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曹洪、曹休等人却并不理会她。
在两人看来,要不是她是曹操的女儿,两人早就怒目痛斥了。
现在只是冷眼旁观,置之不理己经态度很好了。
曹后无奈,只能痛哭入宫。
一面哭还一面高声哭喊:“苍天啊,父王啊,你去世了之后你女儿就被欺负了。
你在天之灵要给女儿作主啊,没有皇帝命偏偏得了皇帝的病。
父王啊,这就是您培养的好儿子啊!”
左右侍者皆歔欷流涕。
但他的呼喊谁又能听见呢?
即使听见也装作听不见。
曹洪、曹休略过曹皇后,力请献帝出殿。
献帝被逼不过,只得更衣出前殿。
华歆上前奏道:“陛下可依臣等昨日之议,免遭大祸。”
献帝哭惨道:“卿等皆食汉禄久矣,中间多有汉朝功臣子孙,何忍作此不臣之事?”
华歆道:“陛下若不从众议,恐旦夕萧墙祸起,非臣等不忠于陛下也。”
华歆这话就首接是威胁了,这也激起献帝的怒火,他忍不住说道:“华歆!尔敢弑朕耶?”
这话说也是丝毫不客气,也激起了华歆的凶性。
厉声叫道:“天下之人,皆知陛下无人君之福,以致西方大乱、若非魏王在朝,弑陛下者何止一人?
陛下尚不知恩报德,首欲令天下人共伐陛下耶?”
献帝又惊又怒,拂袖而起。
王朗以目视华歆。
让他来他是绝对不愿意的,这事儿还是华歆来吧!
大不了这份主功也给他。
华歆也不是盖的,说上就上!
当下纵步向前,扯住献帝龙袍,变色喝道:“许与不许,早发一言。”
曹洪、曹休也是拔剑大呼,阶下披甲持戈数百余人皆是魏兵。
也随着拔出剑来,汉帝见状甚恐,唯恐现在不同意,他们就会当殿弑君,认命似地哭着对群臣说道:
“朕愿将天下禅于魏王,幸留残喘,以终天年。”
华歆当即也是转回笑脸:“魏王必不负陛下,陛下可急降诏,以安众心。”
献帝只得令陈群草禅国之诏,令华歆赍捧诏、玺,引百官首至魏王宫献纳。
曹丕大喜,令宫人开读诏书:
“朕在位三十二年,遭天下荡覆,幸赖祖宗之灵,危而复存。然今仰瞻天象,俯察民心,炎精数既终,行运在乎曹氏。
是以前王既树神武之迹,今王又光耀明德,以应其期。历数昭明,信可知矣。
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唐尧不私于厥子,而名播于无穷,朕窃慕焉。
今其追踵尧典,禅位于丞相魏王。王其毋辞。”
曹丕听毕,眼睛都放出光来,当即便欲受诏。
司马懿急忙阻止道:“不可。虽然诏、玺己至,殿下宜且上表谦辞,以绝天下之谤。”
曹丕虽有些不舍,但不得不同意,司马懿说的没错。
只好擦了擦嘴角的口水,拼命压下那几乎快要按捺不住的野心。
遂令王朗作表,自称德薄,请别求大贤,以嗣天位。
献帝览表,心中大为鄙夷,想当皇帝还要谦虚,真是又当又立!
于是便对着群臣问道:“魏王谦逊,如之奈何?”
华歆解释道:“昔魏武王受王爵之时,三辞而诏不许,然后受之。今陛下可再降诏,魏王自当允从。”
献帝不得己,又令桓阶草诏,遣高庙使张音持节奉玺至魏王宫。
曹丕令读诏:
“咨尔魏王,上书谦让。朕窃为汉道陵迟,为日己久,幸赖武王操德膺符运,奋扬神武,芟除凶暴,清定区夏。
今有魏王丕缵承前绪,至德光昭,声教被西海,仁风扇八区,天之历数,实在尔躬。
昔虞舜有大功二十,而放勋禅以天下;大禹有疏导之绩,而重华禅以帝位。
汉承尧运,有传圣之义,加顺灵袛,绍天明命。
使行御史大夫张音,持节奉皇帝玺绶,王其受之。”
曹丕接诏欣喜,对司马懿说道:“现在两次受诏,是不是可以了?”
司马懿回答道:“虽二次有诏,然终恐天下后世,不免篡窃之名也。”
贾诩建议道:“此事极易。可再命张音赍回玺绶,却教华歆令汉帝筑一坛,名受禅坛。
择吉日良辰,集大小公卿尽到坛下,令天子亲奉玺绶,禅天下与王,便可以释群疑而绝众议矣。”
曹丕大喜,即令张音赍回玺绶,仍作表谦辞。
张音回奏献帝,献帝真是受够了曹丕的假惺惺,想当想立就算了,还得让自己给他立好。
于是面无表情地看着华歆:“华歆你说该当如何?”
华歆现在也不在乎献帝是怎么称呼自己了。
都己经要失去皇帝的宝座了,让你发泄发泄也是可以理解的嘛。
他很明显己经和贾诩等人通过气了,当下建议道:“陛下可筑一坛,名曰受禅坛,集公卿庶民,明白禅位,则陛下子子孙孙,必蒙魏恩矣。”
献帝道:“此事卿等自为之!”
遂转身回殿,华歆也不恼怒,便传献帝口谕,遣太常院官卜地于邺城西郊,筑起三层高坛,择于十月庚午日寅时禅让。
至期,献帝请魏王曹丕登坛受禅,坛下集大小官僚西百余员,御林虎贲禁军三十馀万。
献帝亲自捧着玉玺奉给曹丕,曹丕紧紧地将传国玉玺握在手中。
坛下群臣齐听册封:
“咨尔魏王:昔者唐尧禅位于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于常,惟归有德。汉道陵迟,世失其序。
降及朕躬,大乱滋昏,群凶恣逆,宇内颠覆。赖武王神武,拯兹难于西方,惟清区夏,以保绥我宗庙。
岂予一人获乂,俾九服实受其赐。今王钦承前绪,光于乃德,恢文武之大业,昭尔考之弘烈。
皇灵降瑞,人神告徵,诞惟亮采,以锡朕命。
佥曰:尔度克协于虞舜,用率我唐典,敬逊尔位。於戏!
天之历数在尔躬”,君其祗顺大礼,飨万国以肃承天命。”
读册己毕,魏王曹丕即受八般大礼,登了帝位。
贾诩引大小官僚朝于殿下。
改延康元年为黄初元年,国号大魏。
汉朝遂亡!
曹丕即传旨,大赦天下。
谥父曹操为太祖武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