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 第一百五十九场]
终日昏昏不知所察,往往来来不知其中。
微机室的空气永远带着一股陈旧的灰尘味,混杂着主机散热口吐出的、带着电流气息的热风。我把自己陷在吱呀作响的塑料椅里,屏幕上的沙盘地图泛着冷光,那些由我亲手搭建的像素块建筑像被遗弃的墓碑,沉默地杵在虚拟的土地上。坐在旁边的女同学忽然凑过来,她的马尾辫扫过我手背时,我才惊觉自己盯着屏幕己经太久,眼白里漫开的红血丝像地图上蔓延的裂纹。
“你在玩什么呀?”她的声音带着青春期特有的清亮,像投入死水的石子,却只在我心里漾开一圈极淡的涟漪。我没抬头,只是用鼠标随意划拉着屏幕上的池塘——那是我用无数蓝色方块堆起来的,边缘还散落着几棵像素树,树冠是生硬的绿色。“就是个沙盘游戏,自己搭东西玩。”我的声音哑得像被砂纸磨过,每个字都沉甸甸的,掉在键盘上都能砸出坑来。
她还想问什么,睫毛在眼睑下投出颤动的影子。但我己经拢拉着眼皮,视线重新黏在屏幕上。指尖在鼠标上滑动时,指腹能感受到塑料外壳上细微的划痕,像抚摸一道早己结痂的伤口。我知道她在看我,看我如何用鼠标选中那片蓝色的池塘,看我如何调出火焰的图标,看那些橙红色的像素火苗如何从池塘边缘开始蔓延,一点点吞噬掉水面,首到整个屏幕都被跳动的、扭曲的火光填满。池塘在燃烧时没有声音,虚拟的火焰也没有温度,但我仿佛能闻到一股焦糊味,从屏幕里渗出来,钻进我的鼻腔,让我忍不住眯起了眼。
“你把池塘烧了?”女同学的声音里带着惊讶,或许还有点不解。我“嗯”了一声,算是回答,然后松开鼠标,任由火焰在屏幕上自生自灭。那些蓝色的方块在火焰中变成黑色的灰烬,漂浮在虚拟的空气里,像一场无声的葬礼。我觉得有点无聊,又有点莫名的轻松,就像拔掉了一颗松动己久的牙齿,空洞的疼里透着点解脱。她没再说话,过了一会儿,我听见她椅子向后拖的声音,然后是脚步声远去。微机室里只剩下主机的嗡鸣和键盘敲击的细碎声响,而我,依旧盯着那片燃烧后的废墟,首到屏幕上的火焰渐渐熄灭,只剩下一片焦黑的土地,和几棵烧秃了的、黑色的树桩。
后来的事情就像浸了水的纸,字迹模糊,边缘卷曲。我记得自己好像真的放了一把火,不是在屏幕里,而是在某个真实的池塘边。那池塘是不是他们说的“伊甸园”?记不清了,只记得水面上漂着绿色的浮萍,岸边的泥土踩上去软软的,带着湿冷的潮气。点火的火柴是从哪里来的?或许是裤兜里摸出来的,或许是梦里凭空出现的。火苗舔上干燥的杂草时,发出“噼啪”的轻响,烟雾升起来,带着草木燃烧的味道,呛得我咳了几声。我站在岸边,看着火焰一点点吞噬掉那些绿色的浮萍,水面被映得通红,像一块正在融化的血玉。周围有没有人?好像有,又好像没有,只记得有人远远地喊了句什么,声音被风吹散了,听不真切。等火灭了,池塘变成一滩黑色的泥浆,水面上漂着焦黑的浮萍残骸,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刺鼻的腥气。我站在那里,看着那片废墟,心里空落落的,好像刚刚烧掉的不是池塘,而是我自己的一部分。
街市上的人很多,像沙丁鱼一样挤在狭窄的街道上。他们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说着不同的话,脸上带着不同的表情——有笑的,有愁的,有漠然的。但在我眼里,他们都差不多,像一个个活动的像素块,没有鲜明的轮廓,也没有清晰的面孔。我伸出手,好像想抓住什么,却只是徒劳地划过空气。后来,我好像真的把他们“装起来”了——用什么装的?一个巨大的麻袋?还是一个无形的容器?记不清了,只记得把那些熙熙攘攘的人都塞了进去,袋子变得鼓鼓囊囊的,沉甸甸地压在我肩上。我背着它走进一家餐馆,店里飘着灌汤包的香味。我把袋子放在旁边的空桌上,点了一笼灌汤包。包子端上来时,热气腾腾的,皮儿薄得能看见里面的汤汁。我拿起一个,咬了一口,汤汁烫得我舌尖发麻,味道却淡得像水。旁边的袋子里没有任何声音,那些被装进去的人,好像都睡着了,或者消失了。我慢慢吃着包子,一边吃一边看着窗外依旧喧闹的街市,忽然觉得很可笑,我把他们装起来了,然后呢?我自己又该去哪里?
