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呼啸,卷起地上的黄沙,天边的云彩被风撕扯成碎片,仿佛预示着一场大风暴的来临。
朱瞻基站在北平城的城墙上,风吹起他的衣袖,冷冽的空气中夹杂着淡淡的烟熏味和马粪的气息。
他眺望着远方,目光如炬,似乎能穿透那片混沌的天际,看到即将来临的危机。
忽然,系统的声音在他脑中响起,机械而冷静:“预警:若朱棣按照原历史在1424年死于榆木川,太子登基必将会是改革事业的打击。朱棣是坚定的改革派,而太子及二叔、三叔均为守旧派。…”
朱瞻基的眉头紧锁,心中的纠结如同眼前的乱云翻滚。
干预历史需要消耗1000功德值,这是他辛苦积累下来的全部。
但他深知,若不干预,不仅皇爷爷的安危会受到威胁,大明的改革也极有可能功亏一篑。
“皇爷爷……”他低声念着,脑海中浮现出朱棣威严而慈祥的身影。
朱瞻基深吸一口气,坚定地说:“为了皇爷爷,为了大明的稳定和改革,我必须行动!”
他转身飞快地离开城墙,沿着石阶下到城下,径首奔向皇宫。
皇宫中,朱棣正与姚广孝密谋着北伐的计划,两人紧皱的眉头透露出他们的焦虑和不安。
朱瞻基推开门,急促而坚定地走进来,相见之下,朱棣的朱瞻基迅速跪下,目光坚定:“皇爷爷,臣有重要之事禀报!”
朱棣让朱瞻基起身,示意他详说。
朱瞻基深吸一口气,将系统提供的漠北地理数据和瓦剌的军事部署详细分析了一遍。
他用手指在地图上比划着,声音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皇爷爷,原计划的北伐路线极有可能遭遇瓦剌的伏击。若想避险取胜,必须改从居庸关迂回包抄,出其不意地攻击瓦剌。”
朱棣的眉头逐渐舒展,目光中流露出赞赏。
姚广孝也频频点头,眼中闪烁着赞许和思索。
朱棣沉思片刻,最终点头道:“爱孙,你的建议甚是中肯,老夫决定采纳。此番北伐,你随军出征,助朕一臂之力。”
朱瞻基知道,这一刻,他己经迈出了改变历史的关键一步。
他心中默念,系统瞬间扣除了1000功德值。
他没有片刻迟疑,迅速投入到了北伐的准备之中。
北伐的队伍在朔风中挺进,寒冷的空气中弥漫着士兵们的肃杀之气。
明军按照新的路线行进,一路上小心翼翼,避开了一处处潜在的伏击点。
当他们从居庸关迂回包抄到瓦剌的后方时,瓦剌的军队正陷入混乱中。
明军如雷霆般杀出,将瓦剌军打得措手不及,此役大获全胜。
然而,就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朱棣旧伤复发,一阵剧痛让他几乎摔倒在马下。
朱瞻基察觉到险情,立刻策马赶到朱棣身边,扶住他,声音带着焦急:“皇爷爷,您怎么样?”
朱棣强忍剧痛,勉强露出一丝笑容:“爱孙,老夫无碍,接着打!”
朱瞻基心中一紧他紧紧握住朱棣的手,低声道:“皇爷爷,您一定要坚持住!”
朱棣用力点了点头,将目光重新投向前方的战场,声音虽然微弱却坚定:“为了大明,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必须胜!”
朱瞻基的目光坚定,心中燃起了熊熊的斗志。
他高声呼喊着,激励着将士们:“为了皇爷爷,为了大明,冲锋!”
明军士气大振,如洪流般向前涌动,终于将瓦剌军彻底击溃。
然而,朱瞻基的心中却依然悬着一块大石。
战事结束,夜幕降临,朱瞻基将朱棣扶下马,刚想询问他的伤势,却见朱棣面色苍白,气息微弱。
“皇爷爷……”朱瞻基的声音哽咽,就在此时,朱棣突然紧紧抓住朱瞻基的手,声音虚弱却坚定:“爱孙,你一定要……”
朱棣的话语突然中断,他的手也渐渐松开,目光中流露出深深的不舍与嘱托。
朱瞻基的目光一沉,心跳如擂鼓他握紧拳头,心中燃起了决定性的力量。
他低声道:“皇爷爷,我会竭尽全力……”
此时,远处的号角声再次响起,仿佛在提醒他,新的挑战己经来临。
北风呜咽,如同受伤的野兽在低声咆哮。
朱瞻基小心翼翼地将朱棣扶入营帐,帐内燃着几盆火,驱散了些许寒意,却无法驱散朱瞻基内心的焦灼。
“系统,救他!不惜一切代价!”朱瞻基在心中怒吼,不顾一切地消耗了剩余的功德值,疯狂地搜索着救治朱棣的方法。
眼前的数据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各种药方、急救措施如同走马观花般闪过。
他紧咬牙关,不敢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功德值不足,启动紧急借贷模式……借贷成功,扣除未来功德值2000点……检索完毕,开启治疗方案……”系统的声音越来越微弱,最终戛然而止。
“系统进入休眠状态,预计休眠时间:三个月。”
朱瞻基的心沉入了谷底,但他没有时间绝望。
他立刻按照系统提供的方案,指挥军医紧急施救。
滚烫的药汤灌入朱棣的喉咙,银针刺入穴位,朱瞻基寸步不离地守在床边,密切关注着朱棣的每一丝变化。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秒都如同煎熬。
终于,在黎明破晓之际,朱棣发出了一声微弱的咳嗽。
“皇爷爷!你醒了!”朱瞻基激动地握住朱棣的手,感受到那微弱的脉搏跳动,悬着的心终于稍稍放下。
然而,危机并未解除。
接下来的三个月,系统陷入休眠,朱瞻基仿佛被扔进了一个黑暗的迷宫,失去了唯一的指路明灯。
军中的事务,朝中的奏报,如同潮水般涌来。
太子虽然没有明确反对朱瞻基的改革,但态度模棱两可,暗中掣肘。
二叔、三叔更是蠢蠢欲动,对皇位虎视眈眈。
朱瞻基只能凭借着过人的记忆力和对历史的了解,苦苦支撑。
他白天处理政务,晚上研究兵法,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他知道,自己肩负着皇爷爷的期望,背负着大明的未来,绝不能倒下。
这天,朱瞻基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寝宫,却发现桌案上放着一封没有署名的奏折。
他拿起奏折,缓缓打开,只见上面写着——
“皇太孙殿下,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