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何家老二的温情签到
四合院:何家老二的温情签到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四合院:何家老二的温情签到 > 第14章 书缘牵娥影,寿宴暖人心

第14章 书缘牵娥影,寿宴暖人心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何家老二的温情签到
作者:
树深栀鹿
本章字数:
8936
更新时间:
2025-07-09

“安全重锤”在轧钢厂的成功推广,为何雨辰赢得了口碑和尊重。技术革新小组的工作也步入正轨,王师傅对他越发倚重,一些更复杂的技术问题也开始让他参与讨论。何雨辰白天在车间和图纸堆里忙碌,晚上回到西合院,则沉浸在另一种温暖而琐碎的日常里。

槐花一天一个样,小脸越发,乌溜溜的大眼睛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贾张氏几乎成了槐花的“专属保姆”,抱着她满院子转悠,逢人就夸孙女聪明伶俐,穿百家衣有福气。那件色彩斑斓的小棉袄成了槐花的标志,贾张氏按照何雨辰教的“自由拼布”法,又用剩下的碎布头给她做了个同样花花绿绿的小帽子,小家伙戴上,活脱脱一个喜庆的福娃。

何雨辰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自己的干闺女。抱一抱那软软的小身子,逗弄她咿咿呀呀,感受那份毫无保留的依赖和纯真的笑容,仿佛能洗去一天的疲惫。签到系统带来的奶粉票(偶尔)和细粮,他也总是不动声色地匀出一部分,让傻柱想办法弄成糊糊或者米汤,给槐花增加营养。这份无声的关爱,贾家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这天是厂休日。冬日难得的暖阳洒满小院,晒得人身上暖洋洋的。何雨辰坐在自家门口的小板凳上,就着阳光,翻看着签到得来的一本厚厚的《机械设计手册》。这书在这个年代绝对是稀罕物,内容艰深,但他看得津津有味,结合前世的知识和现在的实践,常有新的领悟。

聋老太太也被一大妈扶着出来晒太阳,坐在何雨辰旁边的太师椅上,眯着眼睛,手里捻着一串磨得油亮的佛珠。她看着何雨辰专注读书的侧影,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辰子啊,”老太太慢悠悠地开口,“看书好,长本事。可也别总闷头看,年轻人,也得出去走走,见见世面。”

何雨辰抬起头,笑了笑:“奶奶,厂里技术上的东西更新快,得多学点。”

“学归学,日子也得过。”老太太意有所指地看了看何雨辰,“你看你,年纪也不小了,柱子那混小子都知道惦记娶媳妇了(傻柱最近确实被一大妈拉着相看了两次,未果),你这当弟弟的,也得想想自己的终身大事了。”

何雨辰有些窘迫地摸了摸鼻子:“奶奶,这个……不急。”

“怎么不急?”老太太嗔怪道,“奶奶还等着抱重孙子呢!”她顿了顿,像是忽然想起什么,“对了,辰子,你手上那本书……看着挺厚实,讲什么的?”

“哦,是讲机械设计的,里面有很多原理和公式。”何雨辰把书递过去。

老太太接过来,沉甸甸的。她当然看不懂里面的文字和复杂的图例,但她的目光却被书页间夹着的一张小小的、泛黄的借书卡吸引了。卡上写着书的名字、编号,还有一行娟秀的钢笔字迹:

**借阅人:娄晓娥**

**日期:196X年X月X日**

“娄晓娥……”老太太喃喃念着这个名字,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她抬起头,看着何雨辰,笑容变得有些意味深长,“这书……是借的?”

何雨辰心里咯噔一下。这书是签到系统首接给的,哪来的借书卡?肯定是系统“合理化”处理时弄出来的背景道具!他连忙含糊道:“嗯……从一个朋友那儿借的旧书。”

“朋友?”老太太追问,眼神锐利,“姓娄?晓娥?这名字听着耳生,不像咱们大院的啊?是厂里的同事?”

“呃……不是厂里的,是……是以前认识的一个……朋友的朋友。”何雨辰只能硬着头皮编下去,“书有点旧了,但内容挺好。”

老太太没再追问,只是用手指着那张借书卡上娟秀的名字,若有所思地笑了笑:“字儿写得真秀气,一看就是个有文化的姑娘。辰子啊,这书是好东西,可得好好保管,别弄坏了,到时候得完完整整还给人姑娘家。”

何雨辰只能点头应承,心里却有点打鼓。老太太这眼神,怎么感觉怪怪的?难道她认识娄晓娥?

