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B城像个巨大的蒸笼,连风都带着粘稠的热意,裹挟着柏油路被晒化的焦糊味儿,一股脑儿塞进行人的鼻腔。林晚拖着半旧的黑色登机箱,箱轮碾过人行道细微的缝隙,发出单调而沉闷的“咯噔”声,像她此刻的心跳。箱子里是她全部的“武器”:几件洗得发白的棉麻衬衫牛仔裤,几本翻烂了的摄影理论书页角卷起,边角磨损的笔记本电脑,以及最沉也最贵重的那件——陪伴了她整个研究生生涯的佳能EOS R6,镜头筒被细心地包裹在柔软的绒布里。
研究生毕业证那张硬挺的纸片,此刻正妥帖地躺在背包最内侧的夹层里,边缘硌着她的脊背。这本该是通向未来的通行证,可站在这座庞大都市汹涌的人潮边缘,林晚却感觉自己像一片被风吹离枝头的叶子,飘摇不定,找不到落点。同学群里,有人晒着海外名校的录取通知,金光闪闪;有人进了顶尖的科研院所,前途无量;有人早早被大厂签走,年薪惊人。而她,林晚,拿着国内顶尖美院摄影系研究生的文凭,却站在十字路口,茫然西顾。继续做那个在站姐圈里小有名气、代号“逆光”、一张神图能在隐秘的竞价群里炒到五位数、却始终躲在镜头和ID后面的神秘人物?还是……
手机在裤袋里震动,嗡嗡地贴着大腿皮肤,带来一阵麻痒。她费力地从人潮的缝隙里掏出手机,屏幕上跳动着导师秦教授的名字。
“喂,秦老师?”林晚侧身避开一个急匆匆的行人,声音带着点被暑气蒸腾后的沙哑。
“林晚啊,到地方没?”秦教授中气十足的声音穿透电波,背景音里似乎还夹杂着画室里特有的松节油气味,“《锋尚》杂志那边,实习助理的位子,我给你敲定了!下周一,人事部报道,地址发你邮箱了!记着,九点整,别迟到!”
《锋尚》。这两个字像带着魔力,瞬间击中了林晚。那是国内时尚与人物摄影领域的金字塔尖,是无数摄影师的终极梦想殿堂。她握着手机的手指下意识收紧,指节微微泛白,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了一下,猛地收缩,随即又剧烈地鼓噪起来,咚咚咚地敲打着胸腔,盖过了街头的喧嚣。
“《锋尚》?秦老师,您……您是说真的?”她的声音有些发颤,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种顶级杂志的实习生名额,竞争激烈程度堪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她一个毫无背景、履历上只有学校项目和几场小型影展的学生,怎么敢想?
“废话!你老师我这张老脸,这点面子还是有的!”秦教授在电话那头哼了一声,语气不容置疑,“你是我带过的最有灵气也最能吃苦的学生,技术底子扎实,特别是抓瞬间、抓情绪的本事,学校里没人比你强!把你那些拍流量明星、蹲机场追行程的‘野路子’收一收,”老教授的声音严肃了几分,带着点恨铁不成钢的意味,“别总把眼睛盯在那些转瞬即逝的‘光’上。去《锋尚》,沉下心来,好好看看真正的光影艺术是怎么玩的,学学构图、学学布光、学学怎么用镜头讲故事!那才是正道!听见没?”
“听见了,秦老师!”林晚连忙应声,一股热流涌上眼眶,又被她用力眨了回去,“谢谢您!我一定好好学!”
“行了,安顿好,周一准时去!”秦教授利落地挂了电话。
忙音传来,林晚握着手机,站在燥热的街头,周遭的喧嚣仿佛瞬间被抽离。阳光刺眼,白花花地打在对面高耸入云的玻璃幕墙上,反射出炫目的光斑,晃得人睁不开眼。《锋尚》。真正的光影艺术。这两个词反复在她脑海里冲撞。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背包侧袋,指尖触到熟悉的相机包轮廓。那是她最亲密的伙伴,也是她与世界对话的方式。在那些拥挤混乱的机场通道、人声鼎沸的演唱会后台、光影迷离的舞台侧翼,正是这台相机,让她捕捉到了无数被粉丝奉为“神图”的瞬间——汗水滑过下颌的锋利线条,舞台灯光熄灭前一秒眼底残留的星光,或是后台角落里一个无人知晓的、带着疲惫却真实的笑容。那些瞬间,像被凝固的烟火,短暂却绚烂。
她真的……要告别这一切了吗?告别那个代号“逆光”、在隐秘的圈子里被追逐和仰望的身份?去一个规训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