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起汴梁
云起汴梁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云起汴梁 > 第17章 沉棋暗招,宫墙生变

第17章 沉棋暗招,宫墙生变

加入书架
书名:
云起汴梁
作者:
弄虚
本章字数:
2486
更新时间:
2025-07-07

汴京三月,寒意未褪,梅影斜落朱墙。

中书府案牍堆积如山,沈怀远端坐于灯下,一封封密件汇总于案前,皆是由御史台与军机处汇报而来的边军粮道案相关线索。三日限期己至,他手中握有真相,却更知,此案将撬动的是朝中根基。

密信中列名者,多属秦宸门下心腹,其所涉私运、截粮、贪污军款者不下十数人,内中竟还有李太后旧臣丁述之名。

他低声自语:“此棋若落,便无人得免。”

他并未急于上奏,而是遣人密会左丞李彧与御史台大理寺三堂会审,请求覆查三处账本原件,借制度之名稳固证据。

但未料,第二日一早,一道宫内急旨打断了所有节奏:

“边案尚未查结,然人心动荡,内外危言西起。朕命暂缓对户部处分,改设监察小组,由尚书中书共议三日后复审。”

——皇上签署,李太后副印。

沈怀远握旨沉吟,知这道圣旨虽未正面驳回弹章,却实为李太后手段,将他逼入与秦宸明争之地。

中书府内,李彧轻叹:“你动了根骨,她便要剪你枝叶。”

沈怀远淡然:“我既知根坏于内,怎可不锄?”

李彧沉默良久,终开口:“朝局既动,不可再退。中书可封‘右丞监察小组’之印,你先自控调账之权。至于御史台,我替你盯着。”

与此同时,宫中女官局。

苏清婉第一日入局,便被分派至内典房典档组,任务是清点本朝储位之制历代先例,实为一桩微妙差事。

内典房掌事女官贾芙娘,乃太后心腹之人,她望着清婉温婉一笑,语带讥讽:“沈夫人既入宫,自当忘却外事。此地只讲文书规制,不论夫君高低。”

清婉不卑不亢,答道:“家事国事皆在心上,笔下方能不失分寸。”

贾芙娘冷哼一声:“望你如此长久。”

她言罢离去,却留下一册名为《历代储策纪要》的厚重文书。清婉翻阅之下,赫然发现夹于其中的一页残纸,上书潦草笔迹:

“先帝之令,七皇子幼承家教,仁明端方,实可储也。”

此纸无年无署,仅一角墨印隐约似为“文德殿藏”。她心知若此为真,则为曹皇后之子赵孝仁争储添一重实据。

清婉当夜密写家信一封,附以拓本,遣人送往沈府。

秦宸府邸,夜色正浓。

幕僚急入禀告:“沈怀远拒绝按旨封存,己启用监察组封存户部三仓账本,御史亦入场。”

秦宸并不惊慌,反而展颜轻笑:“好,好得很。他竟敢硬碰太后,这一步他走得凶狠。”

“那我们?”

秦宸缓缓起身,走至铜炉旁:“去通知丁述,让他在宫中设局,诬沈怀远收外族银两,欲谋私军。”

“可那是假信……”

“真假不要紧,怕只怕,太后会信。”他低声一笑,“再让沈延昭入宫,见李太后一面。对她说……若弃兄扶弟,他愿为太后之刃。”

次日,李太后召见沈延昭。

后殿一室沉香,太后合衣坐于御榻前,缓缓抬眼:“你为何要弹你兄长?”

沈延昭神色复杂,行礼道:“臣弟不弹兄,臣弟弹的是不审朝局之鲁将。怀远若为天下谋,自当容天下议。”

李太后注视他良久,忽然缓缓道:“若你兄真为国不可用,沈家由你掌权,太后不会拦。”

沈延昭眼底掠过一丝野心,俯身低语:“延昭不求富贵,只求效命。”

李太后点头,唇角微扬:“你比你兄懂事得多。”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