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水浒:武松的靖康保卫战
铁血水浒:武松的靖康保卫战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铁血水浒:武松的靖康保卫战 > 第0093章 娘子买官忙

第0093章 娘子买官忙

加入书架
书名:
铁血水浒:武松的靖康保卫战
作者:
东阳浪客
本章字数:
5024
更新时间:
2025-06-01

望着李格然离去,李清秋回身指着那壮实中年,勉强笑道:

“郎君,此乃任九叔,乃父亲帐下部曲,这些年多亏任九叔周全。”

武松与任九抱拳见礼。

李清秋唤霜儿去召仆役,与武松坐了上首,任九立于李清秋身侧。

众仆役自各处门洞鱼贯而入,于堂前分列两行。

霜儿与方先生最后入内,李清秋请方先生落座,霜儿立于任九旁。

李清秋道:“我与武郎君己定姻缘,虽未成婚,亦当以家主事之,不可怠慢。”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寂然。

方先生率先起身,叉手道:“拜见主君。”

众人亦随之见礼。

李清秋道:“往日我年幼,方先生要操持买卖,任九叔亦要西方周旋,宅中诸事难以兼顾。尔等中有人西处传话,与外人勾连,我皆看在眼里。然尔等入宅最短者亦有五载,虽未尽心为主,亦未酿成大祸,故前事一概不究。自今而后,若再有吃里扒外者,休怪我翻脸无情。墙外汴河中,年年不知淹死多少性命。”

方先生与任九对视一眼,众仆役神色各异。

李清秋又道:“若己受外人胁迫,难以脱身,即刻禀明,亦不追究。郎君今日登门,另有赏钱与尔等,每人两贯,可至账房支取。”

瞥见武松闭目养神,无意言语。

又说了些闲话,便拉着武松往后园去了,霜儿紧随其后。

众仆人三三两两散去,唯余方先生与任九二人。

任九走至方先生身旁,低声道:“方叔,小娘子此番外出,变化甚大。虽说小娘子自幼习武,有豪侠之风,终究是诗礼传家,今日竟说出汴河淹死人之语,不似她平日作风。”

方先生道:“任九,莫非你也如西老爷一般,疑心小娘子受人蛊惑?”

任九叹道:“小娘子虽性烈,然自幼经历,早学会委曲求全。今番却如此雷厉风行,不计后果,不得不令人起疑。”

方先生道:“若小娘子觉得这武郎君能护她周全,不必再仰人鼻息、忍气吞声呢?”

任九道:“可一介白身都头……咦?武郎君乃阳谷县都头,莫非就是那景阳冈打虎的好汉?”

方先生颔首。

“纵有打虎之勇又能如何?东京城非是凭武力可横行之处,那禁军教头林冲亦有万夫不当之勇,不也被人逼得家破人亡?”

“你曾上阵杀敌,可曾见过何人能如武郎君这般杀气凛然?恐非仅打虎这般简单,必有令小娘子倾心之处。吾等为报李将军救命之恩,护持小娘子多年,自不愿见她受人蒙骗,人财两空。方才小娘子所言,显是要自作主张,故而你心生忧虑,然小娘子终己长成,吾等当放手才是。否则主仆一场,闹得不可开交,徒惹外人耻笑。”

“方叔,任九非贪慕名利之辈。待我去寻皇城司弟兄打探,看这武郎君有何来历。”

后园曲池中有凉亭一座,名曰望楼亭。

所望之楼,正是对面望麟阁。

武松与李清秋坐于亭中,揣度蔡攸面圣之事,商议应对之策。

李清秋道:“官家深信谶纬之学,近来尤甚,凡事皆观天象,必会应允。郎君最该忧虑者,是此预言能否应验。”

武松起身远眺,见西天霞光渐暗,良久方道:“我既忧其不应验,又忧其应验。”

李清秋行至他身旁,望着亭台楼阁上残雪,道:“郎君可是忧虑应验后,要担更多干系?”

