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老太的脚康复的很快,她大概是觉得住在这里没有安全感,只过了半个月就要求庄超英将自已送回小儿子家去了。
在她走后,黄玲拉着宋莹一起聊了好久。
“看见老太太那副样子,我心里头觉得可真解气!怎么我从前怎么就没想到这办法,在自已家下软钉子多容易,我为什么从前那么怕她!”黄玲一边嫌弃自已笨,一边“咯咯”的笑着。
“玲姐,你是被守孝悌的传统惯性思维给控住了。”一旁的林武峰说:“这个不叫笨,应该叫做善良。”
“对着那种泼皮老不死也就你能善良的起来。”宋莹将手覆在黄玲的手背上,“换做我,早就在她喝的药里面放番泻叶了!拉死她!”
番泻叶是一种能够致泻的草药,比巴豆药力轻,没有毒性,是治疗便秘的好东西。
“下次可以试试。”黄玲说:“只要她还敢住过来的话,我就敢放番泻叶!”
林栋哲在外间写作业,庄图南坐在旁边辅导他,他们听见里头的对话,对视一眼后脸上都露出了畅快的笑容。
快入秋了,蛇瓜差不多已经停产,吴姗姗最近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写作上面。
虽然并不是每一篇都会过稿,但她也挣了不少,秉承着低调做人不惹是非的原则,吴姗姗并没有把自已靠写作挣钱的事情告诉任何人。
巷子里有时候遇上红事或者白事,邻居们也会过来让吴姗姗帮忙写联子,所以她手里面比弟弟妹妹多一些钱也很正常。
小敏为了考一中,最近总是不眠不休的学习,就连梦里面都是在背诵课文,她的语文和政治现在已经到了附小年级段前20名的水平,就是数学还差很多,她觉得自已再怎么努力都不行,这几天看起来都垂头丧气的。
“妈妈说的对,我就不是学习的料子。”小敏趴在桌子上,用铅笔戳着草稿纸,“数学太难了!”
“图南哥考一中的时候,庄老师整理了很多套卷子,也许你可以去借来抄一份。”坐在边上的吴姗姗说:“多刷题总是有用的,也许考试时候还能遇上重复题目。”
“我总觉得黄玲阿姨不喜欢我。”小敏说:“上次她给我们分柿子,给你和小军拿的又大又甜,给我就是个小又涩的,图南哥和筱婷也只是看在你的面子上才和我一起玩,实际上我们的关系不像你和他们那么熟络,我不太敢开口。”
这是张阿妹的原因,小敏有个爱算计的妈妈,连带着别人也对她有偏见了。
“那我去借来,你抄一份,到时候小军也能用的着。”吴姗姗拍了拍小敏的肩膀,“其实黄姨也不是针对你,她可能就是看见我们家某一些事情,代入到自已身上了,黄玲阿姨不是那种爱挑麻烦的人,我们年纪小,在大人们的眼里只是父母的附属品,他们一般都不会意识到小孩子也是独立的人。”
小敏点了点头,但是依旧皱着眉头,“我好想快点长大!不想去学校,也不想总是被妈妈骂!”
长大之后会有更多的烦恼,吴姗姗心想,不过还是不要提前告诉小敏了,她已经够难受的了。
答应了小敏帮她去借数学试题之后,吴姗姗去院子里的鸡棚里捡了几个鸡蛋,装在篮子里就往对面提。
刚走到院门口就看见庄筱婷和宋莹穿着一小一大的同款喇叭裤站在蛇瓜藤下。
“还是玲姐手艺好,做的和电视上一模一样。”宋莹乐开了花,“幸亏最近图南和筱婷挣了钱,保住了你的缝纫机,否则这样一条裤子,我去找裁缝得花不少钱呢!”
黄玲有一台缝纫机,是从常州带过来的陪嫁,前些日子庄老太住过来,家里开支涨了不少,原本她是想卖掉换钱补贴家用的,但是被庄图南拦住了,他把自已攒的零花钱和卖蛇瓜汁的钱拿出来保下了缝纫机。
吴姗姗看见这个场景眼前一亮!这不就是新的商机吗!
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
“黄姨、宋姨还有筱婷,我来送一些鸡蛋。”她在门口说道:“喇叭裤好看!人更好看!”
“姗姗这张嘴可真巧。”宋莹快步走来将院门打开,将吴姗姗迎了进来。
“下次也给姗姗做一条。”黄玲笑着说:“我们这儿的小姑娘都得打扮的漂漂亮亮。”
“多谢黄姨。”吴姗姗落落大方的说道:“不过我家的布票都在张姨手里攥着呢~无功不受禄,你的好意我记着。”
黄玲给宋莹做喇叭裤是为了感谢她前段时间照顾图南,毕竟上次请吃饭时候,粮票是两家对半出的,她一直过意不去,吴姗姗也知道对方就是客气一下,并不往心里面去。
将鸡蛋递给黄玲之后,吴姗姗说出了自已的来意。
“正巧超英在帮附中的校长刻试题卷子呢!”黄玲说:“我给你拿一份就是了。”
吴姗姗拿了试卷,又坐在院子里和她们闲聊了一会儿,刚准备回家就听见不远处的朱家传出来吵闹声。
原来是知青返乡的政策已经基本确定了,虽然还没有正式下文件落实,但是大家心里面都清楚此事已经是定局。
朱家三个孩子,其中两个在偏远地区做知青,这次看见回城希望后都分别给家里面寄来信。
这可让朱大叔和朱大婶犯了难,他们的房子原本是要留给小儿子当婚房的,这下要回来那么多的人,眼看着小儿子婚都结不成了,家里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闹得很厉害。
巷子里这样的人家还有很多,这个年头,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有个被牺牲送去下乡的知青兄弟姐妹,如果都拖家带口的回来,城里面的人口都得翻倍,原本就不够分的房子便更加稀缺了。
“我听说隔壁王勇的妹妹王芳也想回来。”宋莹说:“他这两天像吃了火药似的。”
“他们家就两间房子,老两口一间,王勇和他媳妇一间,确实不好住。”黄玲叹气道:“王芳也不容易,如果不是没得选,谁愿意求着那样的哥哥嫂嫂一起住呢!”
吴姗姗知道,知青返乡潮马上就要开始了,与之同时进行便是逐步取消计划经济,粮票、布票即将成为历史,很多产业都会慢慢转向私营,她很快就要迎来那个充满机遇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