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懒人
三国第一懒人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三国第一懒人 > 第84章 杏林春暖

第84章 杏林春暖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第一懒人
作者:
沧海小米
本章字数:
4408
更新时间:
2025-04-13

邺城玄武大街上,三百童子军手持药锄列阵。晨光穿透他们腰间悬挂的青囊,在地面投下流动的光斑——这是华佗特制的药囊,装着能解百毒的"还魂散"。百姓们挤在街边翘首以盼,忽然听得九声钟鸣自城北传来。

"医学院开山门!"随着黄忠拉满宝雕弓射出鸣镝箭,覆盖着红绸的牌匾缓缓升起。华佗手持柳叶刀挑开红绸,露出"悬壶济世"西个鎏金大字,刀锋过处竟有药香弥漫。

"爹!我要那个会发光的书箱!"垂髫小儿指着张仲景身后木箱。老医圣含笑打开箱盖,内里《伤寒新论》竟是用磁石粉书写,在阳光下泛起青辉。前排的幽州少年突然跪下:"求先生收我为徒!我娘喝了药雨,眼疾好了三成!"

许昌·铜雀台

曹操将密报摔在程昱脸上:"看看!邺城医学院首日报名者逾万!"绢帛上画着百姓扛米担肉争相献礼的场景,角落还勾勒着正在建造的功德碑轮廓。

程昱舔舐嘴角渗出的黑血:"属下己派死士混入..."话音未落,司马懿突然闯入:"探马来报,李山在医学院地下挖出秦皇药典!"

青铜酒爵在曹操手中变形。壁画上的铜雀突然坠落,露出藏在墙洞里的密匣——里面本该存放的《青囊书》抄本,此刻只剩灰烬。

邺城·神农坛

张仲景手持桃木剑划开晨雾,九百学童齐诵《大医精诚》。李山褪去铠甲换上葛布深衣,亲自将晒干的药草分装进学童青囊。当他的手指触碰到一个荆州流民之子时,孩子突然掏出土陶小人:"这是我娘捏的将军像,她说要供在灶王爷旁边。"

忽然马蹄声疾,马超扛着三丈长的狼皮卷轴跃下马背:"西凉三十六部献上万药图!"展开的狼皮上,用矿粉绘着雪山紫灵芝、沙棘果等百味异药。华佗的柳叶刀在狼皮轻轻一划,竟然渗出解毒清露。

"快看天上!"有学童惊呼。只见徐庶操纵的机关木鸢群掠过天空,每只木鸢都叼着不同药材。黄忠连珠箭发,箭矢精准射断系绳,当归、黄芪如雨落下。百姓纷纷掀起衣摆接药,笑声震落屋脊残雪。

襄阳·刺史府

刘表握着密信的手不住颤抖:"邺城医学院竟有荆襄子弟千人?"窗外忽然飘来童谣声,却是从江北逃来的难民孩童在唱:"邺城有医仙,活人不用钱..."

蒯越急步进言:"主公,是否要截断北上通路?"话音未落,蔡夫人抱着咳血幼子闯进大堂:"让他去!若能换我儿性命..."她抖开襁褓,内里缝着"李"字暗纹——竟是偷藏的邺城医学院招贤令。

医学院·百草园

华佗赤脚踏进药田,身后跟着八百手提陶罐的学子。"今日教你们以血养药。"他划破手腕,血滴入土瞬间,枯萎的曼陀罗竟绽放金花。羌族少女阿卓突然跪下,腕间银镯化作小刀割破掌心:"我来!"

当夜,百草园千株毒花同时盛放。张仲景领着学子夜巡,手中磁石灯笼照见花间凝结的露珠——那竟是解毒圣品"夜明砂"。更夫敲响子时铜锣时,整座邺城都闻到沁人心脾的药香。

许昌·相府地牢

程昱蜷缩在墙角,听着狱卒闲聊。"邺城送来新药,说是能解丞相头风..."他忽然暴起抓住铁栏,腐肉簌簌掉落:"给我!把那药给我!"

狱卒嗤笑着晃了晃药瓶:"华神医说了,此药需心诚者饮之。"药液泼在程昱脸上时,竟腐蚀出"仁者无敌"西个字。他捂着脸惨叫,指缝间却透出青光——那溃烂的皮肉下,新生的肌肤正在疯长。

邺城·功德碑揭幕礼

十万百姓挤满朱雀大街,看七丈高的汉白玉碑缓缓立起。碑文"父母青天"西字竟是用药渣混合磁石粉烧制,阳光下流转七彩光华。当李山揭开红绸时,跪在最前排的盲眼老妇突然惊呼:"我看见了!金字在发光!"

人群突然裂开通道,关羽扛着沉甸甸的麻袋走来。"荆州三万农户联名上书。"麻袋倾覆,滚出无数刻着"李"字的桃核——这是荆楚之地最重的谢礼,寓意"以命相托"。

华佗突然登上碑座,柳叶刀划过碑身。石屑纷飞处,竟露出中空内胆——里面封存着八百学子的血书誓词,每张绢帛都按着鲜红手印。张仲景振袖高呼:"此碑不倒,医道永存!"

江东·芦苇荡

周瑜的战船停滞在江心,对岸飘来阵阵药香。十五艘邺城医船突然出现,船头站着三百白衣学子。"奉师命来治江东水毒!"为首的少女阿卓举起青囊,囊中飞出荧光药粉,触及之处赤壁焦土竟生绿芽。

鲁肃伸手接住一片嫩叶,叶脉构成"医者无界"西字。他忽然扯下官袍:"回禀吴侯,肃愿往邺城求学!"当夜,江东三百士卒泅渡投诚,每人嘴里都叼着写有血书的药叶。

医学院·子夜

李山提着磁石灯笼走过回廊,听见药房传来捣药声。推门见阿卓在研磨夜明砂,羌语小调混着药杵节拍。"为何不睡?"他问。少女捧起发光的药粉:"华师父说,每粒药粉都能救三条命。"忽然摊开掌心,里面躺着个桃核刻的小像——正是白日功德碑揭幕时的李山。

晨光初露时,一骑快马冲破晨雾。信使高举沾露的竹简:"凉州急报!韩遂残部挟持三百医童!"李山捏碎竹简,碎屑间掉出半片带血的青囊——正是医学院特制的"百毒不侵囊"。

华佗的鸠杖突然插入地面,杖头玉蟾吐出青光:"此囊遇险即散药雾,孩子们应当无恙。"张仲景翻开新编的《行军医典》,指着"以医破阵"篇微笑:"该让学子们历练了。"

城外校场,三千医兵列阵。他们左佩药囊右悬银针,背后竹箱装满解毒烟丸。马超的银枪挑开帅旗,旗面竟绣着华佗开颅图:"此去西凉,我要让韩遂知道——"枪尖指向朝阳,"伤我医者,虽远必诛!"

邺城钟声再次响起时,满城柳絮突然化作药粉飘散。抱着婴孩的妇人仰头承接,怀中胎记竟渐渐淡去。茶肆说书人拍响惊堂木:"列位可知,昨日那场柳絮雨,是医学院八百学子用晨露蒸了三天三夜..."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