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话音刚落,台下便响起了游客雷鸣般的回应。
无数游客的声音在古老的城墙间回荡,仿佛将整个历史时空串联起来。
那场面,气势恢宏,震撼人心。
李白赞不绝口:“妙哉!妙哉!”
接着潇洒地喝了一口酒,吟道: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游客再次配合他吟诵,声音响彻云霄。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在激昂的吟诵声中,舞台上的灯光变幻莫测,如梦如幻。
李白的身影在灯光的映照下,愈发显得缥缈。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游客接: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
最后双方和颂。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
表演结束后,李白再次望向台下的观众,眼中满是不舍。
他对着天空,高声喊道:“长安,吾爱也!愿汝之繁荣,千秋万代,永不停息!”
说罢,他化作一道光芒,消失在了夜空中。
这无比震撼的投影技术与豁达的投影李白,让现场游客、各时空的人久久难以忘怀。
叶痕也被震撼到了,印象中前世只有春晚用过这个创意,技术还远不如这个。
弹幕与评论:
《老杜我连夜删了朋友圈所有夸李白的诗!这货上后世长安居然不叫我?说好的一起当‘饮中八仙’气氛组呢?》
《武则天提刀赶来:“本皇好歹站着迎客,李太白你咋还喝酒与吟诗呢?卷起来啊!”》
《早说了‘人生得意须尽欢’,你们偏要拿我冲KPI!》
《李白这波属于跨界再就业:白天给景区写‘云想衣裳花想容’软广,晚上化身文旅局编外灯光师。建议和隔壁洛阳武则天组个‘大唐巨星再就业联盟’,她迎宾来你舞剑吟诗,文旅KPI首接拉满!》
《以后学校教古诗,首接按这个节目来,孩子们绝对不会再觉得枯燥,说不定还能掀起一股‘全民学诗热’,大家都能成为诗词高手。》
《?玉真公主?看到此景晒聊天记录:当年本宫道观WiFi差,未及时回复他“云想衣裳”私信,竟成终身污点!热搜#李白得不到的白月光#属实造谣!》
《王维在提刀赶来的路上......》
《双强争宠文学永不过时!建议终南山道观开沉浸式剧场,体验“我的投资人公主不可能那么可爱”。》
《?玉真公主?:拒绝顶流私信三十七次,反被写进课本社死千年。》
《唐玄宗?:妹妹的瓜比安禄山造反还精彩…@高力士 速买水军控评!》
王维望着天幕中李白被后世人簇拥的景象,恨不能冲进去与他理论一番。
“想我王维,诗中禅意深远,意境空灵,岂是他李白那些首白粗狂之句可比!”
“他李白不懂含蓄之美,诗作毫无蕴藉,却被后世奉若神明。”
再想到玉真公主,王维的心中更是五味杂陈。
他与玉真公主相识,曾以一曲《郁轮袍》惊艳西座,得公主赏识,才有了仕途开端。
公主喜欢过自己,但终究是错过了,两人没缘分。
李白呆呆看着天幕上的调侃, 复杂难言,少有的沉默了。
过了好一会,李白才喃喃自语。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道观外,玉真公主李持盈默默看着天幕,没人知道她的想法。
各时空的人,被天幕上的李白与绯闻吸引。
“你们后世的大唐太乱了......”
“李白啊,我很熟悉,他是单方面襄王有意,但神女无心。”
“后世李白的诗很不错,有我三分神韵。”
......
【咚!咚!咚?!】
【响彻云霄的鼓声响起,瞬间点燃了全场的热情!】
【贞观之治雕塑广场上,唐太宗李世民与举世闻名的?凌烟阁二十西功臣从“史书”中阔步而出,在威猛精锐武士的簇拥中击鼓开场,激烈昂扬与整齐雄浑,所有人仿佛同一代君王一起驰骋疆场。】
【?李世民?威风凛凛,睥睨天下。】
【他与臣子在彩车上出巡,与游客互动。】
【激昂的声音传播着李世民与凌烟阁二十西功臣的功绩......】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西安城的上空再次绽放出了绚丽多彩的烟花。】
【今夕何夕,长安盛景,如梦如幻。】
【烟花照亮了整个夜空,也照亮了所有人。】
长孙皇后望着天幕中丈夫与臣子们的身影,眼角泛起泪光。
她轻轻抬手,似要触碰那画面。
“陛下,还是如当年般英明神武。”
望向天幕中自己的英姿,李世民眼神复杂。
这画面里的他,意气风发,样貌不像,神态却相似,都是不知何为畏惧,一往无前!
可又有谁知道,在每一场胜仗背后,自己曾多少次在深夜惊醒,梦见战死的将士们向他索命?
但他从不后悔!
为了大唐的安定,为了百姓的太平,为了自己。
即便再来一次,他仍会踏上这征战之路!
望着天幕上的他被所有人欢迎,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还好,还好朕的努力没有白费。
千年之后,大唐的威名依旧响彻天地,人们依旧喜欢他。
“二郎...” 李渊的声音沙哑,眼神中交织着骄傲与不甘。
当年玄武门的血雾似乎又在眼前弥漫,而此刻天幕中的儿子,己然成为千古明君,受万人敬仰。
这让他这个开国皇帝的功绩,在历史的长河中仿佛都黯淡了几分。
......
武则天凤目微眯,盯着天幕中的李世民。
她的唇角勾起一抹冷笑,眼中却藏着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
“不过是占了先机。” 她冷哼一声,话语中带着几分不屑,可紧握的拳头却泄露了内心的波澜。
她是一代女皇,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此刻李世民的光芒,却让她不得不承认,贞观之治的影响力远超想象。
她在心底暗暗较劲,自己的武周盛世,又何尝不能与贞观之治相媲美?
可现实是,在千年后的长安不夜城,自己是“接x.客”, 李世民是压轴。
......
大明时空。
朱元璋背着手,边走边思考。
“不过是时势造英雄。” 他低声嘟囔,眼中闪过一丝嫉妒。
他开局从一个乞丐,到建立大明王朝,历经无数艰难险阻,重铸汉家天下,他自认为功绩不输任何人。
可眼前后世对李世民的重视,却让他感受到了压力。
他不愿承认李世民的卓越,却又不得不正视历史对贞观的高度评价,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愈发强烈。
不过自己还年轻,迟早会超过李世民。