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在场可能有部分人很疑惑,我为什么要如此长篇的说这五个人。”
“刘邦、赵匡胤、赵光义、曹操、孙权。”
“是不是有同学可能很疑惑?”
话音落下,台下有部分同学点头,他们确实很疑惑,李恩凡为什么会把这五个人的权力说的这么久。
这有什么好说的呢?
“因为只要了解了这五个人的权力结构,权力主体等等。”
“你们就可以理解历史上所有皇帝的权力结构了。”
“这五个人,加上一个刘备,可以说历史上所有皇帝的权力结构,面对的情况,权力主体等等,都可以一一套上去!”
“比如汉朝的皇帝,他们为什么要打压外戚?为什么要初上位的时候,第一时间打压外戚?”
“又为什么要打压世家,而又为什么要任用宦官?”
“就说为什么用任用宦官?”
李恩凡拍了拍黑板,语气很平静的说道:
“大家想一想刚才孙权的图,孙权是不是继承了孙策的势力?”
“所以他后来面对内部各方势力的就是平衡。”
“但为什么不用宦官呢?因为在当时,宦官被认为是汉朝灭亡的罪魁祸首!”
“而汉朝那些皇帝,面对和孙权一样的情况时,他们就自己另外建立起了一方势力。”
“这就是宦官势力,用宦官势力去跟内部的势力打擂台!”
“还有的皇帝,就是如孙权一样,用自己的几个儿子,让他们形成权力主体,来相互斗争,相互对抗!”
说完,李恩凡把手上的彩笔扔到自己面前的讲台桌上,又继续说道:
“权力的三大天性,如果大家能深刻的理解的话,就会知道,为什么哪怕历史上再英明神武的皇帝,他们都要强行的让内部的势力相互争斗。”
“因为权力的扩张性,永远不会停止!当大的权力框架停止了扩张,内部是不会停止的。”
“就像刚才我们说的赵匡胤和赵光义。”
“这两人就很典型的代表了什么叫权力的扩张性。”
“当走到顶点的时候,那就只有一条路了,就是登上皇位。”
“不给他们争斗的方向,那权力就只会往上扩张!”
“这是历朝历代都无法避免,也避免不了的。”
“比如,我们用此方法去看宋朝。”
李恩凡转身就在黑板上写了宋朝两字。
“宋朝自赵光义之后,从攻势转为了守势,我们从这里看,整个宋朝是不是停止了扩张?”
“当宋朝停止了扩张,那内部的势力,他们会停止扩张吗?”
在场所有人都摇了摇头。
“是的,不会,所以宋朝皇帝对此就是让他们之间相互争斗,自己站在一旁默默的观看。”
“可时间长了,内部争斗许久,各方势力的利益都己经划分好了,他们之间或许还会争斗,但己经很小了。”
“这时,忽然冒出来一个人,要挑战各方的利益。”
“这个人是谁?岳飞。”
“宋朝自赵光义死后,到岳飞,一共多少年?”
“赵光义是997年去世的,而岳飞呢?1103年出生。”
“整个宋朝这一百多年,一首在守势这样的框架之下,相互争斗,并且相互分配好了利益。”
“而你岳飞突然冒出来,说要整个宋朝转守为攻?”
“打碎整个框架,让各方重新的分配利益?”
在场的所有人,听到这里,终于理解了什么叫政治形态。
也终于理解了为什么李恩凡之前会说,岳飞注定会失败了。
“在岳飞之前,同样有一个皇帝想打碎整个框架。”
“这个皇帝是谁?宋神宗赵顼。”
“他的办法就是变法,但成功了么?失败了!”
“当时的框架都己经固定,那些既得利益者,可以说己经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一介皇帝想打碎整个框架,重新分配各方利益,都失败了。”
“岳飞凭什么会成功?”
在场所有人都轻轻的叹了口气。
录播厅内陷入了沉默,所有人对此皆是无比的遗憾。
“其实,在历史上,有一位皇帝,是没法用刚才那五个人套上去的。”
“他独创了一种办法。”
“但这个办法在他用了之后,后世几乎都把这个办法列为了禁忌,没人敢再用了。”
嗯?所有人抬起头注视着李恩凡,内心一下涌出了巨大的好奇。
“这个皇帝是唐朝的皇帝。”
“他在上位之后,面对和孙权类似的情形时,他没有学汉朝,用外戚和宦官来对抗内部的势力。”
“同样,他也没有用宗室的力量,来对抗内部的势力。”
“他用了什么办法?”
李恩凡挑了挑,笑吟吟的看着台下坐着的学生问道:
“大家知道他用的什么办法吗?”
所有人齐齐摇头。
“他用的皇后!”
“他把皇后的势力,从无到有一一的建立,然后呢?用皇后的势力来对抗内部的势力。”
这下,所有人都知道李恩凡说的是谁了。
唐高宗,李治!
“是的,没错,就是李世民的儿子,唐高宗李治。”
“他上位时,面对的情况就与历史上其他的皇帝都不同。”
“外戚?外戚当时的势力,可以说是最为庞大的一股势力。”
“宗室呢?玄武门之变在前,李承乾、李泰在前,他也不敢用宗室。”
“宦官?汉朝是为何灭亡的?当时可是有定论的。”
“所有人都认为汉朝是亡于宦官之手,所以在汉朝灭亡之后,不管是魏晋南北朝,还是隋朝这些王朝,宦官都基本上没有皇帝选择。”
“李治左看右看,外戚没法选择,宗室没法选择,宦官也没法选择。”
“所以,他就独创了自己的一种办法,用皇后!”
“用皇后来对抗内部的各方势力。”
“这方法成功了吗?成功了!”
李恩凡很肯定的点了点头,也认可李治的这一个办法。
“但之后,没有人敢再用这一个办法了。”
说到这,在场所有人都轻笑了一声。
大家都知道为何后来的皇帝不敢再用这一个办法了。
“所以武则天称帝是很成功,但说实话,从宏观的角度去看,也失败了,因为这堵死了后来皇后掌权的道路。”
“也堵死了女子掌权的道路。”
“武则天一人,可以说基本上把皇后等女子掌权的路堵死了。”
“哪怕宋朝好不容易出现了一个刘娥。”
“但...”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