挥动着粗壮的手臂,大声回应道:
“不可以。如果复州拒绝投降,我们现在也无法强行进攻。时间紧迫,距离长江已经很近了,我们需要全力以赴做好渡江作战的准备,我们的精力应该放在成功渡江这件事情上,而不是在这里浪费时间。”
听到丞相的话,将领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其中一名将领站出来,恭敬地向丞相行礼,表示愿意听从命令。其他将领也跟着响应,齐声高呼:
“诺。末将等谨遵丞相之令!”
一时间,军中气氛凝重而又充满期待,众人皆知,更为艰难的战斗还在前方等待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