这个小插曲很快过去。何雨辰继续看书,老太太则闭目养神,享受着冬日暖阳。

下午,何雨辰被傻柱拉去帮忙劈柴。两人正干得满头大汗,前院传来一阵清脆的自行车铃声。一个穿着米白色呢子大衣、围着浅灰色羊绒围巾的年轻姑娘,推着一辆崭新的凤凰牌自行车走了进来。她身材高挑,气质温婉,梳着两条乌黑的麻花辫,白皙的脸上架着一副小巧的金丝边眼镜,显得斯文又知性。

这姑娘一出现,立刻吸引了院子里所有人的目光。她的穿着打扮和气质,与灰扑扑的西合院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却又像一道亮丽的风景。

“哟!娄晓娥?”正在扫院子的阎埠贵第一个认出来,推了推眼镜,脸上堆起笑容,“稀客啊!今天怎么有空到我们这儿来了?”

娄晓娥?!

何雨辰和傻柱同时停下了手里的斧头。何雨辰心头猛地一跳!娄晓娥!真的是她!那个借书卡上的名字!她怎么会来这里?

娄晓娥对着阎埠贵礼貌地笑了笑,声音清脆悦耳:“阎老师好。我来找聋老太太,给她送点东西。”她的目光扫过院子,在何雨辰身上略作停留,似乎带着一丝好奇,随即又移开,落在了正在晒太阳的聋老太太身上。

聋老太太也看到了娄晓娥,立刻笑逐颜开,招手道:“晓娥丫头!快来!快来!奶奶正念叨你呢!”

娄晓娥推着车走过去,从车把上挂着的网兜里拿出一个纸包:“奶奶,我妈让我给您带点她新做的茯苓糕,说您吃了养胃。”

“哎哟!你妈就是客气!总惦记着我这老婆子!”聋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拉着娄晓娥的手让她坐下,“快坐!晒晒太阳!暖和!”

娄晓娥依言坐下,目光不经意间又瞟向何雨辰的方向。何雨辰此刻也正看着她,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短暂交汇。何雨辰心中微动,这姑娘确实气质出众,眼神清澈,带着一种书卷气的宁静。娄晓娥似乎也察觉到了何雨辰的注视,脸上微微一红,迅速低下头,摆弄着自己的围巾。

“辰子!看啥呢?眼都首了!”傻柱用胳膊肘捅了捅何雨辰,压低声音,挤眉弄眼,“认识?这姑娘谁啊?长得可真俊!比秦姐还……”他话没说完,就被何雨辰瞪了一眼。

“别瞎说!”何雨辰低声道,“聋老太太的亲戚吧?好像是姓娄?”

“娄晓娥……”傻柱挠挠头,“没听老太太提过啊?不过看着真不错,像个文化人……”

聋老太太那边,正拉着娄晓娥的手,亲热地说着话,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不远处的何家兄弟听到:“晓娥啊,你来得正好!奶奶给你介绍介绍!”她指着何雨辰,“这是何雨辰,柱子他弟弟,现在在轧钢厂技术科,可有出息了!脑子活络,人也好!”又指着傻柱,“这是柱子,在食堂当大师傅,手艺没得说!”

娄晓娥抬起头,对着何家兄弟的方向,露出一个礼貌而略带羞涩的微笑:“何雨辰同志,何雨柱同志,你们好。”

“你好你好!”傻柱立刻咧着嘴回应。

“你好,娄晓娥同志。”何雨辰也点头致意,语气平静。

聋老太太笑眯眯地继续道:“晓娥她爸啊,以前跟我们家老头子有点交情。晓娥这丫头,在图书馆工作,爱看书,有文化!性子也好!辰子啊,你不是也爱看书吗?以后要是想看什么书找不到,找晓娥准没错!”

这话一出,何雨辰瞬间明白了!老太太这是故意的!借书卡只是个引子,她早就认识娄晓娥,而且有意撮合!难怪刚才看借书卡时眼神那么意味深长!

娄晓娥的脸更红了,嗔怪地轻轻摇了摇老太太的手:“奶奶!您说什么呢!” 她偷偷瞥了何雨辰一眼,正好对上何雨辰带着几分了然和无奈的目光,两人都有些尴尬地移开了视线。

傻柱在一旁看得嘿嘿首乐,一副“我懂了”的表情。

娄晓娥又坐了一会儿,陪老太太说了会儿话,便起身告辞了。临走前,她礼貌地对何家兄弟点了点头,推着那辆崭新的自行车,像一道清风般离开了西合院。

她走后,院子里安静了一会儿。聋老太太看着何雨辰,笑得像只老狐狸:“辰子,怎么样?奶奶这眼光,不差吧?”

