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句留言,出现在展厅留言墙最下方的一角,
笔迹圆润清浅,像是某个不习惯表达自己的人,
在很努力地说一句真话。
> “我不是不快乐,
我只是——笑得越久,越想找个地方,逃一会儿。”
林珂读完后,脑海里浮现一个名字:陈音。
—
陈音是一家传媒公司的视频剪辑师。
她是那种你见第一面就会觉得“这个女孩好温柔”的人。
她总是笑,跟谁都说“好的,没问题”“你辛苦了”,
哪怕别人安排的任务再多、要求再急,她也从不说“不”。
别人说她好脾气、好合作、不挑事。
她听着,只是继续笑。
可林珂记得,有一次她们一起赶项目,
深夜两点,陈音去洗手间,一首没回来。
林珂找过去时,她靠在盥洗台边,
头发松散,眼神茫然,
看着镜子发呆,像是一个刚刚从深海里爬上来的溺水者。
她手背有被自己指甲掐出的红印,
但脸上,依然在努力维持“没事”的表情。
林珂没说话,只轻轻拍了拍她的肩。
过了一会儿,陈音才低声说:
> “我真的不是装坚强,
我只是太怕我一说累,别人就再也不来找我了。”
—
她笑着活着,是因为她不敢不笑。
她怕自己一沉默,就会显得不合群;
怕一皱眉,就会有人说她“情绪多”;
怕她一拒绝,就会被贴上“玻璃心”“小题大做”的标签。
所以她把所有的委屈、难受、压力、痛苦,
都包进“笑容”里。
—
她说:“我好像成了一个不会出错的工具人,
只要我在,就有人安排、有人加码,
可我真的,快撑不住了。”
有一次,她在公交上刷到一个小短片,
讲的是一个女孩突然从写字楼走出去,
走到江边,大哭了一场。
陈音关掉手机,眼圈红了。
她发了一条仅自己可见的动态:
> “我也好想消失一下午,
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解释,
就是单纯地,不想存在一会儿。”
—
林珂为她画了一幅画。
画的是一间会议室,
所有人围坐在桌边激烈讨论,
她站在角落,双手抱着文件夹,
笑着点头,眼神却望向窗外的一束光,
那束光照在她的脸侧,
像是她心里最后一点想逃的愿望。
画名是:
> 《她看起来没事,其实心里早己风暴过境》
副题写道:
> “她不是没情绪,
她是太怕自己的情绪打扰到别人,
所以她笑着退让、笑着接单、笑着撑住,
可她每一个笑容的背后,
都藏着一句没说出口的‘我真的好累’。”
—
展出那天,一位女孩悄悄留下:
> “我一首觉得‘笑着活下去’是本事,
可有时候,我多想有人看穿我,
问一句——‘你是不是想逃了?’
我一定会哭得像个孩子。”
—
林珂补画一幅。
这一次,她画的是一辆开往城郊的列车。
陈音坐在靠窗的位置,耳机里播放着轻音乐,
她的脸靠着窗户,眼神空落,
而窗外,是大片流动的光影和缓慢的田野风。
那一刻,她什么都不做,
也不笑了,只是在——休息。
画名是:
> 《她不是逃避,只是在喘息》
副题写道:
> “她笑得太久,扛得太久,
所以她需要一个没人问她‘怎么了’的角落,
去暂时卸下那副‘乖巧懂事’的面具,
去单纯地,成为一个允许疲惫的普通人。”
—
林珂在画册背页写道:
> “她笑的时候,真的不是没事,
她只是太习惯扮演那个‘一切都好’的人,
可她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一首在偷偷喊着:‘我能不笑一会儿吗?’”
> “她不想消失一辈子,
她只是想短暂地,
在没人打扰的世界里,喘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