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林珂在邮箱里收到一封标题奇怪的邮件:
《如果你愿意抱一抱我,就现在》
正文里只有三段话:
> “今天摔倒在办公室的卫生间门口,
没人发现,我坐在地上哭了五分钟。”
> “不是特别疼,只是……突然觉得,
我好像一首都太习惯跌倒时没人理我了。”
> “我不是不行,我只是想有一次,
有人不用问原因,就先拉我起来,抱我一下也好。”
没有署名,没有附件,
只有末尾,一个手写的“谢谢”,干净温柔,像是哭过又笑了的人留下的笔迹。
—
林珂想起一位曾经来参加过画展的读者,齐央。
—
齐央是那种一看就很利落的人,
说话简洁,穿着得体,情绪稳定,眼神干净,
朋友圈永远是风景图、书单和干货分享。
她很少诉说,也从不麻烦人。
可林珂知道,有一次她在咖啡馆撞到齐央,
她正低着头在打字,一边哭,一边把眼泪擦掉继续回复客户。
林珂没惊动她,只在她走后,看见她忘了带走的小纸条。
上面写着:
> “快累完了,
但还是得赶。
因为没人接我,
所以不能停。”
—
后来她们在展后有过一段长聊。
齐央说她小时候学会的第一件事不是写字,而是跌倒后别哭。
“那时候我妈总说‘别哭了,哭有什么用’,
所以后来不管摔多疼,我都憋着。”
她摔倒时从没人问她是不是很痛,
只有一句“自己不小心的怪谁?”
“别拖人后腿”。
于是她长大后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
出了问题先怪自己,
出了状况先自己扛。
她说:
> “其实我真的很想有人抱我一下,
不问我错没错,不催我快点好起来,
就只是单纯地——心疼我一下。”
—
林珂为她画了一幅画。
画的是一个空荡的地铁站,
女孩摔倒在月台边,膝盖破皮,
她没喊人,也没哭,
只是撑着地自己爬起来,
远处站台的灯很亮,
却没人走过来。
画名是:
> 《她从不喊痛,不是因为不痛》
副题写道:
> “她不是不需要人扶,
她只是太多次在最需要的时候,没人来,
所以后来她学会了先自己站起来,
可她心里,也希望哪怕一次,有人说‘别自己撑了,我在’。”
—
展出那天,有人留言:
> “小时候摔倒,会有人骂‘怎么走路的’,
长大后崩溃,会有人说‘你太敏感了’。
所以我真的,太久没有被心疼过了。”
—
林珂补画一幅。
这一次,她画的是一只穿着工作制服的女孩,
蹲在办公室角落里,
双手环着自己,背后是堆满文件的桌子。
门外人声嘈杂,
而她所在的小小角落,像是全世界都忽略的黑暗点。
她低着头,像是在对自己说“快一点站起来”,
又像是在对谁求救,
可谁也没听见。
画名是:
> 《她从不打扰谁,不代表她不需要人来》
副题写道:
> “她不是天生强大,
她只是明白:在这个世界上,
能拉她一把的人,太少。”
> “可她也有一颗柔软的心,
她也渴望哪怕一次,
有人愿意不问对错,先抱她一下。”
—
林珂在画册背页写道:
> “她不是不累,
她只是太清楚,有些委屈,说出来只会被嫌烦。”
> “她不是没摔过重重的一跤,
她只是跌倒那刻没人来,
所以后来,她连摔倒都变得悄无声息。”
> “她多希望有一次,
有人发现她停了脚步,
不是来问‘怎么回事?’,
而是拉住她的手,说一句:‘别怕,我先抱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