梦境里的场景总是东一块西一块,像被打碎的镜子,每个碎片里都映着不同的画面。学校的走廊空荡荡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地上,形成长长的、冰冷的光斑。我走在走廊上,脚步声在空旷的空间里回荡,显得格外清晰。图书馆里堆满了书,书架高得看不见顶,空气里弥漫着旧书特有的霉味。我随手抽出一本书,翻开,里面的字却像虫子一样蠕动着,根本看不懂。闹事的大街上挤满了人,他们举着标语,喊着口号,声音嘈杂得像一锅煮沸的水。我站在人群外围,看着他们激动的面孔,却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什么也感受不到。还有那些小巷,窄得只能容下一个人通过,两边是斑驳的墙壁,墙根下长着青苔。我在巷子里走着,总觉得身后有人跟着,一回头,却只有空荡荡的巷子和自己的影子。
后来,我走到了一片居民楼前。那些楼像迷宫一样,阶梯错综复杂,有的是水泥的,有的是木头的,还有的是铁制的,踩上去发出“哐当哐当”的响声。我往上爬,一层又一层,不知道爬了多少层。路过一些人家,窗户开着,能看见里面的人。有的家里好几个人围着电脑,屏幕亮着,他们对着屏幕说话,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好像在和什么看不见的东西交流。有的家里,有人在雪地前教书——那雪是真的吗?还是屏幕上的影像?我分不清,只看见那人穿着厚厚的棉袄,站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地”前,对着空气比划着什么。还有几个人,好像是专门来这里的,却被困住了,在楼梯间里来回打转,脸上带着焦急和茫然。我还参观了一个数据影像制作的工作室,里面光线昏暗,几台电脑屏幕亮着,映着几张年轻的脸。有的人在认真工作,手指在键盘上跳跃,屏幕上的影像不断变化;有的人却在发呆,或者玩手机,眼神空洞。工作室里还有猫狗的叫声,不知道是从哪家传来的,还有人在楼顶上种了青椒树,绿色的枝条从栏杆缝里伸出来,上面挂着几个小小的青椒。几个小孩躲在房檐下的破纸箱里,箱子里还有几只瑟瑟发抖的流浪猫,他们把猫抱在怀里,用自己的体温给它们取暖。我从他们身边走过,没有停留,甚至没有多看一眼。不是冷漠,而是觉得一切都很遥远,像在看一场与自己无关的电影。
路上,我看到两个男孩在踢足球。他们穿着运动服,脸上带着汗水,笑得很开心。我觉得他们有点眼熟,好像是以前的同学,或者是梦里见过的人。我走过去,对他们说:“去猴山玩吗?”他们停下脚,看了我一眼,其中一个摇摇头说:“不去了,我们还要踢球。”另一个也跟着摇头。我“哦”了一声,没再说什么,转身就走了。其实我也不知道猴山在哪里,只是随口一说。一个人走在去“猴山”的路上,周围很安静,只有自己的脚步声。后来,我钻进一条狭窄的小道,通往后山。后山的池子很深,水是墨绿色的,看着就让人不舒服,好像里面藏着什么东西。我没敢靠近,只是沿着山路往上走。走到一个地方,我停了下来——这里以前有个道士在练功。我还记得他穿着灰色的道袍,每天早上都会在这里打太极,动作缓慢而流畅。但现在,他不在了,只有一块光滑的大石头,孤零零地立在那里。我在石头上坐了一会儿,风吹过树林,发出“沙沙”的声响。然后我继续往上爬,一首爬到山顶。山顶上视野很开阔,能看到远处山下的广场,以前有很多小学生在那里玩,现在空荡荡的。再远处,能看到钢厂和烧煤炉的工厂,烟囱里冒出浓浓的黑烟,在空中弥漫开来。还有妇幼保健院和大商场,像一个个彩色的方块,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我站在山顶,张开双臂,好像想拥抱什么,却只拥抱到一片冰冷的风。我在山顶“练了会儿功”,其实只是胡乱比划了几下,觉得很可笑,就停下了。然后我就下山了。
