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林珂收到了一封纸质信件,
信封上画着一个小人偶,站在大雨里,怀里抱着一朵花。
里面写着:
> “我总是在主动,主动打招呼、主动道歉、主动靠近。
可我真的也想有一次,
哪怕一次,
是别人看见我、奔向我、紧紧抱住我说——
‘我终于找到你了。’”
落款没有署名,只有一句话:
> “写这封信的我,还在等一场真正朝我奔来的相遇。”
林珂忽然想起一个名字,纪昀。
—
纪昀是一个看起来永远阳光明媚的人。
她主动热情,笑点低、话题多,永远是聚会的气氛担当。
朋友聚会没她不热闹,
但也常常在她说“我最近有点低落”时,
被一句“你哪会啊你不是很开心嘛”轻轻带过。
—
纪昀说,她从很久以前就明白一件事:
> “如果我不主动,很多关系就不会开始;
如果我不笑,没有人会先关心我。”
她习惯了走出去、习惯了送礼物、发消息、约时间、缓解尴尬、找话题。
但她也说:
> “我也想被谁奔向一次,
哪怕一次,
是那种一看到我,就立刻扬起笑、跑过来紧紧抱住我的热烈。”
> “不是因为我做了什么,
只是因为我是我。”
—
她记得有一次她生病,在家发高烧,
朋友圈发了一句:“今天好像不太好。”
没人回,没人问。
她想起去年自己为朋友生日策划、送礼物、写卡片、挑蛋糕。
而她的生日,只有一条“生日快乐哈”带表情包的留言。
她把手机翻过去,沉默了很久。
那天她在日记里写了一句话:
> “我总是走在别人前面,
可从来没有人,为我跨出一步。”
—
林珂为她画了一幅画。
画的是一个春天的公园,
女孩站在樱花树下,身后是一条安静的小路,
她双手捧着一本画册,
表情温柔但不期盼,
她在等,
可没有人朝她跑来。
画名是:
> 《她站在原地很久了》
副题写道:
> “她不是不愿意再靠近,
她只是太久没有感受到有人奔她而来,
所以后来,连主动,都变得小心翼翼。”
—
展出那天,有人留言:
> “我总是那个先问‘你最近还好吗?’的人,
可我也希望有一天,
有人看到我,就跑来紧紧抱住我说——
‘我好想你。’”
—
林珂补画一幅。
这一次,她画的是一只小狐狸坐在河边,
它怀里抱着一封未寄出的信,
远方是热闹的集市灯火,
可没人注意这边。
它没有离开,
只是静静地坐着,
像是在等什么,
又像是终于不等了。
画名是:
> 《她也想被跑向一次》
副题写道:
> “她不是在等王子,
她只是在等一个人,
看见她的存在、在意她的等待、回应她的靠近。”
—
林珂在画册背页写道:
> “她不是不会热烈,
她只是太多次热烈后,等来的只有沉默。”
> “她不是不期待,
她只是想知道,
自己是否值得别人踏破犹豫、迈过人群,
奔她而来。”
> “她也想被迎接,像回家的人那样,
有人在门口等她,张开怀抱说:
‘你终于来了,我找你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