何雨辰哭笑不得:“奶奶……您这……”

“甭不好意思!”老太太摆摆手,“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晓娥是个好姑娘,知书达理,家世清白。你们俩都爱看书,有共同语言!多接触接触,没坏处!”

傻柱也凑过来,一脸八卦:“辰子!行啊!不声不响的,连老太太都给你牵线了!这娄晓娥,真不错!比那些介绍给我的强多了!”

何雨辰无奈地摇摇头,心里却泛起一丝微澜。娄晓娥,这个在原著中命运坎坷的女子,在这个被改变的时空里,以这样一种方式出现在他面前。聋老太太的撮合意图明显,而娄晓娥本人,也给他留下了不错的印象——知性、温婉、带着点书卷气的羞涩。

缘分这东西,真是奇妙。一张系统附带的借书卡,竟成了连接的桥梁。

日子在忙碌与平淡中继续流淌。何雨辰在技术小组渐入佳境,除了“安全重锤”的后续优化,也开始参与其他小项目的讨论。他与娄晓娥的“书缘”似乎也悄然展开。聋老太太以“借书”、“还书”为名,又让何雨辰去了两次图书馆。虽然每次都是匆匆见面,简单交流几句关于书的话题,但那种淡淡的、带着共同兴趣的默契感,却在悄然滋生。何雨辰的沉稳和偶尔流露的独到见解,也让娄晓娥对这个看起来朴实却内秀的年轻工人多了几分好奇和好感。

转眼间,年关将近。西合院里弥漫着越来越浓的年味。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年货,打扫房屋。傻柱更是忙得脚不沾地,厂里要准备年夜饭聚餐,家里也要预备年菜。

就在这忙碌喜庆的氛围中,一个重要的日子临近了——聋老太太的八十大寿!

老太太虽然耳背,但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是西合院当之无愧的“老祖宗”。她的八十大寿,对整个院子来说,是件了不得的大事!

一大爷易中海和二大爷刘海中早早地就召集了全院大会,郑重宣布了给老太太办寿宴的决定。

“老太太是咱们西合院的定海神针!八十大寿,必须大办!”

“各家各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务必让老太太过个热热闹闹、高高兴兴的生日!”

“傻柱!寿宴的席面就交给你了!拿出看家本事来!”

“何雨辰!你脑子活络,负责采买和安排!钱不够,大家伙儿凑份子!”

任务分派下来,西合院瞬间进入了紧锣密鼓的筹备状态。傻柱开始绞尽脑汁地琢磨寿宴菜单,既要体面又要实惠。何雨辰则拿着各家凑上来的钱和票证,开始跑供销社、副食店,精打细算地采购寿宴需要的米面油肉菜。

贾张氏这次表现得尤为积极。她主动承担了打扫院子、擦洗桌椅的任务,还翻出了压箱底的几尺红布,说要给老太太做件喜庆的罩衫。秦淮茹身体好了之后,也帮着何雨辰整理采购清单,计算开支。棒梗和小当被分配了写寿字、剪窗花的任务。连许大茂都难得地没唱反调,主动说他能弄到点内部供应的好酒。

整个西合院,如同一个精密而温暖的机器,围绕着聋老太太的寿宴高效而和谐地运转起来。邻里之间互相帮衬,讨论着菜色,比划着窗花,商量着寿礼,空气中充满了忙碌而喜庆的味道。

何雨辰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感慨。

签到系统带来的物资,此刻正化作寿宴上的美味佳肴。

技术革新赋予的能力,让他能更好地统筹安排。

而真正驱动这一切的,是聋老太太几十年积攒下的德望,是这西合院里日渐深厚的邻里情谊,是每个人发自内心的感恩与祝福。

槐花穿着百家衣,被贾张氏抱着,好奇地看着大人们忙碌。贾张氏一边擦桌子,一边低头对孙女念叨:“槐花啊,看到没?这就是咱院里的福气!老太太过寿,是咱全院的喜事!等你长大了,也得孝敬老太太,孝敬你干爹……”

何雨辰走过她们身边,听到贾张氏的话,看着槐花懵懂却明亮的眼睛,脸上露出了温暖的笑容。

岁月如歌,温情似酒。

聋老太太的寿宴,注定将成为这西合院温情岁月里,又一曲浓墨重彩的华章。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