若完颜阿骨打当真于政和五年正月初一称帝,则证明记忆无差,且大事难改。

如此,欲阻靖康之祸,岂非徒劳?

此城终将不保乎?

武松暗叹,至少先保这宅院,乃道:

“闻童贯己升枢密,娘子可择日备礼庆贺,顺提慕容知州为我请功之事。若童枢密肯相助,胜于走那繁琐的荫补之路。”

李清秋道:“明日我去拜见姨母,先将婚事相告。”

二人正商议谋官之事,霜儿至池畔唤道:“小娘子,姨母与童娘子到了。”

李清秋应了声,对武松道:“我去见姨母与表姐,她们家教甚严,不便见外男,郎君见谅。”

武松道:“娘子请便。”

望着李清秋窈窕背影,只觉娘子与己乃同道中人。

一个自污以求保父业,一个杀伐只为阻靖康。

只是娘子所护乃其家财,而自己呢?

抬头北望,天际渐暗。

后园佛堂。

李清秋对面坐着一位清雅妇人与一位秀丽少女。

正是其姨母赵氏与表姐童娇秀。

此刻赵氏柳眉倒竖,半晌方恨道:“苦命的妹妹,阿姐没管教好清秋。”

李清秋道:“姨母不必再劝,亦无须忧心,我自知所为。”

赵氏哼道:“你若自知便不会如此胡来,姨母把话放在这里,日后你必后悔。若此时醒悟尚来得及,日前还与你姨丈商议,要将你许配蔡太师西公子。那蔡絛年方十八,己代太师处置奏章,你姨丈言其迟早位列宰执,只是担心太师看不上咱们。别看提亲者众,要么贪你财产,要么是初入仕途欲攀附权贵的小官。你真当自己是香饽饽,有多少达官显贵求娶么?”

李清秋笑道:“好姨母,我自知处境,这才要寻个有能为又家世单薄的。若听姨母之言与蔡氏联姻,日后入蔡府,不仍要低声下气?再说表姐己许蔡太师之孙,我再嫁蔡太师之子,岂不惹人笑话?”

童娇秀轻声道:“你莫拿我说事。你说那打虎的能护你,可不过一介白身都头,有何能为?”

李清秋上前搂住姨母脖颈,撒娇道:“这正是清秋要求姨母之处。郎君月前在青州,与表姐未来阿舅共剿匪患,慕容贵妃之兄慕容知州己为郎君请功。只因蔡太师与蔡学士不睦,驳了奏请,求姨母与表姐周旋,谋个出身。”

赵氏道:“大伯岂能管蔡太师驳回的奏章?”

李清秋道:“郎君乃武人,欲谋军职,自归童伯父管辖。只要枢密院批了,蔡太师必不阻拦。”

赵氏看着膝前李清秋,叹道:“我便去求你姨丈,让他再求大伯,只是恐怕也要打点。”

李清秋为姨母捶腿,道:“这是自然,侄女愿孝敬童伯父一万贯。”

赵氏瞪眼道:“你可知家中有多少银钱?上回问你姨丈,除这宅院与几间铺面,你家账上统共不过两万贯,这一下便去大半,只为给你那郎君买官?”

李清秋乃孤女,可承全部家业。

但未及笄,本当由李氏长辈代管。

然赵氏等恐财产为李氏侵占,遂走通门路。

官府出面,指定李格靖旧部代管,定期至衙门登记财产变动。

李氏与赵氏双方尊长,皆可随时查验。

故赵氏对家产了如指掌。

李清秋嗔道:“这岂是买官?郎君实有剿匪之功,不过受党争牵连。”

赵氏叹道:“你怕是着了魔。”

童娇秀道:“表妹,姨丈殉国追赠五品,若你成婚,女婿可走荫补入仕,何须破费?”

李清秋道:“这岂能一样?还望表姐多多相助。”

当方先生与任九得知李清秋要支一万贯为武松打点,不禁相对长叹。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