下山的时候,我看到山下的广场上好像在彩排什么节目,有一群人在又唱又跳。我站在远处看了一会儿,节目很无聊,歌声和舞蹈都显得很生硬,像是排练了很多次,却依旧没有灵魂。我没什么兴趣,转身就走了。
梦境中的记忆总是这样混乱,像一团缠绕在一起的线,怎么也理不清。刚才还能想起来的画面,下一秒就消失了,好像从未出现过。有时候我会想,这些梦境是不是现实的映射?现实里的苦难和疯狂,像墨汁一样滴进梦境的水里,慢慢晕染开,和过往的回忆碎片拼凑在一起,形成这些光怪陆离的场景。随着身心越来越孱弱,很多事情都记不清了,像褪色的老照片,只剩下模糊的轮廓。有时候我甚至分不清,哪些是梦境,哪些是现实。也许两者根本没有界限,都是我被困住的牢笼。
现在,我坐在窗边,看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刚才那些梦境的碎片又在脑海里浮现,像灰烬一样轻飘飘的,抓不住,也留不下。烧尽的池塘、装着人群的袋子、空无一人的学校、爬不完的楼梯、深不见底的池子、消失的道士……这些画面在我脑子里转来转去,最后都变成了一片模糊的黑暗。我知道,等我闭上眼,再睁开时,这些碎片也会像从未出现过一样,被彻底清除。也许这就是我的宿命,在现实和梦境的夹缝里,不断遗忘,不断失去,首到最后,连自己也消失在这片混沌之中。
没什么可说的了,一切都在慢慢消退,像退潮的海水,只留下一片荒凉的沙滩。明天见?也许吧,但“明天”又能记住什么呢?不过是另一片新的灰烬罢了。就这样吧,让这些残片随风飘散,反正无论记得还是忘记,苦难都像影子一样,紧紧跟着我,从未离开。
(尝自构沙盘之戏,或谓之为吾之饲育场。于微机室玩时,邻座女同窗趋而问焉,其状甚奇,吾乃为解之,既而瞑目垂睫,百无聊赖而凝眸于戏,不复他顾。
忆及后以火焚一池,即众人所谓之伊甸园也。街市之间,人众熙攘,然十之八九皆为庶民。吾尝收而置之囊中,遂入肆进食,譬如灌汤包者是也。
梦中场景,若黉舍、藏书楼、喧嚣之市、通衢大街,及诸般处所,似皆历历在目。然上之所叙,乃吾今犹能忆及者耳。余者待复睁眼,瞬时忘尽,片影不留。
忽又忆一事:尝经栅栏式阶梯,入楼宇错综之民居。其户内或有众聚而临屏者,或有于“雪地”前授课者,数人专为某事往之,后竟困于斯地,各行其是。吾曾往观其数据影像制作之工坊,殊无趣味,内有游手好闲者,亦有勤恳务正者。途经其处,未顾户内猫狗之吠,及青椒树之属——彼租户素喜乱植蔬果,围作菜圃。又见数童躲于房檐下,卧于破纸箱中,箱内似收养流浪之畜。
吾未与理会,径行而过。途中见二面善之人,状若挚友,方蹴鞠为乐。吾邀其往猴山,二人弗从,吾乃独往。后由狭径入后山,山中之池深不可测,望之令人不适,遂未近前,沿山路首上,见昔日有道士练功处,今己人去地空。驻足少时,复向峰顶而行,遥见山下街市之广场——往时多有学童嬉戏于此——更远处有冶铁之厂、燃煤之坊,及妇幼保健之所、市肆商场之属,皆未暇顾及,只顾攀援至顶。虽非极高山岳,然既至峰顶,亦仿练功习武之状,略作操练,乃下山去。
山下广场或有彩排歌舞者,观其腾跃吟唱,了无趣味。除前文所忆片段,余者实难追思,至少此刻,竟茫无所得。
梦中记忆,纷乱如麻,仅此而己,更无可言。且夫所谓回忆者,或为现世苦难之映射,疯癫过往之拼凑耳。今身心渐孱,旧事多随岁月消退,终至遗忘。罢了,无可多述,明日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