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天幕: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天幕: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 第39章 西凉人

第39章 西凉人

加入书架
书名:
天幕: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作者:
橘座啊
本章字数:
4620
更新时间:
2025-06-03

现代。

“刘宏死后,我们都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

“董卓进京。”

“也就是董卓进京之后发生的诸侯讨董,彻底的把汉王朝最后一丝的威严扯了下来。”

“从此之后,诸侯割据,汉王朝名义上依然管理着大汉,但谁也没把当时的朝堂放在眼里。”

“那我们就仔细的看一下这东汉末年重大的事情,董卓进京。”

李恩凡走到黑板旁,拿起彩笔郑重的写上西个字:董卓进京。

“董卓为什么进京?”

“这是首先的一个疑问。”

“在黄巾之乱后,汉灵帝刘宏知晓无力回天,无法对抗士人,所以他在黄巾之乱的途中下了一个诏书。”

“解除党锢。”

“也就是这一个诏书之后,黄巾从最开始的席卷八州的声势,真正变成了农民起义。”

“极短的时间就快速的平定,剩下的也只是成了贼寇东躲西藏。”

放下彩笔,李恩凡走出讲台,慢慢说道:

“解除了党锢之后呢?士人又重新充斥着朝堂。”

“而士人最大的敌人是谁?”

“宦官!”

“所以士人又开始了宦官的争斗。”

“但士人这个时候才重新进入朝堂,力量还非常的弱小,所以他们就需要找一个势力庞大的依靠来对付宦官,找的谁?外戚。”

“这个外戚是谁?当时的大将军何进!”

“一介外戚和宦官争斗。”

李恩凡说到这里的时候,觉得非常的好笑,轻笑了两声说道:

“之前我们说过,在管家、护卫、家奴这三股势力之中,外戚是属于哪一股势力?”

“家奴!”

“外戚这时候虽然和士人联合,但他们的最终目的是不一样的。”

“何进想的是,清除宦官保护下的刘协。”

“让何皇后的儿子,刘辩,真正的坐稳皇帝。”

说到这的时候,李恩凡停顿了一下,转了一下头,眼神郑重,语气严肃的说道:

“大家想一下,这个时候的形式,有没有一种非常熟悉的感觉?”

台下众人顺着李恩凡的话一想,好像还真是挺熟悉的。

“解除党锢之后,士人重新进入朝堂。”

“外戚和士人联合对付宦官。”

“汉灵帝刘宏刚上位的时候!”

话音落下,众人有些恍惚,发现还真是如此。

一切似乎好像又回到了原点。

“汉灵帝刘宏,是非常信任身旁这些宦官的,所以,明眼就能看出,他根据形式,把最喜爱的刘协托付给了蹇硕等人。”

“而蹇硕等宦官,也素来轻视、妒忌何进等外戚。”

“所以,按照刘宏的设想去走,那就又是一个轮回。”

“刘协在宦官的支持下,成功上位。”

“但士人蠢笨吗?当然不蠢。”

“己经发生过一次的事情,他们怎么会再沿着原路去走?”

“所以,当时的袁家,西世三公的袁家,把自己的门生,招进了京城,当作士人的后手。”

“而此时的董卓像谁?”

“张奂!!”

“汉灵帝刘宏刚即位的时候,就是时任匈奴中郎将的张奂被宦官蒙骗,宦官绝地翻盘。”

“所以,所有的一切都好似一个轮回。”

“但此时的张奂,换成了袁家的门生,董卓。”

“所以,士人最终的目标,是成功了的!”

“清除了宦官,并且把控着朝堂。”

“在这两次极为相似的事件当中,刚进城的军队,都有着决定性的力量。”

“士人想的很好,似乎一切都按着他们预想的发展。”

李恩凡背负着双手点了点头,很是感慨的说道:

“在第一次发生的时候,刘宏刚上位,张奂被蒙骗,但之后上书坚决请辞。”

“他们以为董卓也会像张奂这样和士人站在一起。”

“毕竟董卓是袁家的门生嘛,所谓门生故吏,董卓一定会听袁家的话。”

“但他们可能忘了。”

“张奂和董卓的出身,是不一样的!”

“张奂是正儿八经的士人。汉桓帝时期,举贤良出身,对策第一,授议郎。”

“并且,早年师从太尉朱宠,研习《欧阳尚书》。”

“而董卓呢?成长于凉州,喜欢结交羌人。”

“汉桓帝末期,被征辟为羽林郎,后又在护匈奴中郎将张奂部下任军司马。”

“这里就有人嘀咕了,董卓竟然还在张奂的手下任过军司马?”

“这其实就是为什么袁家会让董卓进京,把董卓作为后手。”

“按理来说,董卓曾任过张奂手下的军司马,又是袁家的门生,他怎么也不会走到这一步的,对吧?”

“所有的形式都基本和第一次发生的差不多。”

“而第一次是宦官赢了,第二次,则是士人赢了。”

“但为什么董卓会走到那一步呢?”

“这就要说到,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士人!!”

李恩凡转过身,走到黑板旁,拿起彩笔,写上两字:士人。

“士人,在我们后世看来,就是士大夫那一群体。”

“但他们的标准是什么?”

“后世的士大夫,就是成功考上科举的那一群人。”

“那在东汉时期,没有科举,他们是怎么分辨的?”

“举孝廉!”

“这是东汉时期擦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

“也就是举孝廉,让士人密密麻麻的结成了一个巨大的关系网。”

“你推举我的学生,我推举你的学生。”

“并且,我推举你的儿子,你呢?推举我的儿子!”

“也就是这样,当时的士人就结成了非常庞大的利益网。”

“而像这样的团体,或者说群体,庞大之后,他们最鲜明的特征是什么?”

李恩凡抱着双手,看着下方,非常严肃的说道:

“排外!!!”

“如果不是举孝廉进入的官场,都会受到他们的排斥以及打压。”

“这就是为何士人在东汉末年的时候势力如此的庞大。”

“这也是为什么汉桓帝刘志,和汉灵帝刘宏,会极力的打压士人。”

“那我们知道了士人这一股群体最鲜明的特征,再看看张奂和董卓有什么区别?”

这时,有同学举手,站起来结过话题说道:

“董卓不是举孝廉当的官!他是被当时的汉桓帝征辟。”

“说的不错!”

李恩凡微笑着点了点头,随后又问道:

“还有人知道董卓与其他人有什么区别吗?”

一个熟悉三国历史的同学举手站起来,语气颇为无奈的说道:

“董卓,他是西凉人...”

...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