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宋
灭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灭宋 > 第14章 边居谊之争

第14章 边居谊之争

加入书架
书名:
灭宋
作者:
黑天蛮王
本章字数:
6308
更新时间:
2024-12-11

在沙洋以南五里之处,一座新城宛如钢铁堡垒,傲然屹立。这座城池的守护者是宋将边居谊,乃随州之人。

遥想当初,边居谊投身宋将李庭芝麾下,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他如同一头勇猛的雄狮,于沙场之上纵横驰骋。每一场激战,他都冲锋在前,以无畏的勇气和超群的智谋,历经无数次血与火的洗礼,立下赫赫战功,一路擢升,终至都统制之高位。咸淳十年,他肩负起京湖制置帐前都统的重任,以钢铁般的意志坚守新城。

边居谊不仅善于驾驭部下,更以真挚的情义赢得了每一位士卒的衷心拥戴。在他的精心操持下,但凡作战与防守所需的器具,皆准备得充足完备,治理之法严谨有序,颇具章法。

这一日,丞相伯颜率领着遮天蔽日的大军汹汹而来,兵临新城之下。他骑在高头大马上,神情冷傲,眼神中透露出轻蔑之意。他放眼打量着眼前这座小小的新城堡,心中暗自思忖:

“这座小小的堡垒看起来并不起眼,必可轻易攻破。”

然而,就在这时,城墙上突然出现了一个身影。边居谊身披战甲,手持长枪,英姿飒爽地站在了城墙之上。他目光坚定而锐利,与丞相伯颜对视着,毫不示弱。

边居谊身后的士兵们也纷纷举起武器,士气高昂。他们知道,这场战斗将决定他们的生死存亡,但他们毫不畏惧,准备与敌人决一死战。

丞相伯颜看到边居谊和他的士兵们如此坚决,不禁皱起眉头。他原本以为这座看似规模不大的小小堡垒能够轻易攻破,但现在看来并非如此。边居谊和他的士兵们展现出了顽强的斗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让丞相伯颜感到有些棘手。

伯颜见状,令宋降将吕文焕将在沙洋斩杀的军人首级罗列于城下,那一颗颗首级触目惊心。接着,又令万户帖木儿、史弼押着被擒的沙洋守将王虎臣、王大用等四人,朝着城头厉声高呼:

“边都统,识时务者为俊杰,宜速归降。如其不然,则灭顶之灾近在眼前,祸端就在目前。”

城头上的边居谊身姿挺拔如松,目光坚定似铁,对这威逼利诱置若罔闻,双唇紧闭,不予回应。

伯颜恼羞成怒,又将那充满威逼利诱的招降榜檄射进城内。良久,边居谊这才缓缓开口说道:

“吾欲与参政吕文焕语。”

吕文焕听闻,心中大喜,以为边居谊有意归降于他,未加思索,便快马加鞭赶到城下。

岂料,城上瞬间伏弩齐发,飞矢如雨,铺天盖地般袭来。吕文焕躲闪不及,身中三箭,疼痛钻心。就连他所骑的那匹威风凛凛的战马,也未能在这密集的箭雨中幸免。战马哀鸣着仆倒在地,吕文焕狼狈不堪,险些被敌军生擒。幸而身旁众人反应迅速,七手八脚地将他扶上其他战马,匆匆忙忙地逃回阵中躲避。好在他命不该绝,在这九死一生的险境中侥幸逃过一劫。

然而,丞相伯颜并没有被边居谊的气势所吓倒。他冷笑一声,对身边的将领下令道:

“给我进攻!让这些蝼蚁见识一下我们蒙古铁骑的厉害!”

随着丞相伯颜的命令下达,蒙古大军开始发动攻击。他们如潮水般涌向新城堡,马蹄声和喊杀声响彻云霄。边居谊则率领着他的军队奋起抵抗,与蒙古大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夜幕渐临,昏暗笼罩。边居谊的部将黄顺黄总制却心怀叵测,竟挟持一人,偷偷打开东门出城投降。

丞相伯颜见此,当即授予他招讨使一职,并以金符相佩,命他呼唤城上守军归降。黄顺的那些部下听闻,当即顺着绳索迫不及待地缒下城墙。边居谊得知这一背叛行径后,怒发冲冠,双目喷火,怒不可遏,提刀将他们驱赶回城,手起刀落,在城门口将其斩首,其杀伐果断令人胆寒。

伯颜仍不死心,再次试图招降都统边居谊,边居谊却昂首挺胸,义正言辞,怒声喝道:

“若欲得新城邪?吾誓以死守此,城在人在,城亡人亡!哪怕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尔等也休想踏进城池半步!”

其声如洪钟,震彻云霄。

已亥日,天空阴沉沉的,一片压抑的气氛笼罩着大地。风怒号着,似乎预示着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即将爆发。就在这时,丞相率领大批军队向新城发动了猛烈的攻击,犹如狂风暴雨一般席卷而来。

新城内,边居谊带领众人奋勇抵抗,毫不退缩。他们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每一个人都知道这场战争关系到生死存亡,他们拼尽全力,誓要捍卫自已的家园。

战场上,箭矢如雨,刀光剑影交错。士兵们的呼喊声、武器的碰撞声响彻云霄。边居谊身先士卒,挥舞着长剑,与敌军激战在一起。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决绝和坚毅,仿佛在告诉敌人:

“我们不会轻易屈服!”

在这惨烈的战况下,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新城的城墙被攻破,城内陷入一片混乱。然而,边居谊并没有放弃,他继续指挥着众人顽强地抵抗着敌人的进攻。尽管形势危急,但他们依然坚守阵地,绝不退缩。

这场战斗持续了很久,双方都疲惫不堪。但边居谊的坚韧和决心让敌人感到恐惧。他的存在成为了士兵们的精神支柱,激励着他们坚持到底。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边居谊的副将任宁竟在这关键时刻,贪生怕死,逾城而降。丞相见此,趁机督率众将士乘势发起更为凶猛的攻击,并下达了冷酷的命令:

“如降者,悉免其罪。应拒敌者,皆斩之。”

一时间,城中军民人心惶惶,纷纷逾城而降。

战场上杀声震天,降将吕文焕指挥着兵马发起猛烈进攻。元总管李庭身先士卒,却不幸炮伤左胁,鲜血染红了战袍,但他毫无退缩之意,依旧拼死作战。他率领部下奋力冲破了外堡,然而,厄运再次降临,他再次中炮,整个人从高处坠落城下,一支支利箭无情地贯穿胸膛,气息奄奄,生命垂危,几近断绝。他被抬到了丞相大营。

丞相伯颜见此情景,心中焦急万分,他知道李庭对大元王朝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李庭就这样死去,那么大元王朝将会失去一位杰出的将领。于是,他连忙命令手下的士兵迅速剖开水牛的肚子,将李庭小心翼翼地放入其中,并期待着这一方法能够保护李庭的生命安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周围的人们都紧张地注视着水牛的腹部,希望李庭能够尽快恢复生机。终于,经过漫长的等待,水牛的肚子开始微微颤动,李庭在众人的期盼中缓缓苏醒过来。大家纷纷欢呼雀跃,庆幸这位英勇无畏的将军没有就此离世。

元军众士卒如蚁群般密密麻麻地攀附城墙而上,他们面露狰狞之色,手中拿着锋利的兵器,气势汹汹地向城池发起攻击。边居谊站在城墙上,望着元军如潮水般涌来,脸上毫无惧色。他知道,这场战斗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生死存亡,而他作为守城将领,必须全力以赴,坚守住这座城市。

边居谊毫不犹豫地取出家中所有金银财宝,将它们尽数分发给了城中的将士们。他深知,这些财富对于将士们来说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奖励,更是一种精神上的鼓舞。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起每一个将士的斗志,让他们明白,只有团结一致、共同抵抗外敌,才能保卫家园和亲人。

边居谊本人也身先士卒,往来穿梭于战场之间,亲自督战。他挥舞着手中的长剑,怒吼着指挥将士们用火攻之法击退敌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他用自已的勇气和决心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让他们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战胜敌人。

夜幕深沉,漆黑如墨。敌军趁着夜色攻破了侵汉楼,凶猛的火势迅速蔓延开来,无情地烧毁了许多民居。

边居谊望着眼前一片狼藉的景象,深知大势已去,但他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畏惧与退缩。他神色坚定,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回府第,毅然拔剑自刎,然而命运似乎在这一刻捉弄了他,自刎未能成功。边居谊心意已决,索性举家投身火海,以死明志,壮烈赴死。边居谊自焚前,昂首挺胸,高声吟诵诗歌:

“孤城高倚汉江秋,

血战三年死未休。

铁石肝肠忠义胆,

精灵常向岘山留。”

其声悲壮,久久回荡。城中三千守卒,受其感召,无一贪生,全部战死,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赞歌。

丞相伯颜为边居谊的英勇无畏和坚贞不屈所深深震撼,怀着敬佩之情,派人在他的尸烬中仔细寻找遗骸,以表敬意。随后,丞相伯颜将沙洋所擒的宋将王虎臣、王大用等四人也毫不留情地一并诛杀。

元将李庭因在战场上的赫赫战功被加封为明威将军,授予益都新军万户之职。

伯颜派遣万户帖木儿、译史阿里快马加鞭,向元主忽必烈奏报沙洋、新城的捷讯,并且带着新城总制黄顺一同前往觐见。元主忽必烈龙颜大悦,赏赐黄顺黄金锦衣以及精致的细甲,授予他湖北道宣慰使一职,并佩